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冰脆弱”变“冰坚强”?|世界冰川日

2022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特别决议,决议中宣布2025年为国际冰川保护年,从2025年起,每年的3月21日将被定为世界冰川日。面对加速消融的冰川,科学家们忧心忡忡,纷纷展开拯救冰川的行动。其中,一项十分有趣的试验——给冰川“盖被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听起来确实有些匪夷所思,给冰川“盖被子”真的能减缓其消融吗?

01 冰川的前世今生

“我们怎么知道这是冰川时代?”

“因为四周都是冰!”

“就连说话都冷冰冰的。”

这是动画电影《冰川时代》中动物们的几句对话。电影中温顺善良的长毛象、凶猛霸气的剑齿虎、爱说爱笑的树懒、呆笨却十分搞笑的渡渡鸟,还有那只为了坚果而纠结一生的小松鼠,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冰川时代究竟是什么样,真的像这样充满了欢乐和温情吗?

电影毕竟是虚构的故事,真正的冰川时代其实十分残酷,很多生物都在这个气候急剧变化的时期逐渐走向灭绝,例如巨河狸、泰坦鸟、古巨蜥等。在地质演化历史中,地球上不仅发生过海陆的变迁,还出现过气候的大幅度变化。当气候趋向寒冷时,南极、北极和高纬度地带,以及中低纬度的高原和山地就会慢慢地被冰盖或冰川所覆盖,这样的地质时期被称为“冰期”,电影中所说的“四周都是冰”就是对冰期最简明的解释。

冰川时代的长毛象(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我们的地球曾经经历了多次冰期,其中第四纪大冰期距现在时间最近、影响最大,在这次大冰期最寒冷的时候,风雪、冰雹经常出现,冰川、冰山随处可见,平均气温比现在低3℃至7℃,陆地被广袤的冰川覆盖,大量的水被“困”在陆地上,结果导致海平面下降约130米。后来,随着气温的渐渐回升,冰川开始慢慢消融,海平面逐渐上涨,大约到6000年前海平面才接近现在的位置。

冰川融化(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虽然冰川时代正在渐渐远去,但冰川并没有完全消失。迄今为止,地球上依然分布着数以万计的冰川,并保存着冰川留下的地质遗迹和独特的地貌景观,成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02 全球冰川消融风险

冰川是地球上极为珍贵的淡水资源。我们知道,地球表面超过三分之二的地方都被水覆盖,水体总量约为145亿亿吨,但仅有不足3%的陆地淡水可供人类饮用,而这其中的绝大部分都以冰川的形式存在。所以,冰川有“固体水库”的美誉。根据冰川的形态、规模和发育条件,现代冰川可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大陆冰川山岳冰川

♦大陆冰川:表面呈凸起的盾状,中间厚边缘薄,最厚的地方可达几千米,例如南极冰盖;

南极冰山风光(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山岳冰川:则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高山地区,通常面积较小,厚度较薄,例如我国青藏高原的诸多冰川。

位于西藏那曲市双湖县的普若岗日冰原10号冰川(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同时,冰川还是塑造地形地貌的重要外力。现代冰川覆盖了世界陆地表面的10.7%。全球七大洲中,除了大洋洲之外都有冰川存在,而古冰川更是曾经遍布各地。尽管它的移动速度慢如蜗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能极大地改变地表环境,形成独特的冰川地貌,例如幽深的冰蚀谷,两坡陡峻而脊部尖薄像刀刃或锯齿一样的山脊,冰川融水形成的河流、湖泊以及冲积平原等。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也面临着消融的威胁。冰川的消融绝非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消失。它们是20亿人的水源保障,是沿海城市免遭淹没的“保险锁”,更是地球气候系统的“调节器”。冰川的白色表面能将80%的阳光反射回太空。一旦冰川消失,裸露的深色岩石和土壤会吸收更多热量,加速全球变暖,形成恶性循环。

03 遮住阳光,把冰留住

如何才能阻止冰川消融?科学家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想方设法减少太阳辐射是最直接的方法。

位于新西兰南岛的弗朗兹•约瑟夫冰川,长度只有短短的12千米,却从源头的海拔3000米降落至终点的240米,落差如此之大,使其成为新西兰最陡峭的冰川。它的平均流动速度超过每天0.5米,最快时可达到每天4米。更奇怪的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其他冰川都在缩小,而弗朗兹•约瑟夫冰川却从1984年开始缓慢增长、加厚。至于弗朗兹•约瑟夫冰川“逆袭”的原因,有专家认为,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南阿尔卑斯山脉降雪量增加,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附近火山爆发把火山灰喷入大气层中遮挡住了阳光,削弱了太阳光的照射,使冰川融化减少。

受此启发,人们想到了一种“土办法”——给冰川“盖被子”。自从2004年,每到春末夏初,瑞士的科学家都会将白色的防水油布盖在阿尔卑斯山的冰川上,初秋时再把油布摘掉。这种油布以化学纤维制成,厚度为3至4毫米。将它们盖在冰川上,可以反射阳光以保护冰雪层免受热力和紫外线影响。有统计数据显示,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将冰雪消融的速度减缓50%。

