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三个95%”是追求目标

截至2023年底,全世界约有3990万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2023年,HIV新感染者人数为130万,63万人死于HIV相关疾病。

为了遏制艾滋病的流行,联合国提出“到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承诺2025年前实现“三个95%”目标:

95%的HIV感染者能得到确诊

95%的确诊者能获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

95%的接受治疗者体内病毒得到抑制

同时,2025年之前消除HIV母婴传播;到2025年,将每年新增的HIV感染病例控制在37万例以下,将每年艾滋病死亡病例控制在25万例以下,并消除与HIV相关的一切形式的污名化与歧视;到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

然而,到目前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尚未实现这个目标。终结艾滋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治疗即预防”应深入认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终结艾滋病,我们先要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认识HIV感染的危险因素。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是传染

HIV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腔积液、腹水、脑脊液、羊水和乳汁等体液中,可以经性接触(包括不安全的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传播、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不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文身等)传播,以及母婴(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时和哺乳)传播。

病毒载量越高,传播风险越大

病毒载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该患者是否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及HIV疾病的分期。病毒得到稳定抑制的感染者没有传播HIV的风险。急性感染阶段,HIV传播风险较高,尤其是尚未发现的感染者,对于HIV传播影响很大。此外,晚期未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通常也很高,具有很高的传播风险。因而,尽可能发现HIV感染者,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达到“治疗即预防”的目的。

“治疗即预防”

是指采用ART降低血浆HIV病毒载量,从而将HIV传播风险降到最低。数项研究表明,当HIV感染者采用ART获得了持久的病毒抑制后,其传播HIV给未感染性伴侣的风险可忽略不计。多项观察性研究分析了异性恋单阳配偶,结果也表明ART能有效降低将HIV传播给未感染方的风险,表明ART作为预防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预防HIV感染须积极应对

HIV感染高危人群,主要包括男男同性性行为者、静脉注射毒品者、与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有性接触者、多性伴者、性传播疾病感染者(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梅毒感染会增加HIV的感染风险)。

有研究显示,女性合并淋病奈瑟菌感染时,HIV感染风险的增加幅度要高于合并其他感染,如沙眼衣原体、生殖支原体、阴道毛滴虫。由于大部分有性传播感染(STI)的女性可无症状,因此面临更高的HIV感染风险。

及早发现HIV感染并正确治疗,抑制HIV病毒,才能终结艾滋病的流行。

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要终结艾滋病传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HIV感染者及HIV阴性人群都应熟知HIV相关知识。全社会应关爱HIV感染者,对其一视同仁,消除感染者的病耻感,鼓励其积极治疗。这样才能最终终结HIV传播。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614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6日 下午7:13
下一篇 2025年2月6日 下午7:13

相关推荐

  • 神出鬼没,每年导致40万人截肢,这种动物被联合国列入“危险疾病名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至少有500万人遭遇蛇咬,其中,12万人因此丧命,还有40万人被迫截肢。 撰文 | 刘六七 审校|河边的卡西莫多图为蛇蜕去的皮(图源:网络) 在非洲肯尼亚的一个小镇,11岁的比阿特丽斯坐在路边,用手划拉着地上的泥土打发时间。忽然,石缝中弹出一条“红线”,她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感到右手食指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 比阿特丽斯的父亲…

    2025年2月26日
    5800
  • 我乃哪吒三太子,“乾坤圈”护我小牙齿

    时隔5年,哪吒2终于上映,大家因为“你若前方无路,我就踏出一条路!”而泪流满面时,可曾发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也有牙齿的问题,例如乳牙过早缺失。虽然这个形象较可爱,但危害也是存在的。乳牙过早缺失不仅对恒牙萌出空间、顺序有影响,还会造成咬合紊乱,咀嚼效率降低,导致颌骨发育不良和心理影响等问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小朋友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乳牙过早缺失,…

    2025年2月19日
    8300
  • 不能混吃!正大量上市,医生提醒→

    山楂、黑枣等食物也含有大量鞣酸和果胶,过量食用同样存在风险。 柿子应该怎么吃? 服饰混搭、叠穿 可以让着装更具层次感 但有些食物 却不能“混搭”食用 近日 武汉的代先生 将柿子、牛奶混着吃 结果催生了胃结石 腹痛不止 01 空腹吃柿子喝牛奶 胃里长出鸡蛋大小的结石 “以后再也不敢一次性吃这么多柿子了。”4日,63岁的代先生回想起刚做的碎石微创手术,…

    2024年12月30日
    13600
  • 骨关节炎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这些人群也要当心!

    骨关节炎:全球疾病负担日益加重 骨关节炎是引起成年人慢性疼痛及运动功能损害的重要病因。自1990年至今,全球骨关节炎疾病负担逐渐加重,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基于全球疾病负担数据(GBD)显示,全球骨关节炎发病人数从1990年的2034.2万上升至2019年的4146.8万;年龄标化发病率从1990年的473.6/10万上升至2019年的492.2/10…

    2025年2月24日
    6300
  • 抗生素耐药,真就无计可施吗?未来的“超级细菌”解药→

    使人致病的病原微生物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无时无刻暴露在细菌感染的风险中。是否有一种生物同样让细菌感到恐慌,在自然界中扮演着与细菌相克的角色呢? 今天,我们就来为您分享一个生态界神奇的病毒——噬菌体。 1 什么是噬菌体? 噬菌体(Bacteriaophage)是可以感染侵袭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病毒,它的名字来源于希腊文意为**“吞噬”**的单…

    2024年12月25日
    14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