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获”火星液态水痕迹!中国科学家找到了新证据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孙伟家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在火星地壳液态水探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 。

该研究利用火星地震科学数据,通过反演方法获得了火星壳上部(0–10 km)的高分辨率横波速度结构,在5.4–8 km深度范围内发现了一个显著的横波低速层。综合研究认为,该低速层的形成与大量液态水的存在密切相关,估算的液态水最大总量为520–780 m GEL。这一研究提供了火星壳上部(5.4–8 km)存在大量液态水的地震学观测证据,不仅为理解火星水循环和宜居环境演变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也为未来火星生命探索等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液态水是火星宜居环境演变及生命孕育的关键控制因素之一。在诺亚纪和西方纪(约30亿年前),火星环境湿润,地表曾存在丰富的液态水,其总量可能高达1500 m GEL(全球等效层,即将一定量的水均匀分布在整个火星表面的水层厚度)。然而,现今的火星环境变得干冷,水主要以冰的形式存在于两极和中高纬度地区,同时火星大气中也仅存微量水蒸气。目前,火星水最大的未解之谜是:火星壳内是否存在液态水?如果存在,其赋存深度是多少?

火星壳的精细结构是破解这一科学谜题的关键突破口。然而,火星轨道雷达和车载雷达因频带宽度限制,探测深度不足,无法提供深部信息。国际“洞察号”火星探测任务通过记录若干火星震事件,为火星壳结构研究提供了宝贵数据。但由于前期研究使用的火星震频率较低(<1 Hz),其分辨率有限,仅揭示了火星壳的大尺度分层结构。

该团队系统分析了“洞察号”火星探测任务记录的火星震事件频率特征,选取了两个陨石撞击事件(S1000a、S1094b)和最大的火星震事件(S1222a)。这些事件的高频信息丰富,频率高达4 Hz以上(图1),显著提升火星壳结构的成像分辨率至0.5 km。团队创新性地将“真振幅”成像概念引入传统接收函数方法中(图2),获得了火星壳上部(0–10 km深度)的高分辨率地震学结构。在5.4–8 km的深度发现了一个显著的低速层,综合研究解释该层为一个高孔隙度的含水层(图3)。

图1 陨石撞击和火星震事件位置及频率特征。a 事件位置分布图,黑(灰)色线表示事件到“洞察号”地震仪的大圆路径。b 已有研究使用事件(S0173a)频谱特征,其信号频带低于1 Hz(浅棕色区域),c-e 本研究使用的陨石撞击和最大火星震事件(S1000a、S1094b、S1222a)频谱特征,信号频带高于4 Hz。图中红线为信号振幅谱,黑线为噪声振幅谱。

图2 “真振幅”成像概念引入传统接收函数方法。a接收函数高斯滤波因子曲线(灰色线),以及陨石撞击事件S1000a的径向分量(红色线)和垂向分量(蓝色线)的信号频谱,黑色线为噪声频谱。前人研究经验选取高斯因子4,导致高频信息严重失真和衰减;本研究根据信号频谱特征选取高斯因子12,基本保持了信号的原始频谱特征。b 对比了实施高斯因子4和12后的信号频谱特征。

图3 温度剖面和液态水储存模型。a 火星与地球的温度剖面对比。阴影区域为地震横波低速层(5.4–8公里)。火星壳深度小于5公里的温度条件仅允许水以冰的形式存在,而深度大于5公里时,温度升高使得水以液态形式稳定存在。b 综合研究揭示的火星地壳上部结构及水储存模型。蓝色区域表示液态水的赋存区域。

假设这些孔隙完全充满液态水,估算的最大含水量520–780 m GEL。研究团队强调,这一估值完全基于“洞察号”着陆器下方的局部结构,且未考虑火星壳中可能原始存在的液态水。这一研究提供了火星壳上部存在大量液态水的地震学观测证据,不仅为理解火星水循环和宜居环境演变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也为未来火星生命探索等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529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5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5月15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

  • 国际北极熊日|在极寒之地,这些“白色奇迹”如何成就王者之路?

    北极熊的毛发构造堪称精妙绝伦。它拥有两层毛发,外层是粗长的护毛,好似忠诚的卫士,为北极熊遮风挡雨,抵御外界的恶劣环境,防止雨水和雪花打湿身体;内层则是浓密的绒毛,如同温暖的毛毯,紧紧地包裹着北极熊的身躯,锁住每一丝热量。 北极熊的毛发看似是纯净的白色,可实际上每一根毛都是透明中空的。这些微小的中空结构就像无数个小棱镜,能够散射和反射阳光,让北极熊完美地融入白…

    2025年2月27日
    14400
  • 新研究:肠道比你想象的更“易碎”!48小时高脂饮食=21天免疫损伤?

    现代人的餐桌上,高油高脂的美食无处不在——炸鸡、烧烤、火锅、奶油蛋糕……这些食物带来的短暂快乐,可能正在以我们意想不到的速度摧毁肠道健康。一项发表在《细胞》子刊上最新的研究揭示,48 h的高脂饮食,竟能破坏肠道免疫稳态,并且这种影响可能持续长达21 d! 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的场所,更是人体最大的免疫战场之一。它的健康直接影响全身的代谢、免疫甚至心理健康。这项…

    2025年4月26日
    4400
  • 每逢佳节胖三斤?春节体重飙升,揭秘“鲜味”背后的增肥真相→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总是伴随着阖家团圆、美食盛宴。然而,不少人在节后一上秤,却发现体重悄然飙升,纷纷哀叹 “每逢佳节胖三斤”。你是否想过,这体重增加的背后,或许与我们春节期间吃的 “太鲜”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鲜味的秘密:舌尖上的“魔法” 在中华美食的味觉版图中,鲜味占据着独特的一席。它不像酸、甜、苦、辣那般直白浓烈,却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魔…

    2025年2月7日
    19100
  • 真的想问:小时候流行的“屁股针”,为什么消失了?

    说到打针,不知道你脑海中浮现的是“往屁股上打针”还是“往胳膊上打针”呢?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朋友来说,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给屁股上来一针吧。 而现在,似乎很少打屁股针了。那么,小时候打的屁股针真的消失了吗?这要从屁股针是什么说起了。 屁股针是什么? 我们所说的屁股针,其实是一种肌肉注射的方式,是指把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中。除了肌肉注射,常见的还有静脉注射、皮下注射…

    2024年12月18日
    18800
  • 腰痛是成年人的“专属”?这届青少年有话说

    门诊里,家长们频繁带着弯腰驼背、腰部酸痛不已的孩子前来求医问药。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10-19 岁青少年中,约 22%~34% 曾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腰痛,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成年人因退化导致的腰痛不同,青少年的腰痛更多地与生长发育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这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警示。 青少年腰痛的 "特殊密码":三大核心病…

    2025年5月13日
    1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