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脂肪肝,甚至一部分的癌症也和体重异常有一定的关联。”

“有些人腰围太大,体重超重,甚至患上了慢性病……这就需要专业医生和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

3 月 9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 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 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 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 31.8%。

什么样的胖才是真的超重肥胖?

超重和肥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了遗传、饮食、身体活动水平、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等。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

·BMI=体重(kg)/身高(m)²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在18.5 至 24之间。

·BMI 在24 至 28之间被定义为超重

·达到或超过 28 就是肥胖。其中,又根据 BMI 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以及极重度肥胖。

健康减肥该怎么吃?

此前,国家卫健委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 年版),手把手教你科学减肥!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食谱细化到了全国不同地区的食谱示例,并备注了食谱的“总能量”。

例如,东北地区的春季食谱有“铁锅炖鱼”“菜包饭”,西北地区的食谱里有“臊子面”“油泼面”。

📢这些食物优先选

· 鼓励主食以全谷物为主,适当增加粗粮并减少精白米面摄入;

· 保障足量的新鲜蔬果摄入,但要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蔬菜的摄入;

· 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材,如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

· 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奶类。

📢这些食物要少吃

· 减重期间应少吃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点、糖果、肥肉等高能量食物(高能量食物通常是指提供 400kcal/100g 以上能量的食物)。

· 减重期间饮食要清淡,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5g,烹调油不超过 20~25g,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 25g 以下。

· 减重期间应严格限制饮酒。每克酒精可产生约 7kcal 能量,远高于同质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产生的能量值。

📢每天具体吃多少?

·控制总能量摄入和保持合理膳食是体重管理的关键。控制总能量摄入,可基于不同人群每天的能量需要量(如下表),推荐每日能量摄入平均降低 30%~50%或降低 500~1000kcal,或推荐每日能量摄入男性 1200~1500kcal、女性 1000~1200kcal 的限能量平衡膳食。

· 可根据不同个体基础代谢率和身体活动相应的实际能量需要量,分别给予超重和肥胖个体 85%和 80%的摄入标准,以达到能量负平衡,同时能满足能量摄入高于人体基础代谢率的基本需求,帮助减重、减少体脂。

· 可根据身高(cm)减去 105 计算出理想体重(kg),再乘以能量系数 15~35kcal/kg(一般卧床者 15kcal/kg、轻身体活动者 20~25kcal/kg、中身体活动者 30kcal/kg、重身体活动者 35kcal/kg),计算成人个体化的一日能量。

科学减肥,这 4 件事要记牢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 年版)》建议,三大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分别为:脂肪 20%~30% 、蛋白质 15%~20% 、碳水化合物 50%~60% ,推荐早中晚三餐供能比为 3:4:3。

1

定时定量规律进餐

要做到重视早餐,不漏餐,晚餐勿过晚进食,建议在 17:00~19:00 进食晚餐,晚餐后不宜再进食任何食物,但可以饮水。

2

少吃零食,少喝饮料

不论在家还是在外就餐,都应力求做到饮食有节制、科学搭配,不暴饮暴食,控制随意进食零食、喝饮料,避免夜宵。

3

进餐宜细嚼慢咽

摄入同样的食物,细嚼慢咽有利于减少总食量,减缓进餐速度,可以增加饱腹感,降低饥饿感。

4

适当改变进餐顺序

按照“蔬菜一肉类一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助于减少高能量食物的进食量。

除了吃,减肥还有这些小窍门

1

睡觉

经常熬夜、睡眠不足、作息无规律,可引起内分泌紊乱,脂肪代谢异常,导致“过劳肥”,肥胖患者应按昼夜生物节律,保证每日 7 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2

运动

身体活动不足或缺乏以及久坐的静态生活方式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肥胖患者减重的运动原则是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为辅,每周进行 150~300 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 5~7 天,至少隔天运动 1 次,抗阻运动每周 2~3 天,隔天 1 次,每次 10~20 分钟,每周通过运动消耗能量 2000kcal 或以上。

3

少坐

每天静坐和被动视屏时间要控制在 2 到 4 个小时以内,长期静坐或伏案工作者,每小时要起来活动 3 到 5 分钟。

📢温馨提醒📢

减肥要循序渐进,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应该是 6 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 5%~10% 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 2~4 公斤。

策划制作

来源丨央视新闻

责编丨杨雅萍

审校丨徐来 林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84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1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11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吃炸鸡也不快乐?《自然》重磅研究:高脂饮食正在“劫持”你的多巴胺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经过一段时间未品尝炸鸡、蛋糕或奶茶后,再次享用时感觉无比美味,但随着频繁地食用,它们带来的快乐却逐渐减少?很多研究显示,这种现象不仅和心理习惯有关,更与大脑中一条关键的神经回路密切相关。近期,一项发表在《自然》上的研究揭示,长期高脂肪饮食会破坏大脑中负责“美食快乐”的神经信号,导致食物奖赏价值降低,甚至可能促进肥胖的发生。 这项研究由美国…

    2025年4月4日
    6000
  • 全球每年65万人因流感死亡,而结核病杀了125万!

    本期咱们来唠唠肺结核和流感这对“呼吸道冤家”。 别看它们都爱往肺里钻,但一个像急性子的刽子手(流感),一个像潜伏的杀手(结核菌),性格天差地别!准备好瓜子板凳,咱这就开扒它们的“肺”常故事! 肺结核vs流感 直接上对比表: 肺结核的症状 流感的症状 防治策略 1. 预防共性措施 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接触呼吸道症状者时佩戴医用口罩。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

    2025年2月25日
    13200
  • “春捂”到底该“捂”哪儿?记住这三点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为了一整年的健康 在穿衣方面“捂一捂”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 “捂”并不是多穿衣服那么简单 今天华西医生就教大家 如何科学健康地“捂”出好身体 图片来源:发表情 1 护好头和颈 春天属木、主肝,同时它也主风,而风为百病之长。 大家对春天的风应该都有感觉吧,风最容易从什么地方进入身体里呢? 没错,皮肤,就是我们的毛孔。 所以,记得用…

    2025年3月16日
    14000
  • 乌鸦:别被我吓到,我真的能认得你的脸

    我是咚咚喵 爱说话的动物实在是太好玩了! 本期动物科普 我们60秒走近会说话的乌鸦! 清晨,咚咚喵看到一只乌鸦停在院子里的稻草人肩膀上,嘴里还叼着一粒玉米。 咚咚喵:“喂,你这乌鸦,吃得也太不讲究了吧?” 乌鸦转头盯着它,说:“不讲究?咱可是食物侦查专家。” 咚咚喵笑着说:“行了吧,我看你就是偷吃的高手。” 乌鸦:“这叫聪明利用资源,别总用偏见看我。” 咚咚…

    2025年4月10日
    3700
  • 想用好 DeepSeek 一定要花钱买课?警惕以新技术贩卖焦虑

    流言“DeepSeek 需要买课学习才能应用自如?” 网上有很多卖课商贩称 DeepSeek 和以前很多其他大模型一样,需要好好学习提示词技巧才能自如使用,很多对 AI 感兴趣的朋友纷纷付费购买。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并不正确。 不要购买这些课程。一方面,此类课程不少是用以前的提示词技巧拼凑而成,根本没有新意,也有很多免费渠道可以下载。另一方面 DeepSee…

    2025年2月26日
    14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