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劝!“甲流”来袭,到底该怎么吃药,怎么预防?

近期,多地流感高发,“甲流”这个看似熟悉又陌生的词,已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甚至出现了市民抢药囤药的情况。

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

哨点医院的门急诊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是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鼻病毒;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人偏肺病毒。

可见,无论是门急诊病例还是住院严重病例中,流感都是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此外,流感病毒阳性率正快速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流行株以A(H1N1)pdm09亚型为主。

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那么,得了甲流会有哪些症状?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应如何选择服用?来看解答↓

甲流7日病程及用药图

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其中甲型流感传染性最强、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

感染甲流后的主要表现为突然的高热,常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感。

玛巴洛沙韦vs奥司他韦有何区别

抗流感药物主要有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很多人会问这两个药怎么选?

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药师孙博洋介绍,玛巴洛沙韦作用机制和奥司他韦是不一样的。

玛巴洛沙韦是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让体内不再进病毒;奥司他韦是抑制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减少病毒扩散。

玛巴洛沙韦单次给药后消除半衰期大约需79个小时;奥司他韦血药浓度下降半衰期一般为6至10个小时。

玛巴洛沙韦全病程只需要给1次药;奥司他韦需要每天服用2次、连吃5天。

玛巴洛沙韦目前只批准用于5岁以上、体重在20公斤以上的儿童及成人;奥司他韦胶囊剂和颗粒剂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干混悬剂的适用年龄更小,幼儿则可按照体重具体计算给药剂量。

满足两个条件的人短期可服用奥司他韦

别急着囤药!药物不能代替疫苗,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的临时的、紧急的预防措施。

通俗地说就是,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预防:

1. 高危人群范围中,没有接种过流感疫苗、或疫苗接种不到 2 周的(尚未形成保护);

2. 接触过疑似流感的人,或近期去过公开疫情场所。

奥司他韦可以用作暴露后预防流感的药物。建议在暴露于病毒后的 48 小时内服用。

奥司他韦预防用药:每天只需要服用一次,连续 7 天,如果没有症状可以停药(流感潜伏期通常不超过 7 天)。

如果 7 天内出现流感样症状可以给成流感治疗方案,也就是每天两次。

能不能平时也吃一吃来预防呢?

有焦虑的朋友会说,我不知道是不是接触过流感人群,现在流感还是很凶的,能不能平时也吃一吃来预防呢?

不建议。

原因有 3 个:

奥司他韦主要副作用是呕吐、恶心等肠胃不适症状,发生率 15% 左右,预防吃药要连吃 7 天;

奥司他韦只有在服药期间才有预防作用,停药后身体是没有抗体的,还是有被传染的可能;

流感疫情如果还要持续两个月,是否也要吃两个月?不加选择的吃奥司他韦治疗或预防,都有可能会导致耐药性的发生。

听劝,别再盲目屯药啦!奥司他韦只是一个临时的、紧急的预防措施,预防流感的核心措施,还是赶紧打疫苗。

甲流与普通感冒有何不同

普通感冒

由鼻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导致,传染性弱,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症状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没有全身性症状,5-7天即可自愈,很少有并发症出现。

甲流

传染性强,容易大范围流行,发病季节性特征明显。患者表现为高烧、头痛、乏力,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等。甲流有一定自限性,但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包括肺炎、中耳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儿童感染谨防热性惊厥

甲流早期往往表现为高热,在幼龄儿童中易诱发热性惊厥。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介绍,热性惊厥是儿童发热的常见合并症,以6个月至5岁的儿童更为多见,常在儿童发烧的第一个24小时内发生。

一旦发生热性惊厥,家长应立即将孩子放在安全、平坦的地方,并注意几个不要:

一是不要往孩子嘴里塞任何东西,包括勺子、筷子、大人的手指头等;

二是不要喂服退热药,不要喂食包括水、药物等在内的任何东西;

三是不要试图束缚孩子的肢体,以免造成损伤。

儿童感染流感后,主要采取抗病毒和对症治疗。目前有专门的儿童可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使用,特别是发病48小时内。对症治疗则以退热、缓解不适为主。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选择并规范使用退热药,还可使用一些缓解咳嗽、鼻塞等症状的药物。

此外,王荃特别提醒,在给孩子同时服用含有解热镇痛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和退烧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检查药物成分是否有重叠,以免造成药物过量。

家中出现流感患者怎么办?

