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碘缺乏病日|为何要“补碘”?不只因为“大脖子病”……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虽然每天仅需“一粒盐的量”,却是甲状腺激素的核心原料。甲状腺激素就像身体的“油门”,掌控新陈代谢、大脑发育和能量供给。若长期缺碘,轻则导致疲劳、记忆力减退,重则引发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或儿童智力发育迟缓。

我国曾是全球碘缺乏病重灾区。1994年推行食盐加碘政策后,碘缺乏病发病率大幅下降。然而,近年来“无碘盐更健康”“沿海居民不缺碘”等误区流传,部分地区的碘摄入量再度不足。2025年防治碘缺乏病日以“持续科学补碘”为主题,正是为了巩固成果、消除误解。科学补碘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精准补充”,需要根据地域、年龄和生理状态动态调整。让我们像调节汽车油量一样,为身体注入“恰到好处”的碘动力。

一、为何补碘?——看不见的“健康危机”

碘虽然在我们身体里只占一点点,但它的作用可大着呢!它就像是甲状腺激素的“种子”,而甲状腺激素就是身体的“发动机”,能帮我们新陈代谢、让大脑发育、给身体提供能量。要是缺了碘,身体就会“罢工”:轻的时候,人会感觉累得不行,脑子也不好使,记不住事儿;重了,脖子就会肿起来,变成“大脖子病”,小孩儿的智力发育也会受影响。

全球有20亿人碘摄入不足,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在我国,虽然1994年推行了食盐加碘政策,碘缺乏病的发病率大幅下降,但部分地区仍存在碘摄入不足的情况。2019年的调查发现,一些偏远地区的孕妇尿碘水平还低于推荐值(150μg/L),这可把胎儿的神经发育给害惨了。

缺碘的危害就像“隐形杀手”,一开始没什么症状,但长期缺碘就会带来不可逆的损伤。孕妇缺碘可能会流产,胎儿也会畸形;儿童缺碘不仅影响身高,智力也会受损。所以,补碘就像打预防针,提前预防,才能避免这些可怕的后果。

二、如何补碘?——精准补充,因人而异

1.碘盐是基础:在我国,食盐加碘的标准是每公斤25-30毫克。按每人每天吃6克盐来算,就能补充150-180μg碘,这基本能满足大部分成年人每天120μg的碘需求。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合格碘盐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5%,这说明碘盐是补碘最方便、最有效的方式。

2.特殊人群需“加量”:孕妇和哺乳期的妈妈们,每天需要230-240μg碘,光靠碘盐可不够。每周吃1-2次海带、紫菜就能帮上大忙,因为每100克海带、紫菜的碘含量能达到1000-3000μg。不过,要注意的是,海鱼、贝类虽然也是海里的,但它们的碘含量其实比海藻低,不能代替碘盐。

3.地域差异要重视:住在山区、内陆的朋友们,一定要坚持吃碘盐。沿海地区的居民虽然经常吃海产品,但也不能掉以轻心。福建疾控的研究发现,当地居民通过食物每天摄入的碘只有60μg,还是得靠碘盐来补充。

三、破除误区——科学认知是关键

误区1:“无碘盐更天然健康”

无碘盐可不是人人都能吃的,只有甲亢等需要限碘的患者才能吃,而且还得听医生的。普通人要是盲目选择无碘盐,缺碘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误区2:“补碘导致甲状腺疾病高发”

甲状腺疾病变多,主要是因为检测技术越来越先进,还有环境因素的影响,和碘盐没啥关系。研究还发现,每天摄入100-300μg碘的时候,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风险是最低的。

四、持续补碘,健康接力

碘营养平衡需要终身关注。建议:①家庭选择合格碘盐,存储时避光防潮;②孕妇、儿童定期检测尿碘;③勿轻信“网红无碘食品”。健康中国离不开“碘”滴积累。让我们用科学认知驱散误区,让每一粒碘盐成为守护健康的“微光”。

数据支撑来源

1. WHO全球碘缺乏病监测报告(2023)

2. 中国疾控中心《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报告(2019)》

3.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532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5日 下午1:01
下一篇 2025年5月15日 下午1:01

相关推荐

  • “熊丁”兴旺!大熊猫野外种群,增长!

    今天(3月3日)是第12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今天(3月3日)是第12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增加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大熊猫 根据最新监测结果, 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由20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增长…

    2025年3月4日
    10800
  • 汶川地震,17年了

    这是所有中国人都无法忘记的一个时刻、一个地名: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汶川。 这是所有中国人 都无法忘记的 一个时刻、一个地名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中国,汶川 17年了 那一年,我们生死不离 17年了 我们永远记得 15勇士的惊天一跳 “同志们 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 地震发生后 15名空降兵临危受命 在无地面指挥引导、无…

    2025年5月13日
    1400
  • 体检发现“缺血灶”“腔梗灶”,是脑梗死吗?|世界卒中日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 时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已成为患者在体检或出现头晕、头痛时的常规检查。拿到影像报告,有些人看到“缺血灶”“腔梗灶”和“多发、散在梗死灶”等字样时,便如临大敌。事实上,“腔梗灶”“缺血灶”只是影像学上的表现,并不等同于脑梗死, 它们被统称为无症状性脑血管病,是头颅影像学上最常见的…

    2024年12月30日
    18800
  • 一个改善睡眠的方法:晚餐吃点“钾”

    白天运动、睡前听白噪音、吃褪黑素……经常失眠的人,为了睡个好觉可能会尝试各种办法。但其实,很多人忽略了饮食对睡眠的影响:钾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摄入不足也会导致入睡困难。 白天运动、睡前听白噪音、吃褪黑素……经常失眠的人,为了睡个好觉可能会尝试各种办法。但其实,很多人忽略了饮食对睡眠的影响:钾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摄入不足也会导致入睡困难。 研究显示,尝试高钾晚…

    2025年5月2日
    3300
  • 口呼吸会导致下巴后缩?儿童尤其需要注意

    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习惯性用嘴巴呼吸可能会影响颜值?下巴后缩是“腺样体面容”的特征?这些说法想必不少人都有听说过。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突出,因为他们的面部骨骼和软组织正处于发育阶段。 为什么会出现口呼吸 口呼吸,即睡眠时张口呼吸的简称。通常人体的呼吸是通过鼻腔完成的,然而,儿童上气道疾病高发,会引…

    2025年1月7日
    25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