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这些‘没用’的小物件,正成年轻人的‘续命神器’”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时刻?在被 KPI、DDL(截止日期)和无休止的会议轮番轰炸后,身心俱疲地瘫在椅子上,无意识地打开购物软件。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最终停留在一个造型奇特的笔筒、一盆不需要阳光的假绿植,或是一只丑得可爱的解压捏捏乐上。

你清楚地知道,这些东西“没什么用”,但在下单付款的瞬间,一股奇异的满足感和治愈感却油然而生,仿佛为紧绷的精神世界找到了一个微小的泄压阀

“别小看这些‘没用’的小物件,正成年轻人的‘续命神器’”

图源:自己拍的

那么,为什么购买一些看似“没用”的小东西,会带来如此强大的治愈作用呢?今天就来聊聊。

微小选择也有巨大能量

帮你找回失控世界里的掌控感

首先要强调,这真的不是消费主义沉溺!

用小小的支出,支撑起我们对生活的热爱——这是在能承受范围内、看似“乱花钱”实则精打细算的前提下,精心策划的“心理自救”。它赋予了我们对未来的期待,同时提醒我们:真正的快乐,往往藏在那些不起眼的细节之中。

尤其是,现代职场对于许多打工人而言,是一个充满“身不由己”的场域。从工作任务的分配、执行时间的规定,到冗余僵化的流程和复杂难搞的关系,打工人常常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缺乏掌控的状态。这种“失控感”不仅让人感到压抑,还可能引发焦虑、无助感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为了对抗这种感知控制的缺失,人们会自发地在其他领域中寻找能够恢复掌控感的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感知到外在环境失控时,往往会通过某些简单的、结构化的行为,比如购物、整理等来重建内心的控制感。

比如,有研究发现:孤独感会威胁个体的控制感,让人觉得生活失控,因此孤独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功能性或实用性的产品,以此弥补内心的不安[1]。同样,当我们无法决定项目的走向,也无法选择合作的同事时,至少可以选择购买一个印着“禁止蕉绿”的手机壳。

购买那些看似“没用的小东西”,其核心魅力就在于整个决策过程的低投入、低风险,却能带来高自主性。例如,买一支别致的钢笔,既不需要向上级汇报,也无需担心决策失误带来的严重后果,更不用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中权衡。从浏览、挑选到下单,整个过程完全由“我”主导。

“买或不买”这一简单的选择,实际上为打工人提供了一种久违的、纯粹的掌控感。这件小物品本身是否有用,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购买行为本身就是一次对自我意志的确认一次对失控生活的微小反抗

“别小看这些‘没用’的小物件,正成年轻人的‘续命神器’”

图源:自己拍的

枯燥生活里的仪式感

抚慰心灵的精心时刻

有时候,我们买的不是“东西”,而是“仪式”。

只要我们想,每天都能买一束鲜花、吃一根冰棒、喝一杯咖啡、来一壶热茶,那些被赋予意义的“春天的第一束鲜花”“夏天的第一根冰棒”“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冬天的第一壶热茶”,似乎显得多余又无用,无聊且矫情。

但正是这些“第一”,在日复一日的平淡中,为生活点亮了一丝浪漫。它们通过小小的仪式,创造了属于我们的精心时刻,让鲜花更娇艳、冰棒更清凉、咖啡更醇香、热茶更暖心。仪式无处不在,它赋予生活以秩序和意义,让平凡的日子多了一层温度,让枯燥的生活更有层次感。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我们的思考和理解离不开身体的感受和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而仪式通过特定的身体动作和社会情境,让我们身体参与其中,同时影响着我们的想法和感受[2]。比如,捧起一杯热茶或燃起一支香薰,这些简单的动作会让我们的大脑更专注、更有序,也更容易进入放松、感恩或期待的状态。

换句话说,仪式不仅仅是形式,而是一种通过身体和环境帮助我们调整心态、理清思路的方式。

“别小看这些‘没用’的小物件,正成年轻人的‘续命神器’”

