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反复“哭穷”,能让机票降价两千?“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靠谱吗?

近日,据媒体报道,有网友通过反复评论“机票太贵”实现机票降价,由此“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的话题引发热议。

网友在评论区“哭穷”反向驯化算法的做法,反映出消费者面对算法时的不安以及抵抗心态,只是这样的方式真的有效吗?“大数据杀熟”的问题该如何根治?

“哭穷”真的有效吗?

有媒体报道,一名年轻人通过反复评论“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后,发现机票价格从4309元降至1903元,降价超过了2000元。然而,多家旅游出行平台官方客服告诉记者,机票价格实时变动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即便这名消费者有反复评论的行为,也无法证明最终降价是由用户所评论的内容决定的。

▲澎湃新闻视频截图

除了出行平台的减价“攻略”外,记者在社交平台上还看到了多条外卖红包“攻略”,在这些帖子下,充斥诸如“某某软件,我要卸载你”“我真的生气了”“再也不用了”等等评论,并称如果卸载了软件,过几天重新下载之后,会获得更多红包。

通过这些手段,真能左右平台给消费者设定的“人设”吗?对此,多家外卖平台并未明确回应。某平台客服称,平台发放红包是获客的常规操作,不会给消费者贴上所谓“标签”。

也有消费者反映,不同的手机看到的价格各有不同。“用两个手机订外卖,价格差好几块,退出去再进去,价格又加了好几块。网购也是大数据杀熟,账号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

上述外卖平台客服表示,所谓价格差异通常是优惠券或促销活动导致的,如果出现同一产品的售价不同,可向平台投诉反馈。

央视新闻近日就此话题也采访了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吕延辉,他表示,所谓大数据杀熟是指经营者根据用户的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要素,“对人下菜”,对相同的产品设定不同的价格标准。“这就要求企业在追求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算法使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防止损害用户利益,触犯法律法规。”

浏览越多,价格越高?

你有没有发现,你经常看的一些商品变得越来越贵?

这可不是胡诌。研究发现,部分商家利用大数据分析,针对频繁浏览或购买的用户提高价格。

▲某购物网站对比截图

一些消费者反映,在购物平台多次浏览某件商品后,会发现价格相较于初次浏览时有所上涨。

究其原因,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密切相关,购物平台通过收集用户的购买记录、浏览历史、搜索关键词等数据,构建用户画像,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如高价值用户、潜在用户、流失用户等,并分析用户的购物偏好、行为习惯和购买能力,进而调整商品价格。

对于频繁浏览和购买的用户,平台可能会利用这些数据对其进行精准营销,其中就包括价格调整。

例如,为高价值用户、潜在用户和流失用户提供不同类型的优惠,如VIP服务、专属优惠、新老用户优惠等。

虽然平台让消费者认为拥有众多选择和优惠,但实际上其选择可能已经被平台的算法所限制。

根据官方调查发现,消费者遇到大数据差异化营销的具体情况中,常见的表现有多种,“多次浏览后价格自动上涨”排在第一位。

其中,购物、外卖和打车这3个类别是大数据差异化营销的“重灾区”。其实,除了这三类,使用App预订酒店、演出票、机票、购买付费会员等,同样会出现“同货不同价”的现象。

曾有消费者表示,在某App订房时发现,页面被浏览多了,相关酒店房价就自动上涨,营造“酒店很抢手”的错觉。

而在清除浏览记录后,甚至能发现原本显示的价格又下调不少。

还有消费者披露,用App订某个航班机票,看得多、以及预定后取消,都会抬高价格。整个预订中,App页面会不停提示,“最近又有X名客人在浏览此航班”,令人误以为越晚下手越贵继而匆匆下单,但第二天再看机票又恢复了原来的低价。

万万没想到,多次浏览竟成“被宰理由”,这令消费者感到很受伤。

如何应对大数据“杀熟”?