意大利的科学家也借鉴了这个“土方法”,普雷萨纳冰川是一处著名的滑雪胜地,但近年冰川急剧融化给当地旅游带来一定影响。于是,科学家提出,给冰川滑雪区铺上巨型胶质防水布,以减慢冰川融化的速度。

在我国四川省,距离成都市约260千米的地方有一条达古冰川,形成至今已有200多万年的历史。从2020年至2024年,我国科学家已经在这里连续开展5年试验,为冰川表面覆盖一层隔热反光材料,经过试验发现,“盖被子”的冰川明显比周边未“盖被子”的区域消退速度减缓。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曾经快速消融的达古冰川正在变成“冰坚强”。

04 拯救冰川的“头脑风暴”

尽管“盖被子”在局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有些科学家却认为这是一场“无法持续的试验”。一方面,给冰川“盖被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对于那些面积较大、地形复杂的冰川来说,不仅费用高,而且操作难度很大,对于格陵兰、南极等巨型冰盖来说更不现实;另一方面,给冰川“盖被子”的效果也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高海拔、强风等恶劣气候条件下,被子很容易被吹走或损坏,对冰川的保护效果会大打折扣。

除了给冰川“盖被子”外,科学家们还想出了许多其他的方法来拯救冰川。例如,有人考虑到,海洋性冰川的底部也会因温暖海水侵蚀而融化,仅仅在冰川表面“盖被子”对此无济于事,于是提出在冰川周围的水下建造“墙壁”以阻挡温暖的海水对冰川的侵蚀;有人提出冰川表面进行人工增雪,增加冰川的物质补给,来减缓冰川消融速度;还有人进行试验,将大量小玻璃珠(一种硅基物质)撒在冰川之上,帮助冰层增强对太阳光的反射,但这种方法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还没有得到时间的检验。

再多的奇思妙想,也比不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个最简单的答案。通过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间接保护冰川,这才是可持续的保护措施。

作者:马志飞 地质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会员,自然资源优秀科普图书奖获得者

审核:董汉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出品:科普中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68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

  • 靠人人跑,靠树树倒,靠墙呢?

    老话说, 靠人人会跑,靠树树会倒 是想告诉大家,依靠别人是不靠谱的 每个人的人生,都只由自己负责 健康这件事也不例外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常常听到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 但很多小伙伴觉得每天忙忙碌碌 根本没时间去健身房或者户外跑步? 本期教你一招 每天靠墙站10分钟 可别小看靠墙站立这件事儿 不仅省时省力, 还被多项健康研究称为“懒人长寿秘诀”! 无…

    2025年3月7日
    13700
  • 呼吸影响视力?科学家发现瞳孔的神秘规律→

    编译:公子欣 就像照相机的光圈一样,瞳孔控制着进入眼睛的光线量。因此,它对于我们的视觉以及如何感知周围环境至关重要。一个多世纪以来,已知有3种机制可以改变瞳孔的大小——光线量、焦距、认知因素(如情绪或脑力活动)。 现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了第4种——呼吸。这项发表在《生理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瞳孔在吸气时最小,在呼气时最大——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

    2025年2月28日
    10700
  • 令人着迷的超导材料,将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

    超导现象(图片来源: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在科幻电影《阿凡达》里,潘多拉星球上的神奇室温超导矿石“Unobtanium”令人惊叹不已。这种矿石凭借其超导特性,使得一座座巍峨的“哈利路亚” 大山能够轻盈地悬浮在空中,营造出如梦如幻的外星奇景。 电影《阿凡达(Avatar)》剧照 在科学的世界里,超导材料如同一块神奇的“魔法石”,它有着违背常理的“超能力”,电…

    2025年2月24日
    16000
  • 为了复活猛犸象,他们搞出了长毛鼠?

    上周,一种“长毛鼠”横空出世,引发全世界的关注。 受关注的原因不仅是“长毛鼠”可爱,更重要的是,研究团队认为,这种“长毛鼠”重现了长毛猛犸的毛发特征,其诞生是复活猛犸的重要一步[1]。 “长毛鼠”与正常的小鼠|Colossal Biosciences 制造出“长毛鼠”的是美国一家名为Colossal的生物技术公司。公司创始人之一是哈佛大学教授、遗传学家乔治·…

    2025年3月13日
    11700
  • 米皮糠能护心、抗癌?营养专家解读……

    流言:“米皮糠能护心、抗癌” 网上有说法称:“米皮糠中的脂肪含量很丰富,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比如油酸和亚油酸。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可以转化为具有抗癌作用的前列腺素,从而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流言分析:这种说法严重夸大。 米糠的确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但米糠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只是可以间接地为身体提供合成前列腺素所需的原料,转化成前列腺素的效率很低…

    2025年4月28日
    1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