一按就说“我爱你”的大眼怪,图源:自己拍的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习惯,其实就是一种仪式化行为。早晨通勤路上买的咖啡、午后开部门会议前点的奶茶、睡前床头燃起的香薰,这些“微仪式”不仅是对身体的抚慰,更是我们为生活建立的秩序、划定的锚点。它们像开关一样,让忙碌的日子多了一种可以依赖的节奏感。

而且仪式感的力量并不仅限于心理上的安慰,它还能通过激活大脑的多巴胺奖励系统,带来情绪上的满足和愉悦。研究表明:

缓解焦虑:对焦虑症患者来说,仪式化行为(比如整理物品或特定的动作)可以有效降低焦虑情绪,让人感受到安稳和掌控感。

改善睡眠:入睡困难的人,通过洗澡、拉窗帘、关灯、阅读等睡前仪式,可以更快进入睡眠状态。

增强情绪连结:在临终关怀中,像“讲故事”这样的仪式能增强社会连结感,帮助临终者获得情绪上的平静和安宁。

提升品味体验:食品体验中加入仪式化行为,比如掰断巧克力、扭一扭奥利奥、舔一舔酸奶盖等动作,能让食物更美味、更令人愉悦[2]。

咖啡的香气唤醒清晨的倦意,奶茶的甜润治愈忙碌的片刻,香薰的气息安抚睡前的焦虑……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仪式,实际上是我们与生活和解的一种方式。在无序的现实中,它们为我们划分出一个个可掌控的舒适小世界,提醒我们,即使生活忙碌、平凡甚至有些疲惫,也依然可以通过这些小小的仪式找到温暖和希望。

功利环境里的价值感

自我肯定的温柔宣言

当人类脱离原始生活,步入文明社会后,虽不再时时刻刻面临生存威胁,却始终无法摆脱对自我的威胁。所谓自我威胁(self-threat),是指个体的自我概念遭到挑战或损害。这种威胁无处不在,比如失败、社会评价、压力等日常情境,都会引发内心的冲突与不安[3]。

在这个高度功利化、效率至上与成就导向的社会环境中,打工人更是频繁感受到显性或隐性的否定、有意或无意的漠视,以及向上或向下的比较。我们的努力往往被视为理所当然,我们的情感需求被贴上“不够专业”的标签,我们的个人价值被粗暴地简化为一串冰冷的绩效数据。这种持续的价值侵蚀,让我们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鲜活的个体,而更像是一枚随时可以被替换的、名为“人力资源”的零件,从而产生深刻的自我怀疑与存在焦虑。

研究表明,消费是应对自我威胁的一种简单且直接的方式。物品常被视为自我的延伸,消费品则承载着象征性与符号性价值。因此,通过消费,可以修复并提升受损的自我价值感,成为对自我威胁的一种补偿[3]。补偿性消费的意义不仅在于安慰自己,更是一种温柔的自我肯定,是在告诉自己“我很好,我值得”。

“别小看这些‘没用’的小物件,正成年轻人的‘续命神器’”

一只太阳一晒就变红的鸭子,图源:自己拍的

结语

总之,对于在压力和疲惫中前行,上班是“活人微死”,下班是“死人微活”的打工人而言,很多时候,买东西可能是最便捷的“方式,来唤醒疲惫的大脑和重启麻木的身体。

而买那些“没用”但又有点好玩的小东西,更像是对抗平庸生活的一剂调味品,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心理调适策略。

那些“没用”的东西,或许是一束点亮房间的鲜花、一杯甜润疲惫的奶茶,甚至是一个看似无意义的小摆件。它们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难题,却能在日复一日的机械循环中,带来一丝新鲜感和趣味。当生活变得奇奇怪怪时,也会因此多了一点可可爱爱。花小钱买的,不是享乐,是生活。

当然,我们也需要警惕,当这种行为从“治愈”滑向“成瘾”,当“买没用的小东西”从偶尔的调剂变成过度的依赖,甚至成为唯一的情绪出口时,就需要停下来审视自己:我们需要的究竟是这些物品本身,还是更深层次的心理满足?

