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体重啥老是反弹啊?因为脂肪细胞“记得”你胖过……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有没有加入过减肥的大军。想要过减掉几公斤赘肉的人或许都被这样的经历“折磨”着:我们斗志昂扬地开始减肥,努力地管住嘴、迈开腿,一开始体重确实掉下去了一点儿,但没过多久,我们就开始怀疑体重秤是不是坏了——怎么秤上的数字又反弹回来了?!

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这种现象有个很形象的名字,叫作“溜溜球效应”。也就是说,我们的各种努力往往只能让我们的体重短暂地降低,然后就像溜溜球一样,过不多久它就很容易回到原来的水平。减肥之所以这么难,就是因为我们很难克服这种障碍。

对于科学家来说,溜溜球效应同样是个难题,因为从分子层面来说,目前并没有弄清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今天介绍的这项发表在《自然》杂志的新研究就探索了这个问题。简单来说,研究人员发现,小鼠的脂肪细胞和其他一些细胞,有一种“记得”你长胖的“记忆”。当然,这里的“记忆”必须打个引号,对细胞来说,这一切都和表观遗传学有关。

让我们先来聊聊什么是“表观遗传学”。提到遗传,我们通常都会想到DNA序列。DNA中有像密码一样的东西承载着遗传的信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了这些序列,再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然而蕴含遗传信息的远不止序列。表观遗传是另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涉及遗传物质中许多独特的化学标志物。它们虽然不会改变基因序列本身,但同样起着关键作用,比如它们可以决定细胞中哪些基因活跃,哪些不再活跃。换句话说,就是能告诉细胞应该做什么。

相比于稳定的遗传序列,表观遗传标志物更动态一些。在我们的一生中,这些标志物有的可以维持很多年,甚至是数十年,但许多因素都可以改变它们,比如环境、我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当然,“长胖”也是其中一种因素。

回到这项研究,也正是这种表观遗传变化,导致了“溜溜球效应”的出现。科学家分析了超重的小鼠和节食减肥的小鼠的脂肪细胞。他们发现,肥胖会让脂肪细胞核发生独特的表观遗传变化。就算节食减肥,这些变化仍然存在。也就是说,这些脂肪细胞通过表观遗传变化,“记住了”小鼠身体的超重状态,从而可以更轻易地回到这种状态。这样一来,等到小鼠再次大饱口福地“放纵”的时候,比如再次吃到高脂肪饮食时,体重很快就会反弹。

在小鼠身上发现了这种现象之后,下一步自然是看看人身上有没有一样的机制。一些超重人群会接受缩胃之类的手术,也就是靠手术的方法降低食量。当然有必要顺便说一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随意进行手术,这一定是在医生谨慎评估之后才能进行的医疗手段。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分析了不同机构和医院中一些接受过这类手术的超重病人的脂肪组织活检样本,发现我们和小鼠的脂肪细胞在这点上是一样的。这也是科学家第一次证明脂肪细胞具有肥胖的表观遗传记忆。

科学家已经知道,脂肪细胞的寿命应该很长,在我们身体用新细胞替换之前,它们平均可以存在10年。但他们还没有研究脂肪细胞对肥胖的这种“记忆”究竟有多久。

此外他们还推测,脂肪细胞很可能不是唯一具有这种记忆的细胞,其他身体细胞同样可能在溜溜球效应中发挥着作用,比如脑细胞、血管细胞等等也有可能都记得住你曾经胖过。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办法用药物来改变细胞核里的相关物质,消除这种表观遗传“记忆”。但这也许可以成为未来努力的目标。只不过现在,我们暂时还不得不忍受这种溜溜球效应。

那么,对抗溜溜球效应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当然是从一开始就避免超重。科学家尤其希望提醒家长注意儿童和青少年的体重问题,防范于未然,或许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当然,这也提醒了每个想要减重的人,多些耐心和毅力,坚持才能胜利!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165-7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名称:吕同舟

审核:梁前进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72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午3:59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从古至今,我们是怎么和风“打交道”的?

    近日,北京、内蒙古中部、华北北部和东部多地出现大风天气。 风,仿若隐匿于世间的精灵,无形却处处留痕。从古老的甲骨文字,到汉代精妙的气象仪器,再到现代先进的风力发电设施,古往今来,人们始终以独特的方式与风“打交道”,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古法观风:羽毛辨来风 乌首定风向 殷人刻甲骨以录四方风名,周人以“伣”(qiàn)测风向,此乃华夏测风之始。殷商时…

    2025年3月25日
    7300
  • 惊了!数字时代“打怪”秘籍,网络安全竟藏这么多“小怪兽”

    在这个数字时代,网络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我们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我们在网上购物、社交、学习、工作,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网络世界也并非一片净土,各种网络安全威胁就像隐藏在暗处的“小怪兽”,时刻威胁着我们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网络安全的世界,学习如何“打怪升级”,守护我们的数字生活。 网络安全是什么? 网络安全,简单来说,…

    2025年4月3日
    6600
  • 生产1辆新能源重卡需要多久?“不到5分钟!”

    编者按:千万IP创科普,共筑科技强国梦。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普部与人民网联合策划推出“见证科技之路”主题报道,聚焦国家科技战略政策、重要科技奖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采访调研,推出一批生动鲜活的科普精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100多年前,…

    2024年12月30日
    19400
  • “拉索”如何揭示银河系的超能一面?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光明网推出“锚定2035·院士谈科学报国”系列文章,邀请各领域院士就我国当下热点科技问题给予权威解答,服务引导更多科技工作者提升科研科普能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科普力量。#千万IP创科普 宇宙,这个浩瀚无垠的空间,自古以来就激发…

    2025年3月27日
    7800
  • “春捂”到底该“捂”哪儿?记住这三点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为了一整年的健康 在穿衣方面“捂一捂”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 “捂”并不是多穿衣服那么简单 今天华西医生就教大家 如何科学健康地“捂”出好身体 图片来源:发表情 1 护好头和颈 春天属木、主肝,同时它也主风,而风为百病之长。 大家对春天的风应该都有感觉吧,风最容易从什么地方进入身体里呢? 没错,皮肤,就是我们的毛孔。 所以,记得用…

    2025年3月16日
    12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