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之花”现身!一碰就变黑,冰清玉洁却靠打劫维生

不久前,几朵“冥界之花”引起了网友的关注,生长在幽暗的树林之下,晶莹剔透的植株花朵宛如精湛的琉璃制品,让广大网友怀疑它们是 AI 生成的。不过,虽然这些花与常见的花朵不同,但真的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植物。

“幽冥之花”现身!一碰就变黑,冰清玉洁却靠打劫维生

截自红星新闻

在报道中,我们只能看到稍稍冒头的样子,其实恐怕不能确定它是什么物种。 因为水晶兰和同为水晶兰亚科的球果假沙晶兰,长相是比较相似的。球果假沙晶兰和前者一样,也都是透明清澈不像现实之物的感觉,但略微不同的是水晶兰更加纤细婷婷,后者圆润饱满。前者的雌蕊是淡黄色,后者是妖媚的蓝紫色,网上也有很多科普弄混了水晶兰和球果假沙晶兰的图,下面就放个比较图。

“幽冥之花”现身!一碰就变黑,冰清玉洁却靠打劫维生

这个是球果假沙晶兰 作者拍摄

“幽冥之花”现身!一碰就变黑,冰清玉洁却靠打劫维生

而水晶兰花蕊长这样(图片作者:航一帆)

其实它们这一群中还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植物,不过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它们之间区别不大,生活习性也差不多,网友们姑且简单地统称它们为“水晶兰”倒也问题不大。考虑到本文是面向大众的科普,在下文中我们就暂时以“水晶兰”指代这些相似的物种。

水晶兰为什么如此素净?

说起植物,咱们往往会想到“万紫千红的花”和“红花还需绿叶衬”,而水晶兰偏偏从头到脚一身素,那么它们是怎么长成这个样子的呢?

我们都知道,植物的营养一方面是来自土壤里的矿物元素,一方面是来自利用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糖分形成的。但水晶兰就好像是不遵守植物界规则的物种,没有绿叶,甚至开花几乎没有一点色素,它们开花的营养是从哪里来的?是凭空变出来的吗?

这个问题也困惑着老一辈植物学家,他们一度给这一类的植物单独列出一个新型的生活方式——“腐生”,也就是说像蘑菇一样,利用树林表面的腐枝烂叶作为营养来源,但这样的“腐生能力”不该是植物能够拥有的。后来进一步的研究才发现,其实这些植物自己仍然并不能直接利用腐烂的枝叶,而是使用了真菌提供的营养资助,这种生活方式就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叫做“真菌异养”。

要了解水晶兰的“真菌异养”,就要先了解植物与真菌的“正常合作”。其实森林中的植物普遍都与真菌有“合作关系”,真菌会用菌丝缠上植物的根系,甚至伸入根系细胞里,进行更深程度的资源共享。

真菌的菌丝更细,生长更广,能吸收更多植物根系触不到的矿物元素和水分提供给植物,而植物能将它们的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源分享给真菌。植物的根尖部分与菌丝结合的部位就成了它们相互“做生意”的“贸易市场”,我们就称之为“菌根”。

但水晶兰不一样,它们就如这个交易网络中的强盗。虽然根系也能与真菌形成“菌根”的构造,但水晶兰不仅不会给真菌提供什么碳源营养,它们还会从中拦截,将真菌从树木身上获取到的碳源据为己有,这就像是强盗直接在商队路上拦截货物。所以,水晶兰更喜欢出现在树林中,还往往从树底下冒出来。

“幽冥之花”现身!一碰就变黑,冰清玉洁却靠打劫维生

水晶兰从菌丝堆里长出来 作者拍摄

“水晶兰”种子的传播

水晶兰“薅真菌羊毛”的行为,其实从种子阶段就开始了。落在地上的水晶兰种子,会被“路过”的真菌菌丝发现,这些菌丝会进入种子中,与它们建立联系,供应它们营养用于萌发,于是乎,水晶兰甚至都不需要为种子提供太多的营养用于发芽,所以水晶兰的种子都非常小。

很多种子比较小的植物,会由风来帮助播种,水晶兰也不例外,它们中会将果实向上举起来,好让风把种子吹出去。但在阴翳的林下,风力传播的效果恐怕会大打折扣,有些“水晶兰”就需要虫子们来帮忙了。

比如球果假沙晶兰结出果实后,并不会将它高高举起来,而是垂下头,让果实贴在地面上,好招待林子中的一些小动物——蟑螂、驼螽和蠼螋等等,它们会将果实吃掉,但果实中坚硬小巧的种子并不会被它们消化掉,而是随着这些小动物到处活动,随着粪便排出来,这样种子就被传播开了。

“幽冥之花”现身!一碰就变黑,冰清玉洁却靠打劫维生

果实好像很好吃的样子 作者拍摄

水晶兰为什么这么脆弱?

