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只是“对对眼”?医生提醒,还有这些要注意

“医生,我家幺儿黑眼珠位置没对,咋个就是斜视了嘛?”

“她只有一只眼睛有时候有点‘飘’,但过会儿就好了!可能不是斜视哦!”

很多家长觉得只有“对对眼”才是斜视,其他的“状态”多半都不是。

但实际上“对对眼”只是斜视江湖的冰山一角!娃儿的眼睛“扯拐”,可能上演多种“迷惑行为”👇

● 内斜视(对对眼):一只或者两只眼珠子往鼻梁方向“靠拢”,偏斜角度通常较大最容易被家长发现没对。

图片来源:摄图网

● 外斜视(眉来眼去):就像眼睛“开小差”,看东西时一只眼悄悄往外飘。

图片来源:摄图网

● 上、下斜视(翻白眼):眼珠子往上或往下“飘”,有些娃儿还会不自觉地歪脑壳。你以为是给你闹情绪,其实是眼睛在求救。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有些家长听到斜视,觉得娃儿只要外观上看不出来,问题就不大,但实际这种想法等于让娃儿眼睛开启了“困难模式”:

立体视觉丧失

由于缺乏立体视,孩子的视觉会变“2D画质”,双眼配合失灵,看东西没立体感

日常生活中,孩子没办法准确判断物体的距离,可能时常会出现下楼梯摔跤,运动时绊倒受伤等情况。

图片来源:摄图网

出现复视、混淆视

复视就是看同一个东西重影混淆视就是把看见的不同的两个物体叠加在一起了,看到的东西都奇形怪状,像个“小怪兽”。

这种看起来就很难受,娃娃会不自觉地用一只眼睛看东西,也容易产生视疲劳,如果放任不管,时间久了,就会让小朋友的视功能逐渐下降,直至丧失

视疲劳症

长时间看书、屏幕,眼睛就像要起火,头痛、眼睛酸痛,谁也受不了。

自信心下降

同学笑他是“歪眼睛”,娃儿可能因为外貌而感到自卑,社交恐惧症分分钟上线。

图片来源:摄图网

那长大了是不是斜视自己就好了?不好意思,真相要让你扎心了:

👉 12岁后治疗眼睛外观或许能“救”回来,但正常的视觉功能基本凉凉

👉 3岁前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发现斜视,一定要应尽快进行专业检查和治疗

如果斜视没及时得到治疗,娃儿未来的职业选择,也很现实地会面临“缩水”

飞行员、外科医生、电竞选手?对不起,斜视患者真的连报名资格都可能莫得!

特别提醒👶:0-3岁是视觉发育黄金期,小心这些情况👇

✅ 经常歪头看东西

✅ 玩具抓不准,眼神飘忽

✅ 阳光下总喜欢一只眼闭着

✅ 阅读时容易走神或眼睛显得特别疲倦

✅ 判断不准位置,经常摔倒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一定要快!速!就!医!

关键是——抓住黄金期

眼睛的这个“超能力”,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越容易恢复正常

早期筛查是关键!

0-3岁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段,定期带娃儿去医院检查,便于尽早发现眼睛到底是哪“扯拐”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何治疗?

发现了问题也不要慌!

如果娃儿确实有斜视治疗方法其实有很多,针对不同的情况,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出适合的治疗方案。

● 矫正屈光不正

如果是屈光不正引起的斜视,眼镜是最基础的“神器”。它能帮助矫正视力,让双眼得到更好的协调。

图片来源:摄图网

● 视力训练

有些斜视需要通过视力训练来帮助娃儿重建良好的视功能,比如定期做眼球运动、交替遮眼训练等

● 手术治疗

有些小朋友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调整眼部肌肉的位置,重新让两只眼睛回到正常位置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多时候以上几种治疗方案需要同时“发功”

另外,许多娃儿斜视的同时可能还伴随着弱视,所以需要同时治疗~

关注孩子的用眼习惯

当然,除了专业指导,家长的观察和干预同样重要

家长足够重视,注意观察娃儿日常表现并监督娃儿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

发现娃儿眼睛“扯拐”,莫拖时间,赶紧切正规医院挂号就诊。

声明:本文系医学相关教育科普文章,不涉及具体治疗方法或医疗行为,不得替代医院就诊行为。

本文合作专家

内容制作

编辑:杨亚立

制图:东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7240.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2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2月22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5大因素,促进慢性肾脏病加重!占得越多越危险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隐匿性强、病程长的疾病,若控制不当,病情极易加重,甚至发展为肾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深入了解促使慢性肾脏病加重的因素,对于患者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下面这 5 大因素,占得越多,患者面临的危险就越大。 一、血压控制不佳 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持续的高血压会使肾脏血管内压力升高,导致肾小球硬化、肾…

    2025年3月25日
    6900
  • 海老鼠、海地瓜、海猪…它们的屁股都好奇怪

    海老鼠、海地瓜、海猪……这些拥有奇葩名字和长相的动物真身到底是啥?它们的屁股有啥故事? 海老鼠、海地瓜、海猪……这些拥有奇葩名字和长相的动物真身到底是啥?它们的屁股有啥故事?身体看起来肉啾啾的,到底能不能吃?它们又都有着怎样奇葩的技能? 屁股可以拉粑粑、呼吸、当卧室? 这部分我们先复习一下海参的奇葩特性,要是你对海参屁股已经见怪不怪,可以直接跳到第二部分看看…

    2025年2月28日
    12200
  • “熊丁”兴旺!大熊猫野外种群,增长!

    今天(3月3日)是第12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今天(3月3日)是第12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增加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大熊猫 根据最新监测结果, 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由20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增长…

    2025年3月4日
    14900
  • 慢阻肺患者的肺康复之路:重寻畅快呼吸

    作者:屈 磊 中部战区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舒庆华 中部战区总医院 主管护师 李 翔 中部战区总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胡振红 中部战区总医院 主任医师 杨 芳 中部战区总医院 副主任护师 慢性阻塞性肺疾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并呈进行性发展。慢阻肺发病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暴露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逐渐出现…

    2025年2月20日
    8500
  • 熬夜=慢性自杀?你的肾正在“求救”!

    “熬夜等于慢性自杀”,这绝非危言耸听。尤其是对我们的肾脏来说,熬夜带来的伤害更是不容忽视,它们仿佛正在发出“求救信号”。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其功能与睡眠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肾脏在夜间会进入一个相对的“休息”和修复状态,但熬夜会打破这种生理节律。研究表明,相比每晚睡7~8小时的人,睡眠时间不足5、6小时的人,蛋白尿发生风险明显增加,肾功能下降速度更快…

    2025年4月22日
    1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