偶尔的治愈,是对生活的奖赏;适度的节制,则是对自我的善待。

参考文献

[1]李婷, 孔祥博, & 王风华. (2023). 孤独感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其理论解释. 心理科学进展, 31(6), 1078–1093.

[2]冉雅璇, 卫海英, 李清, & 雷超. (2018). 心理学视角下的人类仪式:一种意义深远的重复动作. 心理科学进展, 26(1), 169–179.

[3]孙洪杰, 刘菲菲, 冯文婷, & 崔丙群. (2021). 个体如何以消费行为应对自我威胁?基于导向−路径整合模型的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29(5), 921–935.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read/625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28日 下午1:01
下一篇 2025年8月28日 下午1:02

相关推荐

  • 人类对薯条的开发,真的没有上限!

    今天是网传的“国际薯条日”。 2025年,全球炸薯条市场规模为179.4亿美元,大型薯条生产公司每天大概都能生产4000-5000吨薯条,能铺满地球赤道4圈多[1]。人类对这个食物的热爱,超越了国界和语言,毋庸置疑,全世界人民都深爱薯条。 薯条形状的奥秘 薯条在一众土豆零食中脱颖而出,首先离不开它的口感:外脆里软。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这和它的形状有关。 1 …

    2025年7月13日
    23500
  • 睡前玩手机:伤身又伤心,你肯定“中枪”过!

    俗话说,夫妻没有隔夜仇,毕竟感情深厚,吵个架又算什么,第二天就和好了。 但现实却很骨感。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睡前吵架,醒来后非但不会和好,反而还更容易记仇。 图片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昨晚对方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经过一晚的沉淀都能记得牢牢的,正好还能为下一次吵架积累素材。 这显然违背了那句老话,睡前吵架更记仇,到底是什么原理? 夜晚,情绪的催化…

    2025年9月16日
    6700
  • 有人因此“毁容”!近期这种虫子出没,千万别拍

    近日,一则“医院隐翅虫皮炎患者接诊量翻倍”的新闻登上热搜。济南多个区域出现被称为“飞行的硫酸”的隐翅虫袭击,不少市民因徒手拍打、误触虫体而引发皮肤水疱、破溃等症状。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消息,近期隐翅虫皮炎患者接诊量较以往增长一倍,提醒广大市民注意。 微博截图 如果在网上搜索“隐翅虫”这个关键词,你会发现,它年年都会出现在热搜榜,与之相关的新闻也大同小异。…

    2025年10月2日
    6100
  • 地球深部“放大镜”揭秘中国大盆地形成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与海域之下,隐藏着诸多令人费解的地质谜题。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南海等研究区,都是油气资源丰富的重要区域。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盆地中的沉积层异常厚,这种沉积堆积与油气储藏密切相关,因此中国的科学家一直想通过对此类沉积盆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从而帮我们解读油气资源富集的原因。 所谓盆地,指的是在地势上比较低洼的区域,河流、湖泊以及海洋会源源不断带来沉…

    2025年9月20日
    8900
  • 营养师推荐:5种高热量食物,吃对了反而有助减肥

    高热量食物被很多人视为“洪水猛兽”,若想减肥便会主动避之。然而,营养学界的主流观点早已不是简单粗暴地将“高热量”与“长胖”划等号。食物对体重的影响,远比一个数字复杂。 最近,#营养师推荐5 种高热量食物#的话题上了热搜,介绍了 5 种看似高热量的食物,其中有 4 种食物“吃对了”还有助于减肥。这些打破常规认知的高热量食物究竟有哪些?为什么这些看似“罪恶”的食…

    2025年7月19日
    15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