网友说水晶兰“一碰就烂”,这种说法是有一点道理的。或许也正是因为水晶兰老是蹭真菌的营养供应,加之它们不像其他植物需要生活很长时间,加上水晶兰短暂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地底下,只有营养攒到足够开花结果才出现。水晶兰的结构也变得非常简单,它们不仅没有了光合作用的叶片和支撑舒展叶片之用的枝条和茎干,它们还把许多重要的“防火墙”也给取消了。

植物一般都有几道防御措施,对外,植物外面往往会有一层硬壳“装甲”,或者增加毛,不仅能防止磕碰,一定程度还能防止虫咬。向内,植物也会产生一些针对病原体或天敌的化学物质。

但水晶兰却没有如此全面的保护措施,也就导致了我们稍一碰,就很容易将它们弄伤,伤处会变黑。此外,水晶兰也受不了强烈的阳光照耀,这也是为什么它们多出现在非常阴暗的林下,让人将其与“冥界”联系了起来,当然这只是一种开玩笑的附会说法而已。

水晶兰,少见但其实并不稀有

关于水晶兰的热搜都在强调它“稀有”,这虽然符合我们的一般印象,但其实是种误区。水晶兰和它的“亲戚们”分布非常广泛,全国一大半省份都有可能见到它们的身影,而我国周边国家甚至到美洲都有分布。而笔者也有多次在野外见到水晶兰的经历。那为什么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它们呢?

前面也提到了,水晶兰极度依赖于真菌的供养,真菌对环境的要求也不简单,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它们也很难形成规模。总而言之,它们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森林环境。现如今人类活跃度高,相对原始的林子已经比较少见了,离我们聚集区近的林子也常被开发成旅游打卡地,这些都对水晶兰的生存有一定的影响。生活在城镇的我们确实很难有机会看到。

另一方面是的确很多人是真的不认识它们到底是个啥东西。据笔者一位云南朋友提到,在他们小时候采摘菌子时,也能遇见“水晶兰”,还一直以为这是什么不能吃的菌子。而对于植物爱好者或者科研人员来说,水晶兰的确是非常美丽,值得拍拍照片欣赏,但确实算不上是什么非常稀有的植物。

那些也可能被认错成水晶兰的植物

其实“菌根异养”的植物还真的不少,其中也不乏是像水晶兰一般“晶”灿灿的“冥界之花”。首先最容易被认错的还得首提球果假沙晶兰。除了这俩,水晶兰“亲戚”里还有不少菌根异养的植物种类。

松下兰也算是比较常见的种类,它们看起来就没大有水晶兰的精致感——全身上下都密布着毛,多少能给花起到保护作用,野外见到它们相对都完整得多,更显著的差距是,它们一个花序上有几朵花。相比前面提到的种类,荫生沙晶兰就更加稀罕,花色更显不透明的精致,有另一番美感。

“幽冥之花”现身!一碰就变黑,冰清玉洁却靠打劫维生

松下兰 作者拍摄

“幽冥之花”现身!一碰就变黑,冰清玉洁却靠打劫维生

荫生沙晶兰 作者拍摄

“幽冥之花”现身!一碰就变黑,冰清玉洁却靠打劫维生

虎舌兰 图片作者:DONG WJ

虽然这几种植物都被叫做“兰”,但实际上都不是兰花。而在兰花之中也有许多“菌根异养”的植物,比如西南地区常吃的天麻,其实就是一种“菌根异养”的兰花,不过大家见到的大多是能吃的根茎,没大见过开出花的样子。有如水晶兰一样透明琉璃质感的还有虎舌兰,或许在野外看到也容易被当成水晶兰吧。

参考文献

[1]SuetsuguK .Independent recruitment of a novel seed dispersal system by camel crickets in achlorophyllous plants[J].NewPhytologist, 2017, 217.DOI:10.1111/nph.14859.

