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肠道比你想象的更“易碎”!48小时高脂饮食=21天免疫损伤?

现代人的餐桌上,高油高脂的美食无处不在——炸鸡、烧烤、火锅、奶油蛋糕……这些食物带来的短暂快乐,可能正在以我们意想不到的速度摧毁肠道健康。一项发表在《细胞》子刊上最新的研究揭示,48 h的高脂饮食,竟能破坏肠道免疫稳态,并且这种影响可能持续长达21 d!

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的场所,更是人体最大的免疫战场之一。它的健康直接影响全身的代谢、免疫甚至心理健康。这项研究告诉我们,肠道对高脂饮食的反应比我们想象得更敏感、更迅速。那么,高脂饮食是如何在短短两天内“攻陷”肠道防线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肠道里的“维和部队”: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与白细胞介素-22(IL-22)

肠道黏膜表面驻扎着一支特殊的免疫部队——ILC3,它们是肠道免疫系统的“哨兵”,主要负责分泌一种关键的细胞因子:IL-22。

IL-22的作用类似于肠道里的“维修工”和“秩序维护者”:

·加固肠道屏障:促进黏液分泌,增强肠道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防止有害物质“漏”进血液。

·调节肠道菌群:帮助有益菌定植,抑制有害菌过度繁殖。

·促进损伤修复:在肠道受损时加速组织愈合。

如果ILC3细胞功能受损,那么IL-22会分泌减少,肠道就会菌群失调、黏膜屏障破损、炎症风险飙升。该项研究发现,高脂饮食能在短短48小时内让ILC3细胞“罢工”,导致IL-22水平骤降。

48小时的高脂饮食,肠道发生了什么?

研究人员通过给小鼠喂食不同比例的高脂饮食(脂肪含量分别为36%和60%)进行实验,发现肠道灾难的“元凶”藏在油脂的类型里。

1.肠道屏障迅速受损

食用仅7 d的高脂饮食后,小鼠肠道的跨上皮电阻发生下降。这意味着肠道通透性增加,就像墙壁出现裂缝,细菌和毒素更容易穿透肠壁进入血液。

并且,饮食中脂肪含量越高,破坏情况越严重,60%高脂饮食的小鼠肠道渗漏现象更明显。

2.ILC3****细胞功能被抑制

单细胞测序显示,高脂饮食后,小鼠ILC3细胞的IL-22分泌能力下降高达50%,并且这种抑制效应持续了21 d。

这些细胞的STAT3信号通路(调控IL-22生产的关键路径)被显著抑制,导致它们无法正常执行保护肠道的任务。

3.肠道菌群失衡,炎症风险飙升

由于IL-22减少,肠道内的有益菌(如乳酸杆菌)减少,导致潜在致病菌增多。

当研究人员用化学物质诱导肠炎时,高脂饮食的小鼠炎症更严重、愈合更慢,说明它们的肠道防御系统已经崩溃。

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型的脂肪对ILC3细胞的影响截然不同。

·饱和脂肪(猪油、黄油、棕榈油等)会直接毒害ILC3。这些脂肪会促进脂肪酸氧化,导致ILC3细胞的线粒体功能紊乱,使其能量供应不足,最终无法正常分泌IL-22。它们还会改变肠道菌群,减少短链脂肪酸(一种有益代谢物)的生成,进一步削弱免疫细胞的活力。

·不饱和脂肪(橄榄油、鱼油、坚果等)可以保护肠道。这些脂肪能帮助ILC3细胞形成脂滴,作为能量储备,减少线粒体压力,维持细胞功能。例如,Omega-3脂肪酸(三文鱼、亚麻籽中富含)已被证明能减轻肠道炎症,帮助修复黏膜屏障。

这意味着,脂肪本身不是敌人,关键在于选择哪种脂肪!

