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方=“蜜”方?粮食增产为何找蜜蜂“帮忙”?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代诗人罗隐的这首《蜂》描述了勤劳的蜜蜂。

从古至今,在自然界的奇妙舞台上,蜜蜂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不仅是花间舞者,更是植物繁衍的关键使者。

人类和蜜蜂是什么关系

蜜蜂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早在1亿多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它的存在了,比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生活的时间都早。

欧洲壁画上有这样一个场景——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去采集蜜蜂的蜂蜜。蜜蜂最初是野生的,人们获取野生蜜蜂的蜂蜜非常不易。这是人类对蜜蜂探索的第一个阶段——野生蜂蜜的发现与采集。

后来,人类开始人工饲养蜜蜂。我国是人工利用蜜蜂最早的国家,东汉的姜岐是有文献记载的“第一名中华养蜂者”,被称为“中国养蜂鼻祖”。距今2000年左右,在现在的甘肃天水,姜岐开始收集野生蜜蜂,放到山里一个固定位置,成群饲养它们。他不仅自己饲养,还带了很多徒弟,最多时超过300名。这是人类对蜜蜂探索的第二个阶段——人工养蜂技术的萌芽。

多样化蜂产品的开发是人类对蜜蜂探索的第三个阶段。人类不断改进蜂箱、技术,提高蜂蜜产量,开始生产蜂王浆、蜂花粉等,获取更加丰富的蜂产品。

人类对蜜蜂探索的第四个阶段——蜜蜂传粉的生态作用。养蜂人发现,蜜蜂不仅能够生产蜂蜜,而且蜜蜂传粉还能使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维护植物的多样性,使生态环境更美好。

蜜蜂传粉为何能改善作物品质

植物的传粉媒介分为风媒和虫媒两大类。其中,通过风传粉的是风媒植物,以蜜蜂等昆虫传粉的为虫媒植物。世界范围内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100多种,其中3/4都依赖蜜蜂等昆虫传粉。

虫媒作物需要蜜蜂等昆虫传粉之后,才能提高产量。研究表明,如果没有蜜蜂等传粉昆虫,我国水果类作物平均产量会下降40%多,蔬菜类作物平均产量会下降30%多,油料作物平均产量会下降20%多。在全球范围内,对于水果、蔬菜和油料这三大类农作物,蜜蜂的贡献非常大。

全球食物总产值的9.5%,是蜜蜂等传粉昆虫贡献出来的。如果没有蜜蜂等传粉昆虫,全球数亿人就要挨饿甚至饿死。

除了提高产量之外,蜜蜂传粉还能显著改善果实品质。以温室番茄为例,如果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俗称化学激素)涂抹或喷施花朵,番茄也能坐果,但是由于果实没有经过正常的授粉受精,发育不良,导致番茄空心、硬邦邦,口感寡淡。同样条件下,经熊蜂传粉的番茄,果实籽粒饱满,汁液丰富,口感酸甜适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更有番茄味”。而且果实中葡糖糖和果糖含量显著升高,而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明显降低。

所以,蜜蜂等传粉昆虫对农业的贡献非常大。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了,人类最多能存活4年。因此,蜜蜂是人类的朋友,人类离不开蜜蜂。

蜜蜂为什么擅长传粉

不管在农业生态系统还是自然生态系统,传粉昆虫远不止蜜蜂,双翅目蝇类、膜翅目蝶类蛾类、鞘翅目甲虫都是传粉昆虫,但是膜翅目蜂类昆虫贡献最大,如下原因使它们从众多昆虫中脱颖而出。

一是,蜂类昆虫绝大部分体表密布绒毛,便于黏附和携带花粉,在它们访花过程中,即从一朵花飞到另外一朵花的过程中,就起到了给植物传粉的作用。

二是,有些类群,比如熊蜂属很多物种,具有优良的声震传粉特性,当它们访问茄科、野牡丹科、马先蒿属等植物花朵时,翅膀会发出“哔哔哔”的高频震动声音,这种声震传粉行为有利于特定植物花粉的释放。

三是,蜜蜂还具有一个生物学特性,就是群体优势,比如蜜蜂属的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一群蜂通常有几万只甚至几十万只蜜蜂生活在一起,庞大的个体数量也是为大面积农作物传粉的一大优势。

四是,蜜蜂属昆虫还具有不停地访花习惯,因为它们的后代太多了,需要源源不断地补充新鲜的花粉、花蜜去喂养后代,它们不停地访花,其实也提高了为植物传粉的效率。

因此,在所有传粉昆虫类群里,蜜蜂成功“出圈”。

为什么我国养蜂空间很大

我国是农业和人口大国,水果、蔬菜、油料作物的占比高、需求也很高。蜜蜂等传粉昆虫为我国84种主要农作物传粉后,增产产生的经济价值高达7000多亿元,相当于我国农作物总产值的19.1%。

