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取暖?血常规检测遇“果冻血”,原来红细胞也会“怕冷”

春节后的长沙,寒风一吹,体感温度“冻”感十足。而这种低温天气里,检验科可能会收到一些意外“小礼物”。

这不,近日,在长沙泰和医院,检验科就收到了一份“特别”的血液标本,明明按照正常流程送检,但血液还是凝成了“果冻”,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测不出,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红细胞抗体筛查阳性,交叉配血不合……结果证实,这是标本发生了“冷凝集”现象。

血液标本:肉眼可见的凝块

那么,为什么抗凝的血液标本会出现“冷凝集”现象?遇到血常规标本出现“冷凝集”该怎么办?今天,长沙泰和医院检验科主任皮乐祥给大家聊聊这个相关话题。

一、什么是“冷凝集”?

“冷凝集”是临床检验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由冷凝集素引起的。在采血后,红细胞在低温环境的试管内聚集成团的现象,特别是冬春季节气温较低时更易见,严重者可表现为抗凝的血常规试管(EDTA抗凝管)的管壁上红细胞凝集呈细沙状。

“冷凝集”是一种可逆的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并不是采血不当因素造成的。

二、为什么出现“冷凝集”现象

冷凝集素是一种针对红细胞膜抗原的抗体,主要为IgM抗体,少部分是IgG、IgA型,在健康人体内效价比较低,一般不会引起红细胞冷凝集现象。

但是,当环境温度降低(32℃以下,特别是0~4℃)或者在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他恶性肿瘤、实体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体内,冷凝集素就可能会作用于自身的红细胞抗原而发生可逆性的红细胞“冷凝集”现象,当温度回升至37℃时凝集消失。

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但血液“冷凝集”现象会导致红细胞相关参数(如RBC、HCT、MCV、MCH等)结果发生偏差外,对血型血清血实验(血型、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等)的结果也会产生干扰,对临床医生产生误导。因此,尽早发现并处理“冷凝集”标本至关重要。

三、如何破解冷凝集?

1、温育法:

将标本置于37°C温箱,温育30min到1个小时,立即上机检测。此方法操作简单,临床常用。此方法缺点是耗时相对较长,对于强凝集标本,可能纠正效果并不理想。

2、血浆置换法:

将血常规标本经3000r/min,5min离心处理,吸取上层血浆,加入37℃预温的仪器稀释液(用于稀释样本或试剂的液体)或生理盐水充分混合,反复置换3次后上机检测。因置换过程中易同时吸走部分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会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于白细胞及血小板还需要参照第一次的结果进行报告。此方法缺点是操作较为复杂,耗时长,可以作为备选方案。

3、预稀释法:

采用仪器稀释液加入微型离心管(EP管)内,再置于37℃水浴箱温育30min,将经温育后的稀释液吸取未经处理的外周血进行混合后上机检测。该方法操作简单,对于冷凝集素滴度较高的血液标本效果也很好,显著优于直接孵育法和血浆置换方法。

4、机旁检测法:

患者重新采样,立即上机检测,在“冷凝集”出现之初即完成检测。缺点是需要再次采血,对于临床患者等不太适用。

四、冷凝集现象的临床意义是?

除了一些生理性的“冷凝集”现象,如气温低;在某些疾病状态时,也可以出现“冷凝集”现象,例如支原体感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重症贫血、多发性骨髓瘤、腮腺炎等,这些疾病可使冷凝集素滴度增高,从而导致“冷凝集”现象出现。

冷凝集现象不仅能够帮助诊断一些疾病,还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提示潜在的健康问题,如:冷凝集性溶血。前面讲到,冷凝集反应可能导致红细胞破坏,这在临床上表现为溶血性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且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减少。

皮乐祥主任说:

冷凝集是医学检验中一个相对特殊的现象,通常发生在较低的温度下,因此在临床实验中,如果温度过低,也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

它不仅对一些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还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诊疗信息。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冷凝集有更全面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一现象,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长沙泰和医院 检验科 李晓阳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7326.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4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2月24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都一年了,你俩咋才走啊?

    之前我们提到过,让救助动物快速恢复并尽早放归野外通常是我们在救护过程中的首选策略。但有一些情况下,动物们是需要在我们这里休养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的,比如需要在这边养好受损的羽毛后才能放归的凤头鹰;因骨折手术在救护中心休养了一年之久的普通鵟等等...... 还有我们今天要说的,两只“看不见”的貉。 01 去年就来了,今年才走✦ 去年春天,我们一起收到了两只幼年貉。…

    2025年3月8日
    5300
  • 月球将密集迎来3个“小伙伴”,各有看点

    月球将密集迎来3个“小伙伴”,各有看点 编者的话:随着美国萤火虫航天公司的“蓝色幽灵”探测器2日在月球表面成功降落,世界迎来今年的探月热潮——继“蓝色幽灵”之后,美国“直觉机器”公司的“雅典娜”探测器3月6日落月,日本ispace公司的“坚韧”月球探测器则在数月后尝试降落。今年年底前,“直觉机器”公司的另一个探测器、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的“格里芬”探测器、蓝色…

    2025年3月24日
    1300
  • 喜欢囤积,舍不得扔?这可能是一种病……

    囤积行为在各种动物和人类中都能广泛观察到。大多数时候,囤积是一种适应性行为:松鼠会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储存栗子,蚂蚁会和伙伴合力把一只大青虫拉进蚁穴,北极狐会把鸟蛋藏起来应急…… 人类也是囤积高手,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会把新收的粮食装进谷仓,把腌制好的青菜放进坛子里,把吃不完的肉风干,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度”是衡量一种行为是否具有适应性的一个标准——当原本适应性…

    2025年2月23日
    9300
  • 马:把长跑翻译成马拉松,是知道我耐力好吗?

    我是咚咚喵 爱说话的动物实在是太好玩了! 本期动物科普 我们60秒走近会说话的马! 咚咚喵来到了广阔的牧场,看到一匹马正在悠闲地啃草。 咚咚喵搭讪了它:“你们这群马一跑起来可真快,我就好奇,平时没事的时候都干嘛?” 马甩了甩鬃毛,说: “啃草、散步、晒太阳。” 咚咚喵:“就这样?那你们跑得那么快是为了什么?炫技吗?” 马:“当然是为了逃离你这只烦人的猫。” …

    2025年2月26日
    6000
  • 尿酸升高导致痛风,不仅是因为啤酒海鲜小烧烤……

    审核专家:王学江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突然足部关节疼痛,红肿热痛,一检查,原来是尿酸太高导致痛风。平时不喝啤酒,海鲜吃得也少,怎么尿酸还是高了?这是怎么回事?真的是吃出来的吗? 尿酸高是吃出来的? 高尿酸血症是由嘌呤代谢障碍所致,与尿酸排泄减少或生成增多有关;某些系统性疾病或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也可能导致发病。人体内的尿酸有80%左右是自身代谢产生的,其余20%…

    2025年3月2日
    6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