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捡到 6600 万年前的呕吐物化石,科学家从中发现了一则史前尴尬趣事

坐大巴时,人们难免遇到晕车呕吐的人,闻着那股复杂的气味,真是一分一秒都不想多待。然而,当一滩呕吐物存在的时间超过上千万年,事情就不同了。

前不久,一位名为本尼克的丹麦化石爱好者,意外捡到了一块呕吐物化石。人们非但没有觉得恶心,丹麦政府甚至直接为它授予了“Danekræ”的名号——这是一个丹麦特有名词,专指有着重要自然历史价值的文物,类似丹麦石头圈中的奥斯卡。

我们先来看看捡到这块化石的地方:斯泰温斯峭壁(Stevns Klint)。

大多数来到斯泰温斯峭壁的游客,都是为了一睹峭壁截面上的那条“黑线”。

“黑线”下方的土层来自白垩纪,上方的土层来自古近纪,标志着两个地质时代的更迭。“黑线”中还富含铱元素,而这些铱正是来自那颗使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所以说,别看这个峭壁只有 40 米高,却记录了地球千万年来的沧桑巨变。

不算出乎意料的,斯泰温斯峭壁中蕴藏着丰富的化石,而且由于这片区域曾经位于海平面以下,所以这些化石多出自海洋生物。201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斯泰温斯峭壁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历史意义的地方,本尼克东敲敲西敲敲,发现了那块造型奇特的石头。他立刻将其送到了当地的地质博物馆。博物馆的考古学家分析后发现,这竟然是一块呕吐物化石,而且来自 6600 万年前!

不必担心!随着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呕吐物中的有机物早已被分解和替代,所以不会有任何难闻味道(图片来源:East Zealand Museum)

在这滩呕吐物中,科学家可以看到一些苔藓虫团和一只海百合。虽然这只海百合的残骸已经支离破碎,但是它的边缘还相当锋利,意味着应该还没有进入捕食者的胃部就被吐了出来。

科学家们试图还原了一下当时的场景:在白垩纪的茫茫海底,一条大鱼正在游来游去寻觅食物。忽然,它看到一只海百合,在饥饿的驱使下想也没想就张开了大嘴。

海百合虽然看起来像珊瑚,但其实是一类属于棘皮动物门海百合纲下的动物。只不过海百合本身没什么肉,躯干多是坚硬的骨架,甚至还带有毒素。

一种名为本氏海齿花的海百合(图片来源:Wiki)

这条大鱼估计刚要下咽就发觉情况不对,于是赶忙将食物吐了出来。至于这条略显悲催的大鱼,科学家猜测它应该是一条牙齿不太锋利的底栖鲨鱼,很有可能是澳大利亚虎鲨的近亲。

到此为止,这块化石似乎只是向人们揭示了一段发生在史前的小插曲,实际上,它的意义远不止这些。

呕吐物化石是消化化石的一种,与它类似的还包括胃容物化石、粪化石等。它们的重要性不在于恶心人,而是能帮助科学家一瞥史前时期的食物链组成,以及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些已经灭绝的生物。

图为目前最古老的呕吐物化石,有 1.6 亿岁,呕吐物来自已经灭绝的鱼龙目动物,呕吐物中是一种贝类软体动物(图片来源:Guinness World Record)

比如,瑞典的一个团队就曾通过分析恐龙粪化石,发现了恐龙能打败其他生物,最终称霸地球的其中一个原因。

那项研究中,科学家共收集到超过 500 个约 2.3 亿年前的恐龙粪化石,一举打破最大恐龙屎研究纪录。在对粪便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后,他们认为恐龙之所以能称霸地球,一大原因是因为它们几乎什么都吃,不管是昆虫、鱼,还是植物……来者不拒!

