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CEO误饮隔夜水险丧命,紧急自救方法曝光

最近一两年,最火的就要数 AI 了。

从 ChatGPT,到火爆全球的 DeepSeek,现在越来越多人都逐渐养成了用 AI 的习惯,无聊的时候用 AI 聊聊天,工作的时候用 AI 偷下懒、需要配图的时候让 AI 画一个……甚至还有人生病了也会向 AI 求医问诊。

近日,某大厂 CEO 描述了一次 AI 问诊的经历,里面还提到了因为喝隔夜的 VC 水导致反射性低血压。

大厂CEO误饮隔夜水险丧命,紧急自救方法曝光

大厂CEO误饮隔夜水险丧命,紧急自救方法曝光

隔夜的 VC 水会导致反射性低血压?还能喝吗?生病了可以问 AI 吗?今天就来聊聊这些问题。

反射性低血压是怎么回事?

反射性低血压,又叫反射性晕厥(reflex syncope)或神经介导性低血压(neurogenic hypotension),是指由于自主神经反射活动异常,导致血压突然降低和/或心率减慢,从而引起短暂的脑供血不足、意识丧失甚至昏厥的现象[1]。反射性低血压的常见表现就是心率迅速减慢、血压快速下降等症状[2]。

反射性晕厥不是慢性疾病,而是一种急性反应,通常在某种刺激下突然发作。导致反射性晕厥的刺激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

1.情绪刺激:如果遇到恐惧、疼痛或者紧张情绪,比如抽血时晕倒。

2.体位变化:最常见的就是长时间静坐或者蹲着后突然站起来。

3.环境刺激:比如闷热或者拥挤的环境中。

4.排尿排便:排尿性晕厥在老年男性中比较常见。

5.胃肠道刺激:吃得太快、太饱,或腹泻、呕吐时,胃肠道刺激诱发反射性晕厥。

6) 食源性疾病:某些细菌性毒素可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或引发剧烈腹泻、呕吐,导致人体大量水分丢失,电解质紊乱,从而诱发反射性低血压。

有医院对 52 例反射性晕厥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发现,共有血管减压性晕厥 29 例,排尿性晕厥 13 例,颈动脉窦性晕厥 5 例,咳嗽性晕厥 3 例,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 2 例(其中 1 例为孕妇,1 例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 例排尿性晕厥中,有 6 例是在睡醒起床排尿前后发生,4 例在饮酒后排尿发生,3 例在打麻将时排尿时发生。发作前有不同的诱因,如头晕、眩晕、面色苍白、出汗、恶心、视物不清等[3]。

大厂CEO误饮隔夜水险丧命,紧急自救方法曝光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总的来说,当人的身体受到某些特定刺激时,我们的身体可能做出过度反应时,血压和心率会突然下降,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就会引起反射性低血压。

隔夜 VC 水会导致低血压吗?

答案是:不会。VC 泡腾片不会引起低血压,隔夜 VC 泡腾片水也不会造成低血压。

维生素 C( VC ),又叫抗坏血酸,它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它在人体内起着多种重要作用,比如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帮助铁的吸收等。当我们把 VC 泡腾片泡在水里时,VC 就溶解到了水中。正常情况下,VC 水溶液是比较稳定的,因为 VC 本身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还能抑制细菌的生长,所以即使隔夜喝也通常没有问题。

大厂CEO误饮隔夜水险丧命,紧急自救方法曝光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博主说“又来了点蒙脱石散和补液盐”,说明他当时可能有腹泻或者呕吐现象,很有可能是喝了变质饮料或吃了变质食物引起食源性疾病,低血压是腹泻等情况造成的。毕竟最近气温高,很多人会因为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导致急性肠胃炎,发生严重的腹泻。

生病了问 AI?

最近几年,随着 AI 技术在医疗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正逐步从辅助工具向核心诊疗环节渗透[4],不少人甚至用 AI 来求医问诊。但还是要提醒大家,目前 AI 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很大的距离。

最近一项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医生诊断性能比较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智能的诊断水平还没有达到专家级的可靠性[5]。此前也有医生认为,无专业背景患者用 AI 看病像盲人摸象,不建议看病全靠 AI。

大厂CEO误饮隔夜水险丧命,紧急自救方法曝光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因此,建议大家还是不要盲目迷信 AI 的作用,生病了还是及时去医院看医生,千万不要迷信 AI 给你的“方子”。

参考文献

[1] 刘文玲.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9,39(11):949-955.DOI:10.19538/j.nk2019110107.

[2] 朱秀勤,王禹,宁清秀.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致反射性低血压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03):32-33.

[3] 冯周云,冯周臣.反射性晕厥52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5,(11):26.

[4] Rajpurkar, P., Chen, E., Banerjee, O. et al. AI in health and medicine. Nat Med 28, 31–38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1-01614-0

[5] Takita, H., Kabata, D., Walston, S.L.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diagnostic performance comparison between generative AI and physicians. npj Digit. Med. 8, 175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746-025-01543-z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read/593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14日 下午3:59
下一篇 2025年8月17日 下午3:03

相关推荐

  • 每天这个时间睡,心血管风险显著降低

    有人说:早睡早起对身体好。也有人说:只要你自己没有觉得哪里不舒服,晚睡晚起和早睡早起一样好。究竟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是否存在一个最佳的入睡时间? 这几年,有多项研究结果都表明,晚上 10~11 点入睡对心血管最好。这一结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22~23 点入睡 对心血管系统最好 2021 年 11 月,英国牛津大学和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欧洲心脏病学会…

    2025年9月22日
    10300
  • 假期旅行出门前,你锁门了吗?

    “十一”假期到了,许多人都选择了外出旅游,不知道你在出门的时候脑子里有没有冒出这样的想法:“坏了,我关没关门???” 于是你转头回家,上楼检查了房门,发现门被锁得结结实实的,这才放心离开家,并立志下次出门之前一定要专心检查好房门再离开。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不仅如此,还有人会出现碗没刷干净再刷一遍、好像灯没关回去关灯等情况。你把这些行为归…

    2025年10月2日
    12200
  • 一觉醒来心率40,是猝死前兆还是身体在报警?

    有些人天生心跳就比较慢,静息时每分钟可能不到 50 次;也有人血压常年维持在 90/60mmHg 以下,却并不会感到不适;还有人测体温,总是只有 35℃ 多一点。 这类现象常常引来疑问——是不是身体“亚健康”了?会不会意味着潜在疾病?在一些情况下,还可能因为和所谓的“正常值”不一样,而被误判为异常。 事实上,科学研究表明,心率、血压和体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统…

    2025年8月27日
    17900
  • DeepSeek登顶Nature封面,通过最严同行评审

    刚刚,人工智能的科研领域又传来一则提振人心又实至名归的消息:讲述Deepseek R1 整个复杂训练流程的论文登上了最新一期《自然》(Nature)的封面,通讯作者正是 Deepseek 的领军人物梁文锋。 关注 Deepseek 的朋友可能知道,早在今年 1 月份, DeepSeek 在 arxiv 上就已经公布了 R1 模型的论文预印版《DeepSeek…

    2025年9月20日
    13000
  • 手上青筋暴起?这些部位出现青筋要警惕

    你有没有注意到过这样一个现象,有的人手看起来光滑细腻,而有些人手背上的“青筋”则异常突出。 关于青筋,网上经常有流言称:手臂冒青筋代表内脏有毛病、体内淤滞……读完让人不由担心起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已经出了问题,但皮肤冒出青筋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常且健康的。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青筋凸起十分明显?哪些青筋的异常凸起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呢?今天…

    2025年7月27日
    23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