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红配绿”的节日专属符号,还和中国有渊源?

即便你不曾刻意关注,也一定知道许多圣诞装饰及文化元素——圣诞老人和驯鹿,圣诞袜子和礼物,圣诞树和玻璃球,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圣诞歌等等。

但在诸多圣诞装饰中,有一种在中国不太常见。许多西方家庭会在圣诞节时用冬青、松枝、槲[hú]寄生等常青植物编成环,再用松果、桂皮、甚至应季水果装饰,做成挂在家门口的圣诞花环,这里面就包括了今天的两位主角——冬青和槲寄生。

这个花环的装饰较少,但是也很有圣诞的感觉啦丨pixabay

圣诞符号——欧洲冬青

几乎每一张圣诞贺卡上,都能看到这样一种植物:边缘刺状的深绿色叶子,簇拥着一串红色球形的果实——这就是欧洲冬青Ilex aquifolium。如今,相比于“圣诞红”这类实体的装饰植物,欧洲冬青更像是一种图形化的文化符号,在贺卡等印刷品上的出现频率比圣诞树还要高。

送过或收过圣诞贺卡的朋友们,对图中植物眼熟么?(“这不是葫芦娃的头饰咩?” “不是啦……”)丨pixabay

欧洲冬青所属的冬青科冬青属包括约400个物种,分布于全世界的温带到热带地区。冬青属的多样性很高,植株形态包括灌木、乔木和攀援藤本。欧洲冬青是该属在欧洲的代表物种,在林奈之前,欧洲人一直都没搞清楚冬青到底是什么植物,这个属的名字Ilex一直和壳斗科的一种栎树——冬青栎Querqus ilex的种加词混用,它们都是叶缘有刺的常绿植物。

冬青栎(上)叶缘的刺和欧洲冬青(下)比起来也太弱了吧,不能稍微有点儿刺就叫“冬青”啊!丨Fritz Geller-Grimm & Karelj / wikimedia commons

欧洲冬青的红色果实非常引人注目,但这种果实能让人上吐下泻,小孩子多吃几粒就有生命危险。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人们才渐渐开始用抽象的冬青形象,而不是真正的冬青枝条来装点圣诞吧。

果实有毒丨pixabay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冬青属的多样性中心之一,有200多个物种,其中有四分之三是特有种。华人植物分类学界的泰斗胡秀英博士,就是研究冬青属的权威专家。

中国没有欧洲冬青,不过有一种形态与之类似的物种——枸骨I. cornuta。枸骨叶片边缘的刺比欧洲冬青的更尖、更长,非常扎手,有“鸟不宿的别名。枸骨的红果****经冬不凋,是重要的园林和盆景树种

枸骨的果子和欧洲冬青差别不大,但是叶子显然要更加霸气侧漏一些,会不会有一些朋友误以为圣诞卡片上的植物是枸骨?丨Zhangzhugang / Wikimedia Commons

中国著名的冬青种类还有大叶冬青I. latifolia叶片干燥后就是苦丁茶。

冬青属植物的叶片多种多样,叶缘并非都有刺——例如图中的大叶冬青丨Qwert1234 / Wikimedia Commons

容易让人胡来的槲寄生

今天要介绍的另外一种圣诞植物,大家或许都听说过——槲寄生(Mistletoe)。在英文电影或歌曲中,恋人们在槲寄生下亲吻的场景并不少见,而且一定会渲染出一种浪漫气氛来。

此处,有人想起哈利·波特和秋·张么?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不过实际情况可能并没有这么浪漫,按照西方的说法,槲寄生简直是一种让人“胡来”的植物——男人们可以亲吻任何站在槲寄生枝叶下面的姑娘,而妹子们要是拒绝的话就会厄运缠身。所以对妹子来说,认识槲寄生或许能及时绕开保平安。

请妹子们认清这种植物啊……丨pixabay

在英文语境里,mistletoe这个词几乎是檀香目中所有半寄生植物的统称,涵盖了好几个科,比如槲寄生属(Viscum)过去所在的桑寄生科(Loranthaceae)和现在所属的檀香科(Santalaceae)。狭义的槲寄生指的是这个属里的几个常见种,比如只分布在欧洲的V. album和在中国广布的V. coloratum

“槲寄生专门寄生在槲树上吗?”

