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光机 | 历史上“十痨九死”的结核病,现在怎么样了?

1995年3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这一天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旨在纪念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于1882年对结核病病原菌的重大发现,借此契机增强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

历史上,肺结核在西方曾背负“死亡之首”的恶名。这一局面直至1882年结核分枝杆菌的发现才初现转机,随后1944年链霉素的分离更是为治疗带来了突破性进展。随着抗生素、卡介苗及化疗药物的相继研发与应用,肺结核的致死率大幅下降,其“死亡标签”得以摘除。

结核病和人类历史

数千年前的一个寒冬之夜,非洲的某洞穴内,人们围聚在火堆旁取暖,伴随着阵阵咳嗽声。此时,一种潜藏于土壤中的微生物悄然侵入了人们发炎的呼吸道——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生物学家认为,这可能是肺结核这种人类最古老的疾病的起源。

考古学家们通过对古人遗骸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肺结核的悠久历史。在德国海德堡石器时代遗址中,人们发现距今约7000年的古人第四、第五胸椎存在典型的结核性病变,这表明结核性疾病在当时已经存在。

同样,在古埃及墓葬中发掘的木乃伊脊椎上,也发现了结核性病变。努比亚地区的木乃伊中有五例脊椎结核,而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第五王朝木乃伊则存在骨关节结核。此外,我国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经检测其左肺存在结核钙化灶,这一发现将肺结核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2100年。

最新的科学假说认为,肺结核最初可能仅是一种人类疾病,随后才逐渐传染给其他动物。这一观点得到了考古证据的支持,因为在4000年前的非洲大象遗骸中,科学家们发现了肺结核致病菌。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最后一次冰川时期快结束时,巨大的乳齿象也因肺结核的流行而灭绝。

“十痨九死”

长期以来,人类对结核病的认知匮乏并未能遏制其迅猛的传播态势。在西方,结核病一度被冠以“人类头号杀手”之名,成为历史上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十七世纪,结核病在英国农村地区尚属罕见,有限的人际交往限制了病毒的扩散。然而,随着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城市化进程加速了人口的频繁迁徙,众多劳动力从乡村涌入城市。工业化厂房阴暗潮湿,贫民窟环境恶劣,加之繁重的体力劳动与普遍的营养不良,为结核病菌的滋生与传播提供了温床。

英国随即陷入结核病的全面爆发之中,1799年,每3.8个死亡者中有一个死于结核病。这场灾难迅速蔓延至整个欧洲,致使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命丧肺结核之手。进入十九世纪,结核病又肆虐至美国,每十万人口中即有四百人死于肺结核。

二十世纪上半叶,肺结核在中国大肆蔓延。直至1949年,全国肺结核患者数量仍高达两千七百万,年死亡人数超过一百三十八万,死亡率高达万分之三百零七。尤为严峻的是,十八岁以上感染肺结核的人数占比竟达九成。

在链霉素被发现之前,中国结核病治疗处于空白状态,缺乏有效的止血、止痛及抗菌药物,患者只能眼睁睁看着病情恶化。即便链霉素后来应用于临床,高昂的费用也让普通患者望而却步。“十痨九死”之说,在当时绝非虚言。

结核病的有效治疗

1882年,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通过对肺结核逝者肺部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一种难以直接通过显微镜观测的透明细菌。借助亚甲蓝染色技术,科赫成功发现了结核菌的细棒形态,并于当年3月24日在柏林生理学会上宣布结核分枝杆菌的发现,标志着人类首次明确了肺结核的病因。科赫因此被誉为“杆菌之父”。

与此同时,疫苗研发也迎来了曙光。1921年,卡介苗问世,至今仍作为预防结核病的首选疫苗被广泛使用。卡介苗之名,源自其两位法国发明者卡尔莫特与介兰姓名的首字母组合,其原理借鉴了天花牛痘疫苗,通过长期培养牛型结核菌株并降低其毒性,使人体接种后既能产生免疫又不致病。

1944年,美国科学家成功分离出链霉素,这是首个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效的抗生素。链霉素的临床应用,标志着结核病治疗迈入新阶段,终结了其作为绝症的命运。

1951年,拜耳、施贵宝及罗氏等制药企业几乎同步研发出异烟肼,一种药效更强、毒性更低且价格亲民的结核病治疗药物。异烟肼与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共同构成了标准化疗方案(长程疗法),随后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药物的加入,进一步推动了肺结核发病率与死亡率的下降。

审视人类与结核病的斗争历史,我们或许能更深刻地认识传染病医学的复杂性——病毒虽带来死亡与痛苦,但同时也促使我们在抗争中寻求生命之光与未来之路。

参考来源:封面新闻、《瘟疫的历史》、《改变人类社会的二十种瘟疫》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856.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果味电子烟居然在中学生中悄然流行!严重可致“爆米花肺”

    近期,一种水果口味的电子烟,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轻易地被未成年人购买,不少孩子因此染上烟瘾。 北京的赵女士是一个高二女生的妈妈,前不久,赵女士在整理女儿的书包时,翻出了电子烟。让赵女士想不通的是,自己的女儿一直讨厌烟草味,怎么会吸上电子烟呢?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些都是水果味的电子烟,味道清香、凉爽,并没有烟草味道。她的女儿是因为好奇,才开始的尝试。 赵女士的女…

    2025年3月27日
    6800
  • 跑步伤不起?试试这个“止损”方法

    跑步是一项对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要求较高的有氧运动,虽然看似简单、安全,但由于下肢的重复性使用,容易引起慢性运动损伤。研究表明,50%~80%的跑者在一年内会遭遇某种类型的运动损伤,初学者或训练负荷增加过快的跑者更容易受伤。 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享受运动的乐趣,又能尽量降低受伤风险? 答案是肯定的: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是一种不同于传统体能训练的独特训练方式,可…

    2025年4月24日
    1700
  • 一个自测“衰老”程度的方式,在家就能做,快试试!

    想必大家平日里最爱听的赞美之词就是:“你看着可比你的年龄年轻多了”。那么,真的有人比实际年龄年轻吗?有研究证实,爬楼爬得快的老年人身体年龄真的会比实际年龄小。 而我们平时说的实际年龄应该称为“日历年龄”(Chronological Aging),所谓“看着年轻多了”指的其实是“生物年龄”(Biological Aging)。很多人搞不明白这两有什么分别,今天…

    2025年4月21日
    2000
  • “中国最性感的包子”是怎么锁住汤汁的?传统美食背后讲究真不少

    很多传统美食都有独家风味和口感。你有没有好奇过:广西生榨米粉的清香和充满韧劲的口感、广东双皮奶的细腻香滑从何而来?靖江的蟹黄汤包,薄薄一张面皮如何锁住浓郁汤汁和蟹香? 很久以来,这些传统地方美食的奥秘往往被归于厨师的天分或秘而不宣的师徒传承,问就是“师傅教的”。 其实,在这些独特的美味与口感背后,隐藏着许多科学奥秘。现在,《写给吃货的分子美食学》可以带你揭开…

    2024年12月22日
    18700
  • 肾病不止伤肾,还会引发这些严重并发症!

    当人们谈及肾病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肾脏本身的病变,如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下降等。然而,肾病的危害远不止局限于肾脏,它如同一个隐藏在身体内部的定时炸弹,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对身体的多个系统造成巨大的冲击,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一、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1.高血压:高血压是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肾脏在调节血压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当肾脏功能受损时,体…

    2025年2月14日
    13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