[2]UgajinC , Endo Y .Comparative Anatomy of the Seeds of Monotropastrumhumile and Monotropauniflora (Monotropoideae, Ericaceae)[J].The Journal of Japanese Botany, 2018, 93(3):147-154.DOI:10.51033/jjapbot.93_3_10857.

[3]UeharaY , Sugiura N .Cockroach-mediated seed dispersal in Monotropastrumhumile (Ericaceae): a new mutualistic mechanism[J].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17(1):1.DOI:10.1093/BOTLINNEAN/BOX043.

[4]Massicotte H B , Melville L H , Peterson R L .Structural features of mycorrhizal associations in two members of the Monotropoideae, Monotropauniflora and Pterosporaandromedea[J].Mycorrhiza, 2005, 15(2):101-110.DOI:10.1007/s00572-004-0305-6.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read/643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9月2日 下午2:08
下一篇 2025年9月3日 下午2:14

相关推荐

  • 脑机接口新突破!仿章鱼触手“神经探针”微创植入引热议

    在神经科学研究的前沿,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理想的大脑探针——既要足够坚硬以穿透脑组织,又要足够柔软以减少长期损伤。这看似矛盾的需求,如今被中国科学家巧妙地解决了。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梁璟研究组与半导体研究所裴为华研究组合作,从章鱼触手获得灵感,开发出一种刚柔可调的“神经触手”探针,为脑机接口技术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神经触手探针的工作原理:通过液压系统控制…

    2025年8月31日
    4400
  • 这种瓜正上市,一旦发苦千万别吃!有毒!

    每到夏天,菜市场就成了瓜类蔬菜的天下:脆生生的黄瓜、清甜的西葫芦、爽口的丝瓜,还有带着独特风味的苦瓜…… 很多人总觉得“苦味能去火”,所以吃到苦味的瓜也不会多想。但是,事实上,除了苦瓜以外,其他葫芦科的瓜类(如丝瓜、瓠瓜、黄瓜、冬瓜、甜瓜、西瓜等)一旦吃起来有明显苦味,就可能是“有毒”的,应立即停止食用。 今天尤其要给大家特别强调一种瓜——瓠(hù)瓜。因为…

    2025年7月27日
    10200
  • 吃它比鸡胸肉还减肥!这种“蛇形”水产营养爆表

    民间有句古话:“盛夏黄鳝赛人参”。今年气温普遍偏高,此时正是捕捉黄鳝的好时节。此外,我国不少地区都有吃黄鳝的习惯,比如浙江名菜——响油鳝丝等。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但关于这种水产,风评可是非常两极分化,爱吃的人觉得十分鲜美,不爱吃的人甚至连看都不想看。想象一下:市场上售卖的黄鳝放在大 箱子里, 密密麻麻一大堆,钻来钻去,看着确实让人直起鸡…

    2025年8月27日
    5700
  • 这种习惯很伤脑,很多人却把它当优点在培养,建议立刻改!

    在神雕侠侣电视剧中,周伯通有一门神奇的武学,那就是左右互搏术。在教授小龙女这套武功绝学前,他首先让小龙女学习了“左手画圆右手画方”这个动作。相信不少人小时候在看到这个剧情时,都暗自挑战过这个动作,挑战失败后不免会对周伯通一心多用的能力倍感佩服。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提速,很多时候我们分身乏术,不得不同时做好几件事,一边和客户电话沟通着工作、一边微信和领…

    2025年8月31日
    3000
  • 科学家在细胞中拍到的照片,竟然跟黑洞极为相似!难道……

    2019 年 4 月,全世界的目光被一张模糊却震撼的照片吸引——那是人类首次看见黑洞的模样,一个橙黄色的圆环,包裹着中间深不可测的暗影。这个直径达 400 亿公里的天体,被命名为 M87 黑洞。 M87 黑洞(图片来源:Wikipedia) 但你或许不知道,早在这张“宇宙级自拍”面世前,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陈玲玲团队,已经于 2018 年…

    2025年9月2日
    4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