1.建议患者居家休息。尽量单间居住,保持房间通风,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

2.患者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和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毛巾等遮掩口鼻。

3.密切观察患者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一旦患者或其他家庭成员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医。患者去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4.尽可能由相对固定的一名非流感高危人群的家庭成员照顾、接触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家庭成员,尤其是流感高危人群应尽可能避免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央视新闻、国家疾控局、北京日报、丁香医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71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1月9日 下午3:53
下一篇 2025年1月9日 下午3:53

相关推荐

  • 又一海洋明星翻车?它一次可以产下 3 亿颗卵,却被列为易危物种

    谁?!是谁又翻车了? 如果你在海上航行,突然看到不明巨物的“翻车现场”……别慌!那可能只是一条翻车鱼! 翻车鲀 【物种名称】 翻车鲀 Mola mola 【分类】 鲀形目 翻车鲀科 翻车鲀属 【分布区域】 全球各大洋及沿海海域,在我国常见于东海和南海,偶见于黄海和渤海 大海里的“翻车现场” 翻车鲀(学名:Mola mola)是翻车鲀科、翻车鲀属鱼类,别名翻车…

    2025年4月18日
    4500
  • 防寒还保暖?警惕!这种“骑行神器”隐患多,很多人都在用→

    天气渐凉,很多骑电动自行车外出的市民纷纷带上了防寒保暖的“挡风被”,不过一定要注意,这种“御寒神器”,很容易“挡了寒冷,埋了隐患”。 电商平台上,挡风被的款式更是多种多样,有护膝型挡风被、套把型挡风被,还有包裹全身型挡风被等。 然而,挡风被虽然可以抵挡寒风,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央视记者尝试了一款轻便挡风被,安装使用后却发现,不仅有视角盲区,看不清楚前方区域…

    2024年12月16日
    24500
  • 这项成果,让鱼少了“土腥味”!

    童年时候,家乡河道里捞起的鲫鱼,鳞片泛着黄绿色的微光,清蒸的时候连姜丝都不用放——那是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刘利平记忆中最鲜甜的儿时味道。工作后,刘利平从事水产养殖领域的研究,经常听到反映说,现在吃的鱼没有鱼味了。 “有些养殖方式过于追求产量和生长速度,鱼少了鲜甜味,多了土腥味,这样的鱼也卖不上价格,愁坏了一些养殖户。”为了让餐桌上的鱼自然鲜甜,刘利…

    2025年4月7日
    5500
  • 相爱就要被爆头,动物世界的恋爱我承受不来啊啊…

    动物世界从来都不缺乏奇葩的性行为,许多动物都会在交配中弄伤雌性(在雌雄同体的动物中,是双方,或者接受精子的一方),而且方法各异。这些凶残的交配方式,统称为创伤交配(Traumatic Mating)。 海蛞蝓的恋爱:一发爆头! 2014年,德国图宾根大学的罗兰达·兰格,和她的研究伙伴维明豪森、安特斯发表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研究者们从大堡礁捕来一些海蛞蝓,在实…

    2025年2月15日
    19800
  • 世界气象日丨横跨两个世纪,天气雷达的“超超超超长奋斗史”

    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 那么,究竟怎么“缩小”?又如何“携手”?这期手绘气象史推出世界气象日特别版,我们把研究对象放到了一个缩小早期预警差距的利器——天气雷达上。 接下来一起跟随我们的画笔来看看这段横跨两个世纪的天气雷达的“超超超超长奋斗史”吧!

    2025年3月23日
    8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