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法修订:为科普信息员提供法治保障,推动科普事业发展

2024 年 12 月 25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这是科普法自 2002 年颁布以来首次修订。此次修订对科普工作者,尤其是基层的科普信息员,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科普信息员作为科普工作的“桥梁”和“纽带”,在推动科学知识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修订的科普法不仅为科普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持,还将进一步提升科普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和权威性。

在此背景下,来自广东省韶关市的科普信息员赖俊材和来自云南省大理州的科普信息员李克飞,跟我们分享了他们对《科普法》此次修订的看法,以及对他们日常工作中的实际影响。

科普法修订:

为科普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来自广东省韶关市的科普信息员赖俊材是食用菌行业的科普信息员,他长期从事科普传播工作,尤其关注食用菌安全与毒蘑菇知识的普及。他表示,在日常工作中,他通过科普中国平台,积极转发相关科普信息给亲朋好友,并且在各个场所进行毒蘑菇等知识的宣传。“当我看到一些伪科普信息时,我会及时寻找正确的科普知识,转发给家人和朋友,以避免错误信息对他们的误导。”

谈到新修订的《科普法》,赖俊材表示,自己已经学习了新修订的《科普法》,并且深刻感受到了它带来的变化:“科普法明确了全国科普月的法律地位,这让科普活动更加有权威性和保障性。我特别关注到了对科普人员的鼓励,新的法条将激励更多基层人士加入科普工作。”

李克飞,是来自云南省大理州的一名科普信息员,也表示他对新修订的《科普法》给予了高度关注。作为科普工作者,他和县级相关部门联合,组织科技志愿者走进校园、乡村和社区开展科普活动。“随着科普法的修订,科普工作得到了更强的法律支持,尤其是在基层科普工作方面,《科普法》对地方政府和基层的支持非常具体,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

科普法修订:

推动科普信息员的工作专业化

新修订的《科普法》明确提出要推动科普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赖俊材表示,新修订的《科普法》让他对科普工作充满信心,特别是在基层科普人员的鼓励方面:“作为科普信息员,我们的工作将更加有保障和明确,也更有动力去做好科普宣传工作。”

他补充道,未来他将继续利用自己在食用菌行业的专业知识,积极参与更多的科普宣传:“在新修订的《科普法》的指引下,我将继续提升自己的科普能力,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野生蘑菇和毒蘑菇的安全食用方面做更多的科普工作。同时,我会继续通过科普中国等平台,传播更多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帮助更多人提高科学素养。”

李克飞同样感受到新修订的《科普法》对自身工作的推动作用。他表示,科普信息员的角色变得更加专业和重要:“我会通过组织更多的科普活动,尤其是对新修订的《科普法》的宣传,帮助更多基层的干部群众和科技工作者学习这部法律,进一步推动科普工作的落实。”

科普法修订:带来基层科普新机遇

新修订的《科普法》对基层科普工作的影响尤为重要。赖俊材认为,新修订的《科普法》明确的科普活动规定将为基层科普工作提供更强的支持:“尤其是在科普月、科普人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等方面,新修订的《科普法》给我们基层科普工作者带来了更多的法治保障,也更加鼓励我们参与到更广泛的科普活动中。”

李克飞也认为,新修订的《科普法》为基层的科普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政策保障:“在未来,科普工作可以依托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强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基层的科普活动将更加规范和专业,科普工作的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

科普工作中的挑战与期待

尽管新修订的《科普法》为科普工作提供了更强的法律保障,但赖俊材和李克飞也提到,科普工作依然面临一定的挑战。赖俊材表示,当前假科普信息的传播仍然是一个问题,尤其是一些不实的食品安全信息对公众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假科普信息的传播成本低,但对社会危害巨大。希望新修订的《科普法》能进一步加强对虚假信息的监管,帮助科普工作者更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减少不实信息的负面影响。”

李克飞则提出,科普工作要真正实现“最后一公里”的突破,仍需要更多的基层支持和资源:“希望新修订的《科普法》能够帮助我们打通科普工作中的资源瓶颈,特别是在农村和边远地区,让更多的群众受益。”

