最新研究发现“砂糖橘不能再吃了”?真相……

流言:“‘最新研究发现:砂糖橘不能吃了’”

今天微博一条关于“砂糖橘真的不能再吃了”的消息“炸”了,消息称,《自然》上有研究表明:果糖会促进肿瘤生长,而砂糖橘中含有大量果糖;并且现在种植的砂糖橘是打了脱酸剂增甜,这种物质是含有重金属的致毒性物质。这条消息发出后广泛传播,并引起了不少人对沙糖橘的恐慌。

流言分析:这种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首先,消息中提到的论文确实存在,但是它完全歪曲了论文的原意。

其次,当前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监管严格,正确使用营养剂增甜是无任何副作用的,大家不用对农业种植过程中正规的做法担惊受怕。

年关将至,又到了吃砂糖橘的季节。

砂糖橘因为甜如砂糖而得名,它味鲜无渣、口感细腻,因为太好吃了,很多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然而,今天微博一条“砂糖橘真的不能再吃了”的消息却引起了网友广泛关注。

该消息说,顶级期刊《自然》(nature)一项研究发现膳食果糖会在肝脏里代谢转化成肿瘤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会促进肿瘤的生长,水果里的果糖在滋养癌细胞。

并说,现在种植的砂糖橘是打了一种农药叫脱酸剂,可以抑制柠檬酸的合成,还有催熟的作用,脱酸剂含有大量重金属,含有铅,砷等具有毒性的重金属。

网络平台截图

这个研究是怎么回事?真的不能吃砂糖橘了吗?

论文是怎么回事?

消息中提到的论文确实存在,但是它完全歪曲了论文的原意,并且夸大了砂糖橘的危害。

首先,这篇研究[1]是一个动物实验。这个研究是用已经得了癌症的小鼠来做的,小鼠喂的是高果糖浆,结果发现,这些小鼠的肿瘤长得更快了。论文结论是肿瘤细胞不能直接利用果糖,因为肿瘤细胞没有表达KHK-C (果糖代谢的关键酶),但是肝脏代谢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血磷脂酰胆碱LPC),这些产物能够被肿瘤细胞吸收利用,进而促进肿瘤的生长。所以,果糖可能会促进肿瘤细胞生长。

最重要的是,这个研究中根本没有提到砂糖橘或者其他水果,砂糖橘完全是作者自己的歪曲演绎。它是这样演绎的——“因为高果糖浆中有大量果糖,砂糖橘也含有果糖,因此砂糖橘致癌,不能吃”。

不过,如果按照这个演绎方式,那么几乎所有甜的水果都因为“含有果糖”而不能吃了,因为果糖是很多水果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糖分,就没有水果可以吃了。

其实,这个研究是一个基础医学研究,证据等级是比较弱的。类似的基础医学研究特别多,有动物实验,还有体外细胞实验等,如果大家经常看科学新闻就会看到每年都会有很多类似的研究发表,但是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很远的路。

对于我们来说,平时饮食按照膳食指南的建议安排每日三餐就可以,并不用太担心。

脱酸剂是怎么回事?

关于“脱酸剂”,一些地方农业部门发现“甜蜜素”“脱酸剂”“去酸增甜剂”等都是没有登记的三无产品[2],一些产品可能有砷酸盐。

砷酸盐残留容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在当前食品安全管理中,是禁止使用的,使用者和提供者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特别是当前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监管严格,一旦被查处,果农和果商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很多果农也意识到这种东西的害处,一般不会同意使用。

但是,正确使用营养剂增甜是无任何副作用的,大家也不用对农业种植过程中正规的做法担惊受怕。

目前,很多肥料厂家都在推广含有磷钾等元素的肥料,用来促使柑橘等增加甜度,这样的营养液都是正规登记的,可以正常使用,对于树体无害,也不会造成任何农残超标等,农户完全可以选择类似叶面肥、磷酸二氢钾之类来提高果实甜度,这些都属于营养肥料,无毒副作用。使用高磷高钾等叶面肥作用机理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光合产物,加速营养物质制造和转化,积累有机物等。

