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黄金”重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千亿市场爆发在即

2025 年 7 月 22 日,河南工业大学教授、河南省国际合作实验室主任吴海宏在 2025 科普中国说·河南场带来演讲《让汽车“轻装上阵”——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魅力》。

以下是吴海宏的演讲节选:

你有没有见过碳纤维自行车?骑自行车爬坡时,如果是普通自行车,往往会气喘吁吁,但如果是碳纤维自行车,骑起来就会非常轻松,轻盈如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这种差异的奥秘,就藏在一种被称为“黑色黄金”的材料里——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不仅是高端自行车的“骨骼”,更是新能源汽车“瘦身”的关键,能让新能源汽车“减重不减质”。这是怎么做到的?它又是怎么推动了一场关乎环保与效率的科技革命?接下来让我们一探究竟!

“黑色黄金”——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是由 90%以上纯碳构成的纤维状材料,碳纤维的直径在 5μm ~10μm 左右,差不多是一根头发丝切成十分之一那么细。这些比头发丝还纤细的“黑线”,是现代工业的“黑色黄金”,蕴含着惊人的力量。当它们与树脂、金属或陶瓷等材料结合时,就诞生了性能更强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既能减重,又能增强,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体育器材甚至医疗设备的“梦幻材料”。

为什么这样说?一小块碳纤维复合材料,重量仅相当于同体积钢铁的五分之一,却能承受五倍于普通钢材的拉力。这意味着,如果用它建造一座跨江大桥,不仅能承载更重的车流,桥梁自身的重量却只有传统钢桥的一个零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轻量化优势尤为突出——新能源汽车车身减重 10%,续航里程可提升 6%~8%。

“黑色黄金”重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千亿市场爆发在即

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过程。图片来源于吴海宏PPT

碳纤维的“超能力”

怎么实现的?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核心秘密在于其结构。碳原子通过高温碳化形成石墨晶体,排列成六边形网状结构,如同“微观蜘蛛网”。这种结构赋予材料极高的强度和轻量化特性。例如,一根直径 5mm 的碳纤维绳可吊起两辆 SUV,而重量仅相当于一瓶矿泉水。

碳纤维主要由碳元素组成,碳-碳键具有很高的键能,使得碳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碳原子之间的共价键结合紧密,赋予了碳纤维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在微观层面,碳纤维具有高度取向的微晶结构。这些微晶沿着纤维轴向排列,使得碳纤维在轴向方向上具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就像很多根非常结实的“细丝”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共同承受外力,从而使碳纤维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而不断裂。

“黑色黄金”重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千亿市场爆发在即

图片来源于吴海宏PPT

河南工业大学碳纤维复合材料国际合作实验室科研团队利用高精度智能控制技术,将传统碳纤维进一步深加工成薄如蝉翼的的超薄碳纤维,使碳纤维在树脂中的分布更加均匀,与树脂等基体材料的结合更加紧密,纤维能够更好地承载载荷,从而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刚度等力学性能。

同时,碳纤维薄纱具有更好的柔韧性和铺覆性,能够更容易地适应复杂的模具形状和成型工艺要求,无论是用于制造曲面结构还是具有特殊形状的零部件,都能够更好地贴合模具,减少成型缺陷,提高制品的质量和精度。

碳纤维薄纱在电磁性能方面也有一定优势。由于纤维分布均匀,在电磁波传播过程中,能够形成较为均匀的电磁散射结构,对电磁波具有较好的吸收和屏蔽作用。因此,在电子设备、电磁屏蔽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碳纤维复合材料

如何改变新能源汽车行业?

碳纤维复合材料正在引领汽车工业的轻量化革命。这种材料的突破性应用体现在三大维度:

首先是车身结构革新,碳纤维的可设计性让整体式结构取代传统拼接方式,如宝马 i3 的 Life-Drive 模块采用 49.4%碳纤维复合材料,白车身仅重 223kg,实现 50%的减重效果;

其次是制造工艺突破,新型固化技术将生产周期缩短至 2min,支持年产 10 万件级的大规模量产;

最后是集成化设计创新,通过将多个功能部件整合为单一碳纤维模块,既减轻重量又简化装配流程。这些技术进步共同推动碳纤维从高端应用走向主流市场,正在重塑汽车制造的底层逻辑。

未来,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将在成本、应用、设计制造、回收利用以及与智能技术融合等方面不断发展,推动汽车行业向更轻、更强、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变革。