对于未来的科普工作,两位科普信息员都充满了期待。赖俊材表示,自己希望能够看到更多有法律保障的科普活动,帮助基层科普工作者不断成长:“我相信,在新修订的《科普法》以及科普中国等平台的支持下,我们的科普工作将更加专业化、系统化,最终帮助全社会提升科学素养。”

李克飞则期待,在未来的科普工作中,能够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我希望各行各业都能更加重视科普工作,形成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让科普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结语

新修订的《科普法》无疑为科普信息员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作为基层科普工作者,赖俊材和李克飞等科普信息员将继续在科普宣传和知识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的工作不仅帮助公众提升科学素养,也推动了全民科学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科学文化的进步。随着新修订《科普法》的进一步实施,未来的科普工作将更加规范、高效,推动我国科普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策划制作

文字整理丨林林

策划丨林林

责编丨林林 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650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14日 下午1:24
下一篇 2025年2月14日 下午1:43

相关推荐

  • 一周吃三顿?警惕这一“喂”出来的癌症

    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18岁胃癌患者 曾每周吃三顿烧烤 28岁女子因患胃癌,胃部次全切 24岁设计师胃癌晚期 问“为啥是我” “胃癌年轻化”“胃癌早期无症状”等话题 频繁登上热搜 那么,年轻人如何保护自己的胃? 早期无症状又该如何筛查?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喂”出来的癌症——胃癌! 一、胃癌年轻化 近年来,年轻人患胃…

    2024年12月17日
    34300
  • 热水和冷水一起放进冰箱,谁能先结冰?赌你一定答不对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它们除了温度,它们完全相同。把两杯水同时放进冰箱,谁会先结冰?常识告诉我们应该是冷水先结冰,但 1963 年,还在上中学的坦桑尼亚少年埃拉斯托·姆潘巴(Erasto Mpemba)却发现了不一样的现象。 当时他和同学一起学做冰激凌,需要先向热牛奶中加糖,待牛奶冷却到室温后,再放到冰箱里冻成冰激淋。不过他们的冰箱有点小,为了抢占有限的冰箱空间…

    2025年3月31日
    7600
  • 注意!这种“飞行硫酸”提前进入活跃期,告诉家人千万别用手拍

    随着气温回升,被称为“飞行硫酸”的隐翅虫,进入活跃期。 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医院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该院今年已接诊隐翅虫皮炎患者200余例。其中,4月11日单日接诊量达20例,较去年同期激增35%。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陶宇莎分析,隐翅虫活跃期提前,与近期气温显著升高相关。 有患者表示,“晚上感觉脸上有虫,随手一拍就出事了。”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跟…

    2025年4月28日
    1700
  • 血脂升高就要少吃肉?真的假的……

    有些人误以为,血脂高是肉吃多了引起的,甚至有人为了降低血脂,顿顿吃素、喝稀粥,一口肉都不敢碰。但这么做,反而会增加血脂升高的风险。 血脂升高就要少吃肉吗? 一、血脂高到底能不能吃肉? 很多人认为血脂升高是吃肉过多导致的,希望通过严格控制肉类的摄入来降低血脂,但通常会发现收效甚微。 实际上,高脂血症是遗传因素、代谢疾病、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仅通过饮食控制…

    2025年1月1日
    22400
  • 板蓝根也能当青菜?今年的春季时令菜太怪了

    一晃神春天又来了。尽管年年岁岁花相似,但只要是季节限定的好东西,大家就会喜欢。毫无疑问,品尝春菜也是春天重要的一部分。 今年,春季时令菜的赛道似乎格外卷。打开线上买菜平台,除了经典的香椿、春笋、草头,还能看到板蓝根、桑叶、水性杨花…… 盒马上春菜/时令菜的部分截图 等等,板蓝根不是药吗?桑叶不是蚕宝宝吃的吗?水性杨花又是什么,这能吃吗? 吃花的季节 传统的春…

    2025年3月28日
    9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