肠道受损引发连锁反应

ILC3功能受损和IL-22减少,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1.“肠漏症”(肠道通透性增加)

肠道屏障出现漏洞后,细菌毒素、未消化的食物颗粒可能进入血液,触发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慢性低度炎症。这与肥胖、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类风湿关节炎)甚至抑郁症都有关联。

2.菌群失调,代谢紊乱

有益菌减少,机会致病菌(如大肠杆菌、艰难梭菌)增多,可能引发腹泻、腹胀、便秘等问题。菌群失衡还会影响能量代谢,促进脂肪堆积,增加肥胖风险。

3.对肠道损伤更敏感

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后的小鼠,在受到化学或感染性刺激时,肠道炎症更严重,愈合更慢。这意味着,长期高脂饮食的人,可能更容易患上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疾病。

肠道修复计划

好消息是,这种伤害是可逆的!研究发现,只要及时调整饮食结构,ILC3细胞的功能可以逐渐恢复。

建议大餐后立即启动“肠道修复计划”:接下来几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杂粮、蔬菜(帮助生成短链脂肪酸),补充富含omega-3的三文鱼或亚麻籽(对抗炎症),同时避免连续高脂饮食。要知道,肠道免疫细胞有21 d的“记忆期”,别让偶尔的放纵变成持久的伤害。毕竟,我们吃下去的每一口油腻,都是肠道里的免疫细胞在买单。

参考文献:Xiong et al.Acute exposure tohigh-fat diet impairs ILC3 functions and gut homeostasis,Immunity(2025).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302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6日 上午10:03
下一篇 2025年4月26日 上午10:03

相关推荐

  • 为什么我要劝你在冬天减肥?因为效果实在是太好了

    一到冬季,男女老少都切换成行走的“粽子”,把自己裹得里三层外三层来抵御严寒,不少人持续了一年三季的减肥事业也停下了脚步。“冬季多吃点,才有脂肪产生热量”“冬季衣服厚,变胖也看不出来”……长此循环,每年开春都要开始新一年的减肥。 冬季不适合减肥吗?近日,#冬季不宜减肥是错的#这一话题冲上了热搜。记者采访南京市第二医院营养科医师肖瑶了解到,冬季寒冷会促使白色脂肪…

    2024年12月29日
    21500
  • 甲流合并乙流去世,年仅41岁!得了甲流为何还会得乙流?

    2月15日,《新周刊》官网等平台发布《无声守护<新周刊>16年的你,一路走好 | 告别玉燕》一文,披露了现年41岁的新周刊审校室副主任吴玉燕近日患上严重的甲流合并乙流,已于2025年2月4日离世。 文章称,吴玉燕生于1984年,广东茂名化州人,是家中的长女、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家都叫她“玉燕”或“阿燕”。2009年,刚毕业的吴玉燕进入新周刊,一直从…

    2025年2月17日
    18800
  • 科普法修订:为科普信息员提供法治保障,推动科普事业发展

    2024 年 12 月 25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这是科普法自 2002 年颁布以来首次修订。此次修订对科普工作者,尤其是基层的科普信息员,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科普信息员作为科普工作的“桥梁”和“纽带”,在推动科学知识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修订…

    2025年2月14日
    17500
  • 家人们,补蛋白别只盯着肉蛋奶!这种“宝藏”蛋白质你可能吃太少了

    说到蛋白质,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鸡胸肉、牛排、水煮蛋这些动物性食品。 但你知道吗?餐桌上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豆制品、坚果、全谷物,也是补充蛋白质的“隐形成员”!只盯着大鱼大肉补蛋白,身体可能会错过许多重要营养。 蛋白质有多重要?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辆汽车,蛋白质就是制造发动机、轮胎和方向盘等的原材料。你的肌肉、免疫细胞、消化酶甚至头发指甲,全都依赖蛋白质构建,它可以说…

    2025年3月9日
    11100
  • 为了能让你剥出完美的鸡蛋,我们一口气煮了30个蛋

    鸡蛋实在是性价比很高的食物,很多人也习惯每天吃一颗鸡蛋。不过,如果剥蛋壳的过程不顺利,剥完后鸡蛋坑坑洼洼,吃起来总是少了点“爽感”。就像这样…… 再看看下图这对半剥开的蛋壳,又是谁的梦中情蛋? 到底如何才能煮出一颗好剥壳的鸡蛋呢?抱着科学较真的态度,今天我们就设计实验探索一下。 在实验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到底哪些因素决定着蛋壳的难剥程度。 煮鸡蛋是否好剥壳,取…

    2025年2月22日
    17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