从9.5%和19.1%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对传粉昆虫的依赖度正好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因为我国农业结构中虫媒作物种植的比例更高,国人的食材种类更为丰富。

蜜蜂传粉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很大,这是一项不占耕地、不增投资的重要农业增产措施。蜜蜂酿蜜可以让养蜂人通过售卖蜂蜜获得收入,蜜蜂传粉对苹果、梨、辣椒、茄子、油菜、向日葵等作物生产的贡献更大。保护蜜蜂等传粉昆虫,就是保护我们的口粮。

我国农业对传粉蜜蜂的需求缺口很大——我国依赖蜜蜂传粉的农作物主要有34种,要满足这些农作物的授粉需求,我国还需要养3倍以上的蜜蜂。因此,我国的养蜂空间还有很大。

蜜蜂还有哪些贡献

蜜蜂对周围的环境变化极为敏感,是生态监测的“小哨兵”。蜜蜂的贡献远不止传统农业,它最大的贡献在生态系统。

在全球范围内,农作物的种类只有100多种,但开花植物的种类约有35万种,其中90%以上的开花植物种类都需要蜜蜂等昆虫传粉。只有保护好蜜蜂等传粉昆虫,植物多样性才能丰富,生态系统才能稳定。

因此,保护蜜蜂不仅是保护食物,也是在保护地球这个美好的家园。保护蜜蜂等传粉昆虫,不仅有益于建设农业强国,也是我们实现绿水青山的重要举措之一。

(作者安建东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72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15日 上午9:16
下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上午10:59

相关推荐

  • 评论区反复“哭穷”,能让机票降价两千?“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靠谱吗?

    近日,据媒体报道,有网友通过反复评论“机票太贵”实现机票降价,由此“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的话题引发热议。 网友在评论区“哭穷”反向驯化算法的做法,反映出消费者面对算法时的不安以及抵抗心态,只是这样的方式真的有效吗?“大数据杀熟”的问题该如何根治? “哭穷”真的有效吗? 有媒体报道,一名年轻人通过反复评论“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后,发现机票价格从43…

    2024年12月19日
    7000
  • “白球”变“彩球”!灯光为什么能呈现五彩斑斓的效果?

    审核专家:周洪直 北京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 硕士生导师 冬季到来,北京科学中心特效影院换了新装。作为北京三环的一处地标性建筑,北京科学中心的白色大“圆球”焕新营造灯光氛围,使其在夜晚更加璀璨夺目。彩色灯光点亮了地标,也是对城市记忆的唤醒。抬头观赏不停变换的“圆球”灯光,你是否产生过疑问:霓虹灯为什么能呈现出五颜六色的灯光?为什么有的灯自己就能…

    2024年12月14日
    6500
  • 为啥都说不能把智能手表贴在高铁玻璃上?因为真的可能会拿不下来……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Denovo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新的“灯泡事件”火热出炉!最近,网络上掀起了“别往高铁玻璃上贴智能手表”的热潮,这句话已经成为最新的“别吞灯泡”警示。然而,许多网友偏偏不信邪,非要亲自尝试,结果把苹果手表贴在高铁玻璃上后,发现竟然牢牢吸附住,怎么都拿不下来……甚至为了取下手表硬生生地把手表屏幕扯开。这一幕仿佛又一次看到了“冬天舔铁杆”…

    2024年12月29日
    4100
  • 为什么老二总是比老大更聪明?真相扎心了......

    我们常常会从二胎家长听到这样的描述:“弟弟面对挑战总是显得更有策略,从不轻易气馁,反倒是哥哥总是容易烦躁。” “弟弟从来不轻易放弃,面对挑战总是坚定去争取,反倒是哥哥遇到问题就开始哭。” “妹妹胆子总是比姐姐大,不管做什么都敢尝试,完全没有怯场的样子。” “我家妹妹从小就特别会说话,懂得怎么逗大人开心,真的是个小情商高手。” 大部分有二胎的家长可能都会有这样…

    2024年12月19日
    6200
  • 《诗经》中的“熠耀”是啥?先秦人:萤火虫,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漆黑的森林中,远处突然出现了一道银色的光芒,那是一个守护神,带来了希望和指引。” 这是小说《哈利·波特》中的一个情节,但其实也是我们人类的写照。在蜡烛和电灯发明之前,太阳落山,夜幕降临之后,就意味着黑暗的到来。但是渴望光明的我们,又总是能在黑夜中找到一些会发光的物体。围绕着这样的夜光现象,也就出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01 萤火虫和“蓝眼泪” 萤火虫会发出…

    2024年12月18日
    6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