总的来说,我们买的正规砂糖橘是可以放心吃的。

照“谣”镜

这种所谓“新研究”谣言是典型的对科研论文片面、夸大演绎解读式谣言,这类谣言通常披着“最新研究”的外衣,给出一些看似权威、专业又夸大的结论。

这些新研究通常样本数据很小,大多仅限于动物试验,许多研究并没有达成定论,但一些解读者却常常忽视这些关键因素,夸大那些缺乏定论的结论,甚至会无中生有进行联想,推理得出一些所谓的结果,并进行广泛再传播,导致谣言滋生,引发公众恐慌。

对于许多网友来说,大多数人不会查阅原始文献,而且许多内容过于专业,令人难以理解。不少人看到广为流传的消息时,很容易被带偏误信。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建议大家多咨询权威人士的专业判断。

作者|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

审核|韩宏伟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157.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26日 上午10:57
下一篇 2024年12月26日 上午10:57

相关推荐

  • 盘点那些被读错的植物 | 槿麻、苎麻、苘麻:没有更难认,只有最难认

    麻与棉、丝、毛并列的四大天然纤维,自古以来就深入人们的生活。尽管这些麻类作物在植物分类上各有归属,但它们都以纤维用途著称。即便在当今合成纤维充斥市场的时代,麻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麻类植物种类繁多,构成一个较庞大的家族,包括大麻、槿麻、苎麻、蕉麻、菽麻、苘麻等。 这些名字听起来或许有些拗口,但它们背后隐藏着不少奥秘。要想解开这些“麻”名谜团,还需从…

    2025年4月22日
    3500
  • 黑神话获奖!游戏中最真实的物理引擎是怎么实现的?简直不可思议……

    今年,我们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斩获了多个国际游戏奖项。最近,游戏又出了更新,不少人也是兴冲冲重新下回黑神话准备再体验一把八十一难。 然而有些人玩着玩着不免好奇,游戏中物理过程做的那么真实,比如水中涟漪、雪中行进痕迹等,这些是如何做到的呢?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有趣的现象?这些现象又对物理学本身有什么启发?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进游戏中的物理世界吧。 碰撞检测,虚拟…

    2024年12月17日
    25200
  • 田地里干嘛挂“彩灯”呢?原来是给Ta们设的“陷阱”……

    当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有时会发现田地里挂着彩灯。它们是用来给农民照明的吗? 田地里的灯用处可大了。它们是农民的“秘密武器”。 确实,这些彩灯是专门用来诱杀害虫的,被称为“诱虫灯”。“稻田深处草虫鸣”“草田高下乱虫鸣”“野田萧瑟草虫吟”……自古以来,说到“田”,似乎就不得不提起“虫”。田地里有益虫,也有害虫。害虫是田间的“迷你破坏王”。它们会伺机而动,群起而…

    2025年3月2日
    13600
  • 特大地磁暴来了!极光图火速上线

    2025年04月17日 11:17 受4月13日太阳暗条消失活动影响,北京时间4月16日17时到17日08时发生地磁暴,最大强度出现在17日凌晨02时到05时,级别达到Kp指数为8的特大地磁暴。 伴随此次地磁暴的出现,极光秀再次上演,多位摄影师在我国各地拍摄到精彩的极光画面。 王志超 拍摄于黑龙江黑河 作者:王鑫 拍摄于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园…

    2025年4月18日
    5500
  • 易引发火灾!从今天起,出门记得拔充电器

    为方便给手机充电,不少人会把充电器长期插在插座上“随时待命”,但这一行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近日,话题#一家人出门没拔充电器家里被烧光#冲上社交平台热搜榜,引发网友热议。据新闻报道,4月12日,贵州遵义一家人出门前没拔手机充电器,不仅自家全屋烧成废墟,还要承担楼下住户的损失。 不拔充电器为何易引发火灾? 充电器是一个将高压电变为低压直流电的器件,当充电器接…

    2025年4月23日
    3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