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小鸟爱吃的“大米花”,你可别跟着瞎尝|博览日报

天乌啼米花扬,乌桕种子不可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说到“江枫”就是乌桕,不但是与“渔火”对仗,也与“乌啼”相互对应,而“乌啼”指的是乌鸦的叫声。

挂在乌桕枝头的种子圆润饱满、小巧洁白,犹如一粒粒爆米花,所以乌桕又有个好听的名字“米花树”。

这些“米花”人不能食,但是给了越冬的鸟类足够的口粮,在城市中是黄雀、珠颈斑鸠、乌鸫、鹊鸲等许多雀形目和鸽形目鸟类赖以越冬的重要食源。

鸟类喜食乌桕的种子,是因为乌桕的种子富含脂类,可以为鸟类提供高热量的脂肪酸。而关于鸟类食用的是种子的哪一部分,也有着不同的说法。

再次提醒,建议不要捡拾并食用乌桕的种子,种子中含有天然生物碱,食用后可能导致人体出现不适。在这个如画的季节里,我们还是先欣赏乌桕带来的美景吧!

固态电池有望进行规模化生产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李峰和孙振华团队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成为下一代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因轻质、低成本、高柔韧性及易于加工等特点,有望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并促进规模化生产。

该研究在高度结晶的聚环氧乙烷(PEO)块体中发现了离子的自适应扩散现象并发展出稳态测量方法,克服了传统电化学阻抗谱法难以测量高结晶纯PEO材料中离子传导能力的局限性,量化了PEO块体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离子扩散系数。

研究表明,PEO材料发生自适应扩散后仍保持高结晶特性,并形成连续的离子传输通道。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使用高结晶PEO块体作为中间层的固态电解质组策略,抑制了锂丝生长引起的固态电池软短路,提升了电池性能。

这一成果深化了科学家对高结晶聚合物中离子传输机制的认识,为开发更安全、更高效的能源存储系统提供了新见解。相关研究成果以Adaptive ion diffusion in a highly crystalline pure polymer for stable solid-state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储能材料》(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

图片来源:Adaptive ion diffusion in a highly crystalline pure polymer for stable solid-state batteries

早生华发愁断肠,黑素细胞“罢工”忙?

为啥头发没法变黑呢?《自然》杂志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科学家们发现毛囊里的黑素细胞确实会像上班一样在毛囊中移动。

而随着头发不断地生长和脱落,这些细胞的干细胞,也就是黑素细胞干细胞会困在一个名叫隆突区(bulge)的地方,他们在这里没法像在毛基质区(hair germ),也就是头发生长出来的地方那样,进一步分化变成成熟的黑素细胞。

有趣的是,科学家们还进行了反复的拔毛和毛发再生促进毛发衰老,他们发现这样做会让隆突区的黑素细胞干细胞数量从10%增加到了50%,但这么多干细胞都没法再迁移到毛基质区分化成可以产生黑色素的黑素细胞。

这篇文章也为白头发变黑开辟了一个新思路,可以让这些黑素细胞干细胞动起来,这样头发就能变黑了。当然说得很容易,要转化成实在的应用难度很大,至少目前,染发剂厂家们还不必担心失业。

图片来源:《甄嬛传》剧照

食用油加热后变沥青,这是真的吗?

最近,“食用油燃烧变黑”这一现象,被不少人误传为食用油质量有问题,从而引发了大家的恐慌。

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甘油三酯由甘油和脂肪酸两部分组成。脂肪酸又有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之分。

食用油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甘油三酯就开始氧化裂解,产生一些小分子的挥发性物质,俗称油烟。继续加热到300多度就达到了油的燃点,食用油就会燃烧。

燃烧本质上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甘油三酯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完全燃烧,全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当燃烧不充分时,就会出现变黑、形成黑色胶状物等情况,这和油品本身的质量毫无关联,最后呈现的“沥青状”黑色胶状物,其燃点也相应升高。如果进一步加热不断提高温度,这些胶状物也可以完全燃烧,消失于无形。这与木头不完全燃烧会形成炭、机动车有时会冒黑烟的道理是一样的。

图片来源:浙江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内容综合自中国科普博览微博、上海自然博物馆、博物、生命时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浙江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首发于中国科普博览(kepubolan)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15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26日 上午10:57
下一篇 2024年12月26日 上午10:57

相关推荐

  • 明明已经“进化”了几十万年,人咋还会生病?

    科普专家:陈军 单位:广东省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明明已经“进化”了几十万年,却依然会感冒、过敏、背痛、抑郁,甚至被自己的免疫系统攻击?为什么我们的身体会设计出智齿这种“装修事故”?为什么现代人活得越来越久,却被慢性病折磨得苦不堪言?这些问题,传统医学可能只能给出“修复”的答案,而演化医学却试图从“进化”的角度,告诉我们:疾病并不是“错…

    2025年4月15日
    3400
  • 假冒的“蜥蜴”

    幻龙类是蜥形纲中的一种,主要发现于我国华南地区和欧洲等地的三叠纪海相地层中。 梦幻的名字 它们的中文译名听上去好像很好听很梦幻,但是在早期它们其实还有一个不太好听的称呼——孽子龙。这是因为它的学名原义其实为“假冒的蜥蜴”,而且在希腊语中还有“私生子”的意思。 流线型身体 幻龙是较为著名的远古海生爬行动物之一,它们种类繁多,不同幻龙之间的体型差异也很大,但是都…

    2025年3月27日
    6600
  • 春季为何呼呼吹大风?来看三大天气“主演”联袂演出

    每年春季,我国各地经常会出现大风天气。由于冬春季降水较少,地表土沙附着力弱,大风天气还会造成北方等地出现沙尘天气。为何春季如此多风?大风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气象密码?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1 高空的“高速公路”变道了 如果把地球大气比作立体交通网,那么位于距离地表8-12千米高空的西风急流就是最繁忙的“空中高速路”。这条环绕北半球的强风带,冬季…

    2025年4月6日
    7400
  • 明明房里没别人,但老感觉有什么东西“存在”,怎么回事啊?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刚从睡梦中醒来,却发现全身无法动弹,无法说话,甚至能看到一些怪异的幻觉?这就是传说中的“鬼压床”——一种在入睡或睡梦中发生的奇怪现象:意识清醒,但身体却无法动弹。这种现象在科学上被称为“睡眠瘫痪”(Sleep Paralysis)。 然而,真正令人不寒而栗的,往往不是身体的瘫痪,而是在这种状态下,似乎能感知到某种“其他”的东西——一种令…

    2025年3月3日
    13100
  • 如果不幸掉进黑洞会发生什么?新研究发现......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不过得益于由于各类科普、科幻作品的描写,大众对黑洞也有了一些基本的认知,比如“光都逃不出来”“质量非常大,引力也非常强”“足以扭曲时空”等等。此外大家有个共识,那就是被“离黑洞太近会死”。不过,黑洞的尺寸有大有小,多大的黑洞才足以致命呢? 还真有人正经研究了这个问题,并在最近一篇发表在预印杂志上的研究给出了科学的答案。 小型原始…

    2025年4月7日
    5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