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心脏,拥抱健康

心脏,这一仅拳头般大小的器官,堪称人体生命的“发动机”。它日复一日、不知疲倦地跳动,推动血液在全身循环,维系着生命的持续运转。然而,在现代生活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心脏面临着众多挑战。因此,深入了解心脏健康知识,守护这一生命之源,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心脏的工作原理

心脏宛如一台精密的 “泵”,由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四个腔室构成。血液从身体各个部位回流至右心房,继而流入右心室。右心室将血液泵入肺部,在此进行气体交换,使血液富含氧气。随后,饱含氧气的血液从肺部流回左心房,进入左心室,最后由左心室强有力地泵出,通过主动脉输送至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为它们提供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这一循环过程周而复始,只要生命不止,心脏的跳动就不会停歇。

影响心脏健康的因素

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吸烟对心脏健康危害极大。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害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致使血管壁增厚、变硬,显著增加冠心病发作的风险。

过量饮酒:过量饮酒同样会给心脏带来伤害。长期酗酒可能引发心肌病,导致心脏功能逐渐下降。

缺乏运动:长期久坐不动也是影响心脏健康的关键因素。身体新陈代谢因缺乏运动而减缓,脂肪容易堆积,进而引发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而这些都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不合理饮食

高盐、高油、高糖的饮食习惯,会促使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升高,引发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状动脉血管狭窄,阻碍心脏的血液供应。

压力与情绪

长期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

不良情绪: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干扰神经调节,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

心脏健康的警示信号

胸痛

胸痛是心脏问题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部位多集中在胸部中央或左侧,可放射至肩部、手臂、颈部或下巴。疼痛性质可能呈现为压榨性、闷痛或刺痛,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倘若出现剧烈胸痛,并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等症状,极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此时必须立即就医。

心悸

心悸表现为感觉心跳异常,出现过快、过慢或不规则跳动,有时还会伴有心慌、胸闷等不适。心悸可能是生理性的,比如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之后出现;但也可能是心脏病的表现,如心律失常等。

呼吸困难

在无剧烈运动或其他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气短、喘息,尤其是在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缓解不明显,这可能提示心脏功能受损,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出,从而导致肺部淤血。

守护心脏健康的方法

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坚决戒烟,控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应不超过 25 克,女性不超过 15 克。

适量运动:坚持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适当开展力量训练,以增强心肺功能。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晚确保 7 -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让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

合理饮食

遵循 “三低一高” 原则,即低盐、低脂、低糖,高膳食纤维。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豆类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减少加工食品、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的摄入。同时,控制盐的摄入量,每日不超过6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普通人群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对于高血压等特殊人群,盐摄入量应更低,控制在3克以下。所以对于大众整体健康而言,控制盐摄入在6克以下是较为合理且具有预防意义的建议。)

压力管理

学会应对压力,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听音乐、与朋友倾诉等方式放松身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中。

定期体检

特别是有心脏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能够早期发现心脏问题,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心脏健康是我们美好生活的基石。让我们从当下开始,深入了解心脏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悉心守护好这颗生命之源,以健康的心脏迎接人生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杨竹、夏莹、马芳芳

审核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郭潇潇(主任医师)

注意: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5328.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5日 下午1:01
下一篇 2025年5月15日 下午1:01

相关推荐

  • 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三个95%”是追求目标 截至2023年底,全世界约有3990万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2023年,HIV新感染者人数为130万,63万人死于HIV相关疾病。 为了遏制艾滋病的流…

    2024年12月14日
    18300
  • 元宵节竟是古代“情人节”?古人浪漫起来,比我们还会玩!

    更早的时候,古人过正月十五,会拜厕神,当“兽面大佬”,还会吃一种幸运包子。而且,这天还是中国古人的“情人节”。 今人说起元宵节,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吃元宵、猜灯谜。可是,这些风俗产生得都不算早。更早的时候,古人过正月十五,会拜厕神,当“兽面大佬”,还会吃一种幸运包子。而且,这天还是中国古人的“情人节”。 这都是啥和啥呀?别着急,咱们一条一条慢慢说。 古人约会老…

    2025年2月14日
    31700
  • 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常见药服用时间大全来了!别马虎,快收藏!

    我们经常在药品的说明书上,看到“餐前服用”“餐后服用”等提示。“餐前服用”,多久算“餐前”?为什么非得餐前服用?餐后服用会发生什么?那对应的,餐后服用呢? 饭前服用的药物 空腹服用的药物一般建议在餐前1小时服用,饭前服用的药物一般建议在饭前15~30分钟服用。需要饭前吃的药物,如果饭后吃了,食物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进而影响药效。这类药物一般有: 01 降糖…

    2025年3月18日
    10900
  • 男子呕吐一年多,开颅手术取出寄生虫,原因竟是这种大家常吃的火锅......

    说到牛蛙,那可是很多人餐桌上的宠儿。鲜嫩多汁的蛙肉,无论是爆炒、红烧还是涮火锅,都让人垂涎欲滴。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美味的牛蛙背后,可能藏着一个“隐形杀手”——寄生虫!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最近,网上有个案例让人触目惊心:一位网友呕吐了一年多,最后不得不开颅手术,结果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寄生虫!而他之前曾吃过牛蛙火锅。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毛骨悚然?牛蛙怎么会有…

    2025年2月25日
    14500
  • 【医疗问答】抗衰老的饮食有哪些?

    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陈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主任医师 抗衰老的饮食关键在于摄入能够抵抗自由基损害的食物,延缓衰老过程。自由基是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们会破坏细胞,导致皮肤老化、免疫力下降等问题。为了对抗自由基,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成为抗衰老饮食的重点。 维生素C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能够促进胶原蛋白生成,保持皮肤的弹性,减缓皱纹的出现。柑橘类水果…

    2025年2月20日
    23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