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师:为什么头发想要染出自己想要的颜色那么难啊?!

关于染发,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扰——

明明精心挑选了颜色的参考图片,也和 Tony 反复确认过,但最终染完、吹干头发的时候,却发现颜色与包装上的模特效果天差地别。明明选择了同样的色号,为什么染出来的效果却截然不同?

其实,头发的最终颜色不仅取决于染发剂本身,还与你的发质、底色,甚至操作手法息息相关。

图源:社交平台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染发背后的科学秘密,告诉你为什么染发效果总是“买家秀”与“卖家秀”差距巨大!

为什么你选的发色

总会翻车?

染发的颜色为什么常常和色卡上对不上?

这是个好问题。

首先一个永远避免不了的一个问题是,色卡是印刷品,即便它所用的油墨与染发剂是同一种物质,它在纸张上印刷的效果也和头发上染色的效果有区别。更何况,大多数印刷品所用的油墨只是标准的几种颜色混合而成,尽可能地去模拟实际发色的颜色,最终的效果存在色差,这也是难免的。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同样的染发剂在不同人的头发上使用时会出现这么大的区别?

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发质染发过程。

虽然每个人的头发的主要成分都是角蛋白,但是角蛋白是一大类蛋白质的总称,构成每个人头发角蛋白的氨基酸并不完全相同,再加上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也不一样,这些差异会影响到头发的一些性质。例如,有的人头发吸水性强,有的人头发却偏干燥。

这些性质的差异会体现在头发的吸附力上,最终的染发剂在头发上的效果也就会出现显著的差异。

至于染发过程也不难理解。理发师每一次染发都是一次独立的操作,再熟练的理发师,也不能保证每一次的过程都完全一致。染发剂原本的颜色,在经过高温条件下的化学反应之后,才会变成最终的颜色,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微小差异,都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效果

总之,染发之后的效果和预想不一样,可能的因素太多了,很难说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五颜六色的染发剂

会对头皮有哪些伤害?

相比于颜色问题,更多人在染发时担心的问题还是对头发的损伤。

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还是要先看看染发的原理。

目前的染发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把头发先漂白,然后再染上新的颜色,另一种是直接给头发上色。前一种染发效果是永久的,只有新的头发长出来,才会重新恢复成原色;后一种染发效果保持时间相对较短,有的能够经受十余次洗发,有的甚至只是一次洗发就会被洗脱。

从染色方法的过程就不难看得出来,保留时间越久的染发方法,对头发的破坏作用就越显著。在理发店,给头发漂白的试剂通常是双氧水,它不仅能够破坏头发中的黑色素,也会对头发本身的蛋白质造成一定的破坏作用。

同时,想要让染发剂保留的时间越长,就要把头发表面的毛鳞片掀开,而毛鳞片对头发来说就是保护层,虽然染发之后还会再把它合上,但是破坏作用也已经是不可避免了。再者,染发时通常需要进行加热,加热不只是为了让染发剂发生反应,也是为了提升毛发和染发剂的结合力。在加热时,头发中的蛋白质也会发生变性。

除了头发遭受到一定损伤外,染发剂的成分也很值得注意。不少染发剂的主要成分还是偶氮类的染料,这类化学物质的过敏风险相对较高,因此有的人在染发后,会出现头皮发痒的情况,这实际上就可能是一种过敏反应。

顺便一提,有些人在穿新衣服时出现皮肤瘙痒甚至红肿的现象,也可能是因为对衣服中的偶氮类染料过敏。如果这种现象长时间不消退,那就应该要就医了。

染发不翻车试试这样做

染发可能翻车的情况如此之多,对于爱美人士来说,有哪些避雷的措施可以选择?

最重要的措施,就是不要挑战一个相对少见的发色。对美发师来说,越是陌生的色号,调试起来的难度就越高,最终翻车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如果体质容易过敏,可以选择更为温和的染发剂,避免使用偶氮类染料,避免出现过敏的问题。

最后一点,如果只是想在某个阶段保持特别风格,不妨考虑临时性染发的方案。真是翻车了,大不了洗了之后,还能恢复原样,不至于一直对着翻车的头发长吁短叹。

参考文献

[1]Bhushan B. Nanoscale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hair and hair conditioners[J].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2008, 53(4): 585-710.

策划制作

作者丨孙亚飞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助理 清华大学化学博士

审核丨冯珺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策划丨林林 王梦如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 林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643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8日 上午11:33
下一篇 2025年2月8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警惕!AI开始破坏人类安全训练了……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超级智能的潜力与风险逐渐显现。AI 模型在数学推理、语言生成等复杂任务中展现出超人类水平的能力,但这也带来了安全性与价值观对齐的挑战。 今天,来自 Anthropic、Redwood Research 的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发表了一项关于大语言模型(LLMs)对齐伪造(alignment faking)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

    2025年1月1日
    14200
  • 元素合成的超级武器!看看人工合成元素的关键是什么→

    欢迎来到科普中国特别推出的寒假精品栏目“给孩子的高新科技课”! 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出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等单位联合制作播出的系列科学纪录片《打开宇宙之门》近期在 CCTV-9 上映。 本片聚焦一系列我国自主研发的大科学装置,对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行了科学解读,展示了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及这些超级装备所孕育的重要科研成…

    2025年2月19日
    8300
  • 跳江救人的“白龙”马去世,为什么总说“铁打的牛,纸糊的马”?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刘文瑾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2月11日21时,7天前曾跟随主人勇敢下水救人的白马“白龙”去世了。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的新闻: 2月4日下午1点50分,在湖北仙桃市汉江段,寒风刺骨,水温仅有6℃,一名男子在江中挣扎,生命危在旦夕。岸边亲属焦急呼喊,危急时刻,伊立拜骑着他的白马“白龙”跃入江中,径直冲入冰冷的河中施救。最终,伊立拜、朋友苏…

    2025年2月19日
    7800
  • 被称为“笨鸟”的鸟,其实也很聪明丨自然小喇叭

    欢迎收看自然小喇叭栏目的第77期,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我们搜罗了以下值得一看的自然新闻和研究: 1)因为爱上零食,狼自我驯化成狗 2)用AI自动监测动物情绪 3)被称为“笨鸟”的鸟,其实也很聪明 4)只剩下2头的北白犀,终于迎来了新希望 5)大型动物更容易得癌症 6)动物的作息其实很灵活 狗的自我驯化 科学家发现:狼可能是自己把自己驯化成狗的! 很早就有人提出…

    2025年3月5日
    5000
  • 为什么有的时候,心脏会突然“咯噔”一下?

    参考文献 [1] 王春.我国学者发现心跳“发动机”的“点火”原理.科技日报. [2] 赵延灵.心脏的功能有多强大.央视网. http‍s://news.cctv.com/2024/01/09/ARTIJV6cQwDm9HjKAZt3rsOx240109.shtml [3] 刘子若,李子仪.年轻人猝死频发!关于心血管疾病这些你需要知道.人民网. http://…

    2025年3月4日
    4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