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呕吐一年多,开颅手术取出寄生虫,原因竟是这种大家常吃的火锅......

说到牛蛙,那可是很多人餐桌上的宠儿。鲜嫩多汁的蛙肉,无论是爆炒、红烧还是涮火锅,都让人垂涎欲滴。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美味的牛蛙背后,可能藏着一个“隐形杀手”——寄生虫!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最近,网上有个案例让人触目惊心:一位网友呕吐了一年多,最后不得不开颅手术,结果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寄生虫!而他之前曾吃过牛蛙火锅。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毛骨悚然?牛蛙怎么会有寄生虫?如何预防寄生虫感染?

牛蛙里的寄生虫是什么?

牛蛙的肉质很鲜美,很多人都很喜欢。不过,牛蛙也可能携带寄生虫——裂头蚴。

裂头蚴并不是一种寄生虫的名称,它是某些绦虫在一个被称为“中绦期”的发育阶段的幼虫的总称,常见的有曼氏裂头蚴。

曼氏裂头蚴的成虫名叫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它跟大家熟知的猪肉绦虫算是亲戚。曼氏迭宫绦虫的最终宿主主要是猫和狗,有时也会是虎、豹这类食肉动物。在这些动物的肠道内,迭宫绦虫的成虫可以寄生长达数年之久,并产生大量的虫卵。这些虫卵随着粪便进入水中,孵化成幼虫,然后沿着食物链进入蝌蚪体内。随着蝌蚪发育成为蛙,幼虫也发育成了裂头蚴。如果人食用被感染的蝌蚪或者蛙,幼虫就会进入我们人体。

曼氏迭宫绦虫生活史。图片:《人体寄生虫学》 / 人民卫生出版社

虽然人不是迭宫绦虫的最终宿主,但裂头蚴在人体里可不会老实待着,它会在人体不同部位间到处乱窜,给身体带来各种伤害,带来的损伤可能遍布全身。由裂头蚴引起的疾病统称为裂头蚴病,根据发病的部位,又可以大致划分为眼、皮下、口腔面部、脑和内脏五大类。

在中国,眼裂头蚴病的发病率最高,症状也颇为恐怖,病人的眼部会出现肿块并伴随各种严重不适。如果裂头蚴侵入的部位是眼球,甚至可能导致失明。更可怕的是,裂头蚴还会侵犯大脑,严重时可能让人瘫痪。

有哪些感染途径?

感染裂头蚴的途径可不少。比如,有些人喜欢吃蛙类、蛇类,但处理方式不当,比如直接食用未经任何处理的蛙或者蛇的组织——喝蛇血、吞蛇胆、吃凉拌蛇皮,或者误饮了被带虫的剑水蚤污染的水,都有可能造成裂头蚴的感染。

还有些人还有生吞蝌蚪的“奇特”饮食爱好,这也容易造成感染。要知道,那些生吞蝌蚪能治病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反而会让人感染寄生虫。

除了吃,敷也会增加裂头蚴感染风险。在中国,超过半数的裂头蚴感染者都是由于敷贴生蛙肉而染病。因为流传蛙肉具有“清凉解毒”的功效,所以很多人用生蛙肉敷在伤口或者皮肤脓肿上面,这也会导致感染。

如何预防寄生虫感染?

1

选对牛蛙

别贪便宜买野生牛蛙,那可是寄生虫的“大本营”。野生牛蛙携带裂头蚴的几率很高。有研究对广州市售蛙类裂头蚴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野生的感染率高达 51.92%(216/416),而养殖的感染率为 0 (0/1382);上海、太原等地抽检也发现,包括牛蛙在内的养殖蛙类裂头蚴感染率很低,抽查结果均为 0。

人工养殖的牛蛙,环境可控,寄生虫风险低得多。一定要去正规渠道买人工养殖的牛蛙,安全第一!

2

做熟牛蛙

裂头蚴在 56℃ 下 5 分钟就能被杀灭。所以,做牛蛙时,一定要确保蛙肉中心温度达到 70℃ 以上,持续加热至少 5 分钟。爆炒、涮火锅这些烹饪方式,很可能没法把食材彻底煮熟,很容易留下寄生虫隐患。

3

别生吃淡水水产

淡水水产的寄生虫风险本来就高,尤其是野生的。别轻易尝试生腌、刺身这类吃法,安全大于一切。

4

规范处理

养殖牛蛙携带裂头蚴几率很小,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很低,但并不是就可以放飞自我地吃。

从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说,只有彻底熟食,才能杀死裂头蚴。自己做牛蛙时,一定要注意生熟分开。用专门的刀具、砧板处理生肉,防止交叉污染。要是手上有伤口,处理时最好戴上手套,避免寄生虫从皮肤钻进去。

5

冷冻杀虫

除了热处理,冷冻也能杀死寄生虫。把牛蛙肉放在-20℃ 以下冷冻 24 小时以上,就能有效杀死裂头蚴。

6

别迷信“杀菌神器”

特别提醒大家,酱油、山葵酱、白酒根本不足以杀死这些寄生虫,不要迷信它们的作用。

总之,牛蛙虽然好吃,但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只要做到以上几点,就能放心享受美食啦!