“远远不止,榆、杨、柳、桦、栎、梨、李、苹果、枫、杨、椴这些北温带常见的乔木都是它的寄主。”

“明白了,所以它的名字应该是‘胡寄生’才对吧。”

“……”

槲寄生的茎干为二歧或三歧分枝,长椭圆形革质叶片为对生或三枚轮生,与寄主的茎叶形态迥然不同,非常容易识别。尤其是秋天寄主落叶以后,槲寄生那常绿的团状植株就暴露出来。

落叶之后,树上的槲寄生简直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丨Andrew Dunn / Wikimedia Commons

所谓半寄生植物,是说槲寄生自己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理论上只需要寄主提供水和营养元素。不过,槲寄生自己的光合效率也就是聊胜于无的水平,依然会给寄主带来相当重的负担。我经常见到寄主被多棵槲寄生拖累得奄奄一息,有时甚至整株树被过大的槲寄生压垮。尽管这样下去槲寄生自己也活不了,但它的生存目的其实早已达成。

多株槲寄生非常不客气地寄生在同一棵树上丨H. Zell / Wikemedia Commons

槲寄生依赖鸟类传播种子,在欧洲尤其依赖槲鸫(Turdus viscivorus)。槲寄生的浆果里含有黏性很强的汁液,被鸟取食后会很快就会排出,这时可以看到种子拉着丝挂在鸟屁股上;接下来当鸟停歇时,槲寄生的种子就能粘在树干上;种子旋即萌发,根扎进寄主得树皮,而后与寄主的维管束融为一体,直至死亡把它们分开(听起来似乎哪里不对……)。

顺便说一下,槲寄生的属名Viscum就是粘鸟胶的意思,古代欧洲人就利用这种黏糊糊的果实来捕鸟了。倒霉的鸟。

槲寄生的种子传播大使——槲鸫,它们能带着黏糊糊的种子飞一路丨animalphotos.me

槲寄生的果实也很漂亮,而且据说会根据寄主不同而有不同的颜色,中国分布的V. coloratum寄生于榆树的呈橙红色,若寄生于杨树和枫杨的呈淡黄色,寄生于梨树和山荆子的果呈红色或黄色。欧洲的种V. album果实是白色。

颜值在线丨mariazellerland-blog.at

橙红色版本的V. coloratum也很漂亮丨farmazia.ru

不过,和欧洲冬青一样,这种漂亮的果实对人也是有毒的,吃了会导致严重的腹痛。槲寄生在传统文化中的形象并不好,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北欧神话里,谎言之神Loki(对就是抖森演的那个)设计让盲神Hodur杀死了自己的兄弟Baldur,武器就是用槲寄生枝条做的箭,槲寄生是唯一能伤害后者的东西。

“没错,就是我。”丨《雷神3:诸神黄昏》

18世纪冰岛手抄本中的“巴德尔之死”插图丨Jakob Sigurðsson

槲寄生也有一些较好的寓意,比如生命力和繁殖力,不过这是在中世纪才演变出来的;圣诞节庇护男人们的功能直到维多利亚时期才出现。所以,在槲寄生下强吻妹子被报警的话,并不能用“自古以来”为自己辩解。

圣诞文化的演变

其实,圣诞节的许多文化元素都和“耶稣的诞生”没什么关系,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例如,欧洲冬青从16世纪才开始被应用到圣诞传统中。除了用于装点圣诞卡和圣诞礼物之外,欧洲冬青还经常和常春藤并称——前者表示初生的耶稣,后者表示圣母玛利亚。但是且慢,欧洲冬青是雌雄异株的,能结果的是雌株,这和耶稣的性别对不上;也没有证据表明常春藤能进行无融合生殖,所以和圣母玛利亚处女生子也对不上……

