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大学生小林无明显诱因突然暴瘦10余斤,平日里文静温柔的她也像变了一个人,性格变得敏感易怒,常因琐事与舍友激烈争吵,一点小事不顺其意就伤心“破防”。
近来,小林莫名感觉周围人“密谋监视”自己,认为老师同学对她不怀好意,因此恐惧哭泣,无法坚持上学。辅导员见其状态不对,遂通知小林父母,将其带至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就诊。
经过病史采集、体查精查及完善相关检查,发现小林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升高,最终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经过住院治疗,小林的精神和躯体症状逐渐缓解,重回正常生活。
在临床实践中,小林同学的情况绝非个例。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躯体疾病精神科蔡艳主任医师提到,在甲亢患者中,约60%会出现精神症状,但因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为焦虑症、心境障碍甚至精神分裂症。
蔡艳主任医师解释,甲状腺激素(T3、T4)是调节代谢和神经系统的重要物质。当甲状腺过度分泌时,激素水平飙升会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
1. 神经递质紊乱:过量甲状腺素促进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导致情绪亢奋、易激惹,甚至出现幻觉妄想。
2. 脑代谢异常:高代谢状态加速脑细胞耗能,引发注意力涣散、认知功能下降。
3. 免疫系统干扰:甲亢患者常伴自身免疫异常,可能诱发脑炎或加重精神症状。
那么,为何甲亢常被误诊为精神疾病?蔡艳主任医师介绍,甲亢所致精神障碍表现多样,典型的精神症状包括焦虑、易怒、情感脆弱(“三主征”);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如小杨的“被监视感”);认知损害: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易被误认为痴呆或抑郁症;躁狂状态:话多、挥霍、活动增多,需与双相情感障碍鉴别。
由于甲亢与精神疾病症状的重叠性,在实际诊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以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容易忽略甲状腺肿大、手抖、突眼等体征,未筛查甲状腺功能,导致漏诊。
因此,对于突发性精神异常,尤其是无精神病史者,需优先排查甲亢、低血糖或电解质紊乱。并且当伴发怕热、多汗、心悸、体重下降等代谢亢进躯体表现时,也应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
在治疗方面,遵循“身心同治,双管齐下”的治疗策略:
1.甲亢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抑制激素合成,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缓解心悸等。部分存药物禁忌患者,可碘131及手术治疗。
2.精神症状管理:当甲亢患者出现精神症状时,通常需要精神科会诊联合治疗。对于症状较轻患者,待甲状腺功能恢复后,精神障碍多自行缓解。对于精神症状较重患者,需短期联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如喹硫平、利培酮等)、情绪稳定剂(碳酸锂等)或镇静剂,但需警惕掩盖低血糖等急症。
蔡艳主任医师提醒,甲状腺功能亢进犹如一场“激素风暴”,不仅损害身体,还侵蚀心智。建议甲亢患者要做到:
第一,定期复查:甲亢患者接受碘131或药物治疗后,需监测甲状腺功能,防范甲减诱发精神障碍。
第二,做好情绪管理:避免精神刺激,压力过大可能通过免疫紊乱诱发或加重甲亢。
第三,注重医患沟通:若出现性格突变、幻觉等,应及时告知医生甲亢病史,减少误诊风险。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躯体疾病精神科 陈霄霄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5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