根据该研究,在 1.8 亿年前,盘古大陆逐渐解体,海洋开始形成,火山激烈地喷发,气候剧烈变化。和其他饮食习性相对稳定的动物比,恐龙饮食上的灵活性让它们可以迅速适应环境变化,从而一路跑赢其他物种。

我们再来说说胃容物化石。

与粪化石类似,胃容物化石也可以向科学家揭示史前生物的食性。而且更加细节的是,人们甚至可以通过它得知特定个体死亡前的最后一餐吃了什么,仿佛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近距离接触。

2023 年,中国科学院的一个团队,分析了 1.2 亿年前热河鸟的胃容物化石。他们在热河鸟的胃中发现了被子植物的微体化石,从而证实了古老鸟类叶食性的早期起源。

热河鸟的化石(图片来源:Wiki)

不论是呕吐物化石、粪化石,还是胃容物化石,消化化石为人类打开了一扇史前世界的小窗。它们就像是零散的日记片段,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生存细节。

而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如果非要从中感悟些什么的话,那大概就是:是金子总会发光,不是金子的话时间长了也可能会发光吧!

策划制作

来源丨把科学带回家(ID:steamforkids)

作者丨刘六七

责编丨钟艳平

审校丨徐来 林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56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7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7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这种“小短腿”只有7公斤重,却能捕猎300公斤的南美貘?

    佛教有一句话叫“狮子搏兔,犹用全力”,但它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兔子这么小的猎物根本不能满足狮子的能量需求,狮子几乎不吃兔子。 陆生食肉目生态有一条基本原理:大动物吃大猎物,小动物吃小猎物。这很好理解,小型的捕食者可以靠小猎物生存,而大捕食者光吃小猎物就会入不敷出。 这个“大”和“小”的分界线,是体重20多公斤。1999年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研究,比较了15…

    2025年2月14日
    19200
  • 别太入戏!女子追剧哭惨引发“中毒”,“五步急救法”能保命→

    近日,一则四川网友“橘子”小姐姐因为看剧哭得太“惨烈”,哭到全身发麻送医的新闻冲上热搜。这位观众因热播剧《苦尽柑来遇见你》中的虐心情节情绪失控,引发呼吸性碱中毒。 图片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一、过度呼吸为什么会中毒? 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作一个庞大的交响乐团,酸碱平衡就是乐团演奏的和谐乐章。正常情况下,身体的各个系统就像乐团中的不同乐器组,相…

    2025年4月15日
    4600
  • 咔!夹住猫的后颈,不可一世的喵主子咋就被“点穴”了?

    图虫创意 相信屏幕前的铲屎官们都知道,猫主子都有一个特殊的命门——后颈。不管它们多么调皮,只要轻轻钳住后颈的皮肤,就像被点了穴一样,任你摆揉捏。有趣的是,这种"开关"不仅存在于猫身上,其他动物包括人类也有类似机制。这究竟蕴含着什么奥秘?为什么猫咪要进化出这种机制?在什么情况下人类也会进入被“点穴”的状态? 猫被钳住后颈就变乖巧的现象叫做“…

    2025年4月26日
    3300
  • 头戴安全帽、脚踩电瓶车,被罚?交警告诉你原因→

    我们都知道,骑电瓶车出行要戴头盔,不过,为了方便,有的人把安全帽或运动头盔拿来用,结果被交警发现作出处罚。好奇怪,安全帽等不也是保护头部的吗?而且坚固摔不破,为啥不能替代电瓶车头盔呢? 图片由即梦AI生成 以安全帽为例,交警提醒,安全帽并不等于电瓶车头盔(以下简称为头盔)。安全帽是对工业生产中工人的头部受外力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子,头盔是保护驾驶员和乘坐人员头…

    2025年3月26日
    8700
  • 黑猩猩的凝视:费尽心思,就为了不让我好好吃饭?!

    饲养员一门心思给黑猩猩小童一家的 觅食不断增加难度, 只为让他们不能好好吃饭! 来自黑猩猩小玉的凝视:想“刁难”我们? 实际上,饲养员这么做,完全是为了这群毛孩子能吃得营养、玩得精彩~他们与“猩”俱进,想出五花八门的法子,提升黑猩猩们的取食难度,拉长用餐时间。让黑猩猩在吃饭这件日常小事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看似 “折腾”,实则暗藏玄机。欢迎走进黑猩猩“食…

    2025年3月19日
    9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