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塞露不是“长期伴侣”

开塞露,看上去简直就是便秘者的“救星”!一抹、一挤,嘿,问题就解决了。这个小玩意儿虽然神奇,却也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

开塞露的主要成分是甘油或山梨醇,其促排便的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渗透作用:甘油和山梨醇具有高浓度,能够增加肠道内的渗透压,吸引更多的水分流入肠道内,从而软化大便,使其更易于排出。

2.润滑作用:甘油本身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够减少粪便与肠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大便顺畅通过肠道。

3.刺激肠壁:开塞露中的高浓度成分还能刺激肠壁,引起肠蠕动增强,加速排便过程。

尽管开塞露在短期内对缓解便秘有显著效果,但长期使用却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

1.产生依赖性:长期使用开塞露会抑制自然的排便反射,使直肠对粪便的敏感度降低,导致自主排便能力减弱。久而久之,患者可能只有在使用开塞露的情况下才能排便,形成恶性循环。

2.习惯性便秘:开塞露中的甘油吸水性强,长期使用会导致肠壁干燥,反而加重便秘症状。肠壁干燥缺水,粪便摩擦后还可能引起粘膜损伤和出血。

3.损伤肛门黏膜:开塞露的顶端较为坚硬,反复插入肛门可能对肛周皮肤造成持续性刺激,引发肛门周围的不适症状,如瘙痒、皮疹等。同时,它也可能损伤直肠黏膜,导致肛门出血和感染,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大出血和肛门急性脓肿形成,需要进行手术处理。

4.电解质平衡紊乱:长期使用开塞露可能导致体内营养物质大量流失,引起电解质平衡紊乱,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5.掩盖潜在的肠道问题:盲目用药会掩盖潜在的肠道疾病或肠梗阻等现象,延误治疗。

开塞露就像是个“临时救兵”,而不是“长期伴侣”。以下是一些建议,让你正确使用开塞露,避免“冒险”:

1.短期应急:只有在急需排便、大便阻塞的情况下才使用开塞露。

2.改善生活习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喝水,适当运动,让肠道自己“动起来”。

3.就医咨询:如果便秘问题持续不减或者加重,赶紧去看医生吧!他们会给你更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泌尿外科主管护师姜蓉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742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5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2月25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85岁老人,如何打破“人生最后一摔”魔咒?

    人们常说,人老了最怕的不是吃不饱,而是不慎摔倒。许多老人一旦摔倒,便是人生“最后一摔”,再也没能重新站起。然而,十亩田家园的85岁张大爷却凭借科学的医疗救治,打破了这一“魔咒”。 张大爷平日里精神矍铄,常去公园散步。半年前,他在家中不慎跌倒,臀部着地,随即感到疼痛难忍,无法动弹。家人见状,心急如焚,立即联系了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南星街道海月桥社区卫生…

    2025年4月21日
    2300
  • 为什么掐住猫的后脖颈,它就仿佛被点穴了?

    “死肉不疼”这个观点,并不能解释为什么猫脖子被夹住的时候就僵住了。 人类上街想带小婴儿,直接抱走就可以;猫咪如果想带着小毛球“转移阵地”,该怎么操作?背着?抱着?用嘴叼? 其实,小动物有专门的“让你叼”区域——就在脖子后面!先来看个动图↓ 夹住后脖颈!|Spion.com 猫咪脖子后面被活页夹夹住,仿佛瞬间被“点穴”了一样;而拿掉活页夹的瞬间,猫咪又瞬间“解…

    2025年3月27日
    6800
  • 警惕!腿部肌肉血管变化,或为心力衰竭拉响最早警报

    编译:公子欣 近日,多伦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取得一项重要发现,研究腿部肌肉的血液流动,或能比传统标准化测试更早发现心血管疾病,从而为早期治疗与良好预后创造可能。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常见且极具挑战性的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占所有心力衰竭病例的一半以上,并且患病率持续上升,但诊断通常发生在治疗有限的晚期。 左心室壁增厚、…

    2025年2月20日
    14400
  • 晚睡1小时,癌症风险激增!医生:最佳入睡时间千万别错过→

    “1点睡,7点起,ICU里喝小米 3点睡,7点起,阎王夸你好身体 7点睡,7点起,睁着眼睛骗自己” 这混的什么圈?肯定是黑眼圈 在手机刷到停不下来的今天 熬夜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新常态 其危害远不止睡眠不足那么简单 可以说是在不知不觉地“喂”大癌细胞 赶紧转发到家族群@那些年轻人! 01熬夜与癌症: 被忽视的“隐形杀手”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修复过程,可以恢复精神…

    2025年4月24日
    1100
  • 全国爱耳日丨耳鸣?听力下降?警惕“沉默的听力杀手”听神经瘤!

    2025年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聆听,无碍沟通”。耳朵不仅是感知声音的窗口,更是人体平衡与神经功能的重要枢纽。今天,我们聚焦一种与听力密切相关的疾病—听神经瘤,帮助大家科学认识它,守护“听得见的幸福”。 一、什么是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是一种起源于内听道前庭神经鞘膜施万细胞的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6%-10%。虽然属于良性,但若不…

    2025年3月4日
    13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