参考文献

[1] 蔺西萌,王中全.我国曼氏裂头蚴病临床特征概述[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6(06):467-468+471.DOI:10.13350/j.cjpb.2011.06.022.

[2] 张开仁, 王锐, 谷冠军, 等. 2010—2018 年湘西自治州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调查[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1, 19(2): 82.

[3] 冯洁萍,洪青,刘海娟等.广州市售蛙类裂头蚴感染及溯源调查[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5,31(01):88-91.

[4] 陆璐,蒋守富,何艳燕等.2015~2017年上海市黄浦区市售动物食品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8,16(01):23-25.

[5] 李轲,李丹,范文佳等.太原市市售蛙类曼氏裂头蚴的感染状况和居民对裂头蚴病的认知水平[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49(11):1316-1318.DOI:10.13753/j.issn.1007-6611.2018.11.008.

[6] 唐贵文, 陈艳. 不同理化因素对曼氏裂头蚴感染性的影响[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1, 29(5): 368-371.

策划制作

作者丨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审核丨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员/博士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策划丨符思佳

责编丨符思佳

审校丨徐来、林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7416.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5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2月25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全球首台!浙个“微型火星”黑科技拉满

    在地球上“模拟”太空中的火星环境,需要多大的空间?在宁波大学天体化学与空间生命—钱学森空间科学协同研究中心,答案是:1.8立方米! 地外极端环境综合模拟舱舱外情况。 尹幸芷/摄近日,地外极端环境综合模拟舱开放课题项目启动会暨签约仪式在宁波大学梅山校区举行,协同研究中心科研团队正式推出这一研究成果。会上,协同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南昌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多个高校…

    2025年4月2日
    6600
  • 让小鼠看《黑客帝国》:科学家如何绘制迄今最详细大脑“接线图”

    一只小鼠安静地坐在实验室里,眼前闪过《黑客帝国》中尼奥躲避子弹的经典镜头。它的视觉皮层中,成千上万的神经元随着画面的闪烁而被激活,如同夜空中接连亮起的星辰。 小鼠一立方毫米的脑组织中的 1,000 多个大脑神经元的渲染图。(图片来源:艾伦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这一幕不仅是科幻电影的再现,更是一场真实科学实验的起点,科学家们研究了完成这些“光…

    2025年4月21日
    4100
  • 世界气象日丨横跨两个世纪,天气雷达的“超超超超长奋斗史”

    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 那么,究竟怎么“缩小”?又如何“携手”?这期手绘气象史推出世界气象日特别版,我们把研究对象放到了一个缩小早期预警差距的利器——天气雷达上。 接下来一起跟随我们的画笔来看看这段横跨两个世纪的天气雷达的“超超超超长奋斗史”吧!

    2025年3月23日
    8500
  • 作为地球的“邪恶双胞胎”,金星生来就是炽热“体质”吗?

    作者:黄湘红 段跃初 在探寻地外生命的征程中,金星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长久以来,科学界围绕金星是否曾拥有海洋以支持生命的孕育,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与深入的研究。如今,一项来自剑桥大学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同一记重锤,打破了人们对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美好憧憬。 金星,这颗与地球在质量和距日距离上存在相似性的星球,常被称为地球的“邪恶双胞胎”。尽管如今它呈现出炼…

    2024年12月12日
    20600
  • 睡前多吃点碳水就能快速入睡?想睡得好就这样吃→

    流言:“睡前多吃碳水,能快速入睡,甚至能治疗失眠。” 很多人认为:如果失眠了、睡不好,睡前多吃像米饭、馒头、甜食等碳水能够快速入睡,睡得更踏实,甚至能一觉睡到天亮,治好失眠。 流言分析:并非如此。 这种说法有些片面,容易造成误导,并不是所有碳水都能让人睡得更好。事实上,我们睡前应避免精制碳水。想要吃宵夜,应当选择小份、低热量、但营养丰富的食物。 网上有种说法…

    2025年4月9日
    5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