随着技术进步,碳纤维的生产成本将逐渐降低,使其价格更具竞争力,从而从高端汽车领域走向更广泛的市场,让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到其带来的优势。目前,碳纤维在汽车上主要应用于关键零部件和高端车型的部分结构件,但未来,随着成本降低和技术成熟,其应用范围将大幅扩大,不仅会拓展到车身更多部位,实现整体车身结构的碳纤维化,还可能在汽车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中发挥更大作用,例如碳纤维传动轴,进一步提升汽车性能和轻量化程度。

在设计与制造方面,未来碳纤维的应用将更加注重一体化创新。一方面,通过材料-结构-性能一体化设计,充分发挥碳纤维可设计性强的特点,实现汽车结构优化和性能最大化。例如,采用混杂纤维结构,将碳纤维与其他纤维混合使用,在保证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并创造独特的材料性能组合。另一方面,先进的成型技术如高效的液体模塑成型、热压成型以及连续纤维 3D 打印技术将不断发展,使碳纤维部件的制造更加高效、精确,能够实现更复杂的结构设计,为汽车的外观和功能创新提供更多可能。

“黑色黄金”重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千亿市场爆发在即

图片来源于吴海宏PPT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和相关政策推动,碳纤维的回收利用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关注的重点。高效、经济且环保的回收技术,如化学解聚等新技术将不断涌现,建立起完善的回收体系,实现碳纤维的循环利用。这不仅可以解决废旧碳纤维复合材料带来的环境问题,还能将回收的碳纤维重新应用于汽车制造或其他领域,降低对原始材料的依赖,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碳纤维还将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赋予汽车更多功能。例如,开发具有智能感知功能的碳纤维材料,能够实时监测汽车结构的健康状况,通过内置传感器感知应力、温度等信息,提前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并预警。碳纤维还可能与新能源技术结合,开发具有良好导电性和导热性的复合材料,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包结构,提高电池安全性和散热性能,同时减轻车身重量,提升续航里程。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read/5593.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2日 下午1:02
下一篇 2025年8月2日 下午1:03

相关推荐

  • 被洪水浸泡过的饮料,开封与否都不要喝!

    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强发,整体呈现趋多趋广态势。最近,我国多地发生内涝和洪涝灾害,街头巷尾许多超市、餐馆被暴雨积水浸入,店内储存的饮料、瓶装水等被洪水浸泡,互联网上关于#被不卫生的水泡过的饮料不要喝#等话题讨论热度很高,我们不禁要问:这些被洪水或积水浸泡的饮料,是否能安心饮用?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饮料包装与密封原理 现在市面上销…

    2025年8月2日
    900
  • 这件让人疯狂又上瘾的事,让无数人重拾生活的热情!

    如果要问人生必做的事情有哪些,相信很多人列出的清单里一定有这项:“去看一次演唱会”。但看一场演唱会不仅要花费不少的金钱和时间成本,可能还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抢不到票”。 粉丝自制“抢不到票”的物料。图源:编辑自己拍的 有些人对此表示不太理解:听歌在家听不也一样吗?为什么要浪费那么多钱和功夫去看一场演唱会?看完这篇文章,或许你就能明白,为什么现在越…

    2025年7月27日
    4100
  • 老人在家最好别穿拖鞋!原因如下→

    在我国,跌倒是 65 岁以上老年人因伤害致死的首要原因,每年超过 4000 万老人至少跌倒一次[1],而许多悲剧背后,一个常被忽视的关键因素,正是脚上那双鞋,尤其是拖鞋! 不防滑、不跟脚、易绊倒,年轻人因为拖鞋摔跤受伤的例子在社交媒体上比比皆是。“身手灵活”的年轻人都深受其害,老年人更是要重视鞋的问题。 图源:小红书 这些“危险鞋” 赶紧从老人的鞋柜里清理掉…

    2025年7月25日
    4900
  • 我国科学家绘制AI“思维图”!大模型首次实现世界认知

    当你看到一只小狗时,你不仅知道它有四条腿、会摇尾巴,还能感受到它的可爱,并自发联想到“忠诚”等抽象概念。这种对事物的深层理解,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智慧。 然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最新研究表明: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能够自发形成与人类高度相似的物体概念体系。这意味着,AI 系统正在突破单纯模式模仿的界限,展现出类人的概念理解…

    2025年7月12日
    8900
  • 出门旅游,为何总住不到安静酒店?

    又值一年暑期来临,不少人已经开始做旅行计划了,但选酒店似乎成了一件难事。毕竟位置好、价格合适的酒店本身就不好找,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也不能忽视,那就是——隔音效果。 图源:某社交平台 出来玩,隔音不好真很影响旅途体验。因此,酒店隔音差几乎是所有旅客的共同困扰。但哪怕是高端酒店,好像也难逃“一墙之隔,声如直播”的尴尬。真的很想问,为什么酒店的隔音能差成这样呢? …

    2025年7月6日
    9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