再例如,槲寄生、欧洲冬青和用作圣诞树的冷杉、云杉,在中东地区都没有分布;甚至连圣诞节这个日子都不对——耶稣是夏天出生的。可见基督教在世俗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改变,再过几年,没准“平安夜吃平安果”也要成为圣诞标配了。

“平安夜吃平安果”是中国人借用外国的圣诞节,用苹果(取“苹”的谐音,意为“平安的果实”)传递祝福的方式丨pixabay

作者:顾有容

本文来自果壳自然(ID:GuokrNature)

如需转载请联系sns@guokr.com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29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30日 上午10:56
下一篇 2024年12月30日 上午10:56

相关推荐

  • 紧急会诊:是谁封印了申公豹的喉咙?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成功进入全球影史票房TOP 10,看电影时,大家有没有关注到说话有时结巴的申公豹?委屈豹豹真心在心里已经练了无数次如何讲话,怎奈一到出口的时候那些词就在舌尖打转,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硬生生卡在喉咙里。如果天庭有医院,谁来拯救他呢? (图源央广网) 寻找真相:紧急会诊口吃症 为了帮助申公豹,我们请来他的创造者——导演饺子。在最近的电影…

    2025年2月18日
    15200
  • 紧急提醒:这个“钱包”根本不存在

    “李鬼APP”真假难辨,诈骗花样层出不穷。近日,一款名为“网商钱包”的诈骗APP在网络上悄然出现,引诱投资转账,实施诈骗。该应用宣称“每位注册成网商钱包的用户将获得50万元专属使用额度,前30万名注册的用户将获得2000股网商钱包优先股,邀请好友注册还能获得一些奖励”,这样的宣传不但极具诱惑性,更是策划者精心设计的诈骗手法。 为掩饰其真实意图,诈骗嫌疑人甚至…

    2025年4月7日
    6700
  • “僵尸玉米”到底是啥?吃了所谓的“僵尸玉米”会有什么问题?

    近日,一条博主爆料二道贩子卖“僵尸玉米”的视频突然在网络上刷屏。他说大家买来的玉米全是科技与狠活,不仅刷了小甜水,还存在冻了许多年的“僵尸玉米”。尽管博主没有任何证据,但“僵尸玉米”的恐怖说辞依旧迅速传开,并引发了大众的讨论。 这“僵尸玉米”到底是什么呢? 吃了所谓的“僵尸玉米” 会有什么问题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僵尸玉米”到底是什么? 博主口中的“僵尸…

    2025年3月29日
    8100
  • 救命!北京圆柏花粉遮天蔽日,能不能把树砍了?

    最近,北京过敏人最害怕的两个字,大概就是——圆柏。 #天坛圆柏#甚至还上了热搜,在网友拍摄的画面里,黄色的花粉被风一吹,烟雾缭绕,遮天蔽日,远看仿佛一场沙尘暴。社交媒体上,不少人晒出自己的“花粉季过敏人士造型”,防毒面具+护目镜,360 度无死角全方位防护。 图片来源:小红书 一个不是段子但比段子更好笑的故事: 朋友有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眼睛肿成“悲伤蛙”,但…

    2025年4月7日
    6900
  • 无限猴子定理:猴子、打字机与宇宙的奥秘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群猴子在打字机上随意敲打,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不会打出一部莎士比亚的戏剧?或者,更具体地说,它们能否打出法国国家图书馆里的任意一本书?这就是著名的“无限猴子定理”所探讨的问题。这个定理不仅是概率论和统计学中的一个有趣概念,也是对我们理解可能性和随机性的一次深刻挑战。 无限猴子定理是来自波莱尔一本1909年出版谈概率的书籍,当中介绍了“打字…

    2025年2月19日
    16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