尽管国家出台了许多法律来保护消费者权益,但由于大数据“杀熟”行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监管难度较大。

有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尝试新的技术手段来规避监管。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用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以实现更精细化的差别定价。

由于大数据“杀熟”本身的复杂特性,使消费者举证的难度较大,以及缺乏系统规制的法律法规,所以整治该现象的难度不小。

应尽快健全算法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算法透明度,规避算法可能带来的风险。针对大数据“杀熟”行为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予以规制。

消费者协会也需要及时跟进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新问题,针对算法出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规则,以提升规制强度,强化制度约束。

要解决这一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做好对平台的监管。拿出更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措施,促使平台切实履责;有关部门应主动作为,通过开展专项检查等方式,做好相关执法查处。

消费者要加强个人数据信息保护意识,如在浏览网页后及时删除浏览记录,防止数据信息被不合理利用;在选择商品服务时尽量货比三家,了解不同平台的商品、服务价格,防止被大数据“杀熟”。

来源:央视新闻、中国之声、中国消费者报、人民网科普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90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19日 上午9:16
下一篇 2024年12月19日 上午9:16

相关推荐

  • 台风“蝴蝶”即将登陆!三预警齐发!防范台风安全指南→

    中央气象台14日06时预报:第1号台风“蝴蝶”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将于14日中午前后在广东雷州到广西北海一带沿海登陆(强热带风暴级,10~11级,25~30米/秒),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 来源:中央气象台 受台风影响,中央气象台同时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台风黄色预警、暴雨黄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6月14日06时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

    2025年6月14日
    3500
  •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输液≠必选项

    阅读时间5分钟,全文约850字 手足口病(HFMD)作为儿童高发传染病,每年引发大量家长焦虑。尽管多数患儿属轻症,但"输液治疗更有效"的误区仍普遍存在。数据显示,我国部分基层医院对轻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静脉输液率高达60%以上,远超WHO推荐的10%阈值。本文结合循证医学与前沿技术,解析过度输液的危害,重塑科学护理逻辑。 误区现状:输液依赖的…

    2025年3月31日
    9000
  • 这种植物被称作“木中钢铁”,海南就有→

    坡垒,也称海南坡垒。还被称作“海南神木”“木中钢铁”,在家具木材市场领域大名鼎鼎。不过,许多人并不熟悉这一物种。 坡垒是龙脑香科坡垒属常绿乔木,高达20米至30米,胸径达0.5米,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我国,天然坡垒仅分布于海南岛,喜温暖湿润环境。 坡垒生于海拔700米左右的密林中,其分布区年降水量需达到1500至2600毫米,年平均气温20至23℃…

    2024年12月12日
    37300
  • 天冷多喝热水?当心!超过这个温度可能致癌

    天气一冷 ,你一定离不开它:热水(就算天气不冷,我也离不开它)。中国人对喝热水有着特殊的情结。 “感冒了?多喝热水!” “肚子疼?多喝热水!” 在很多人眼里,一杯热水好像是一剂万能的良方,所以时不时地习惯叮嘱别人多喝热水。但你可能还不知道,“热”也可能会致癌哦! 今天,我们跟着长沙泰和医院肿瘤科主任严文辉教授一起来详细探究一下。 1、“热”水致癌是真的吗? …

    2024年12月16日
    41800
  • 甲流合并乙流去世,年仅41岁!得了甲流为何还会得乙流?

    2月15日,《新周刊》官网等平台发布《无声守护<新周刊>16年的你,一路走好 | 告别玉燕》一文,披露了现年41岁的新周刊审校室副主任吴玉燕近日患上严重的甲流合并乙流,已于2025年2月4日离世。 文章称,吴玉燕生于1984年,广东茂名化州人,是家中的长女、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家都叫她“玉燕”或“阿燕”。2009年,刚毕业的吴玉燕进入新周刊,一直从…

    2025年2月17日
    28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