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界的郑渊洁”?他把科学当童话讲给孩子听

“传说,在大山的深处,住着一条长尾龙,它喜欢在狂风暴雨的夜晚从山里冲出来,如果人们离得太近,就会被它吃掉……”这是科普童书《大山里的长尾龙》的第一句话,出自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铁永波笔下。

铁永波

或许这二者的联系有些“反差萌”。但铁永波就是这样一个人,富有童心、热爱文学,凭一己之力一扫大众眼中类似“科学家都是苛求数据、刻板无趣”的刻板印象。在他眼中,山川从不是平凡的,每一寸的梁峁相间、沟壑纵横下都暗藏着大地的心跳,在他盈满好奇的心中激荡出格外旺盛的探索欲望,也滋养着其深厚的文学素养。最终,这份生活的诗情从心底流出,他也乐于拿起笔记录这些新时代的山乡脉动,不过是以最质朴、童真的方式。

“我认为好的科普作品应当人人都能看得懂,所以我选择了‘从娃娃抓起’。《大山里的长尾龙》是就因泥石流灾害防治而诞生的童话,我希望以后能把我与地质研究的更多故事一点点讲给大家听。”铁永波说。

人在四川“修地球”

跟“土地”打交道的人,常被浪漫地称为“修地球”的人。

地球科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还蕴藏着“人类来时路”的秘密。而我国辽阔的疆域之下,尤以四川的山川大河最为独特——其复杂的地质结构下悄然保存着地质变迁的蓝本,故而被称为“地球科学的王国”。

因此,自2009年一脚踏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简称“成都地质局”)开始,铁永波便心甘情愿地辗转在一道道山沟沟之间,用脚步丈量着四川的每一座高山或是每一条溪流。

每年的5月—10月都是四川的汛期,也是铁永波和团队最忙碌的时候。只要山区出现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甚至只是暴雨预警,铁永波团队都需要赶赴现场,指导地方开展地质灾害风险研判与应对工作,守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这些还只是他们的“日常”。除去常规的地质调查、研判工作之外,作为自然资源部汛期地质灾害防御驻川专家组组长,每当发生重大地质灾害时,便是铁永波肩负重担的时刻——

参加工作15年来,泸定、芦山震后现场,都不难发现铁永波带队的身影;2023年的青海积石山地震,以及2024年年初的镇雄山体滑坡等,他也都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守望相助。“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我的心之所向。”

铁永波工作现场

因参与了多起突发重大地质灾害防御及应对工作,铁永波曾多次获得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甘肃省自然资源厅、昭通市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的表彰与认可。但出乎意料的是,地质工作者多年来接收到的并不全是掌声与鲜花,在认知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有一些群众也曾对他们的工作产生质疑。

“我们总在灾害到来之前或者之后现身,可能会被误认为有些‘不合时宜’,所以这就体现出了科普工作的重要性。”这也是铁永波拿起笔杆子的根本原因之一。

心在书里找未来

铁永波的文艺气息是从小便被深种的。在少年酷爱跑闹嬉戏的年纪,他就极爱读小说,白天看、晚上看,甚至有时候上课的时候还要偷看,家里给的粮票也时常被他换成了小说看。父母没制止,他也没耽误学习。

20世纪70年代,大众推崇的成长路径是去“上中专和中师,学一门手艺,毕业后当一名捧着‘铁饭碗’的职员或教师”,但铁永波偏偏想在书里找到自己的未来。于是,一来二去,他考入了一所普通高中。“我常常在想,我与学术的缘分可能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他回忆道。

而至今,阅读的习惯仍被铁永波留存。几十年过去,他仿佛还是那个“文艺青年”,仍旧爱看小说。每届茅盾奖的获奖作品,他本本不落地小心收藏,家里的书柜没留下一点空。“这大概就是我心里的乌托邦。”他总说。

所以,当产生了科普的念头,铁永波便十分渴望将文学与专业相结合,创作属于自己的科普读物。《大山里的长尾龙》系列丛书也由此而生。

《大山里的长尾龙》系列丛书之一

当作品问世,“湖北省优秀科普图书”“天府科技云科普创作百佳作品”等荣誉纷至沓来时,诸如“为什么选择用拟人化视角讲述泥石流灾害”“为什么选择创作童书”等问题也随关注、访问而逐渐增多。而铁永波的回答只有一个:“文学是人学,只有栖居在人间烟火中才能焕发出生命,而我的生活就是地质研究和中国西南。因此我只是选择我最熟悉的方式,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传递给更多人。”

但铁永波没说的是,“长尾龙”一词的灵感来自于山间百姓,他们常把泥石流称作“走龙”,并且,在他的办公桌上,一直摆有一座小小的模型,造型是两间中国西部随处可见的夯土房屋,这是在地质调查中经常遇到的房屋。因此对铁永波而言,那是激励他科研进步的警钟,也是他的乡愁。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986.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22日 上午10:55
下一篇 2024年12月23日 上午10:54

相关推荐

  • 肺炎支原体感染康复后,还会再感染吗?多久可返校?

    娃儿咳一咳,爹妈抖三抖! 近期“肺炎支原体”备受关注,针对家长的疑问,本文整理了一份答疑,一起来看看! 一、什么是肺炎支原体感染?会传染吗?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微生物,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像是没有穿“外套”的细菌。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均可以杀灭肺炎支原体。 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人群对肺炎支…

    2024年12月24日
    20900
  • 火红的“定时炸弹”?在重庆:微辣是底线,也暗藏危机

    在重庆,微辣是我们的底线!无论是豪华的餐厅酒店,还是在路边的苍蝇小馆,或者是普通人家中,烹饪均离不开干辣椒,想象一下重庆人要是厨房里没有了辣椒,你老婆还不把你耳朵拧脱?!调味料辣椒是重庆饮食的文化内涵,它独特的辛辣味道能为菜肴增添别样的风味。然而,当看似已经干透的红辣椒,一旦被霉菌看上,就可以成为健康的“定时炸弹”——存放不当时,它们有可能被黄曲霉毒素污染。…

    2025年4月25日
    2700
  • 这种魔性条纹毁掉过无数照片,但也可以这么美!

    这种魔性条纹毁掉过无数照片,但也可以这么美 焦述铭 大湾区大学 (原发表于“果壳网”公众号) 在不少90后的童年回忆中,都有一套名叫《冒险小虎队》的书,和一张神秘的“解密卡”。每当小说扣人心弦的故事进入高潮时,书页上的下一段突然没有了文字,而是出现一堆杂乱无章的条纹,“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请取出解密卡”。 这张神秘的小卡片给很多人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覆盖上…

    2025年4月3日
    7100
  • #千万IP创科普# 滴油冒火!这样的烧烤“花招儿”太危险!

    近日 在一些社交平台上 一些网友晒出电暖器的“妙用”方法: 烘衣服、烤肉、烤豆腐、烤花生 然而这些”妙用“背后 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 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 电暖器烤肉 一滴油就产生火花 12月3日,浙江杭州市拱墅区半山消防救援站进行了一场有关取暖器火灾隐患的实验。 实验中,消防员将一个功率为450瓦的电暖器翻倒后,在防护网上放新鲜的猪肉、腊肉和虾。 电暖器…

    2024年12月17日
    27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