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勺柄为何有的有洞有的没洞?真相曝光

经常下馆子的朋友或许有过类似的观察,有时候餐厅提供的陶瓷勺柄上会有这样一个孔洞,有的勺柄却没有。

陶瓷勺柄为何有的有洞有的没洞?真相曝光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但仔细一想,这个孔洞对勺子的日常使用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卵用…问题来了,既然没用,那为什么要费力地在陶瓷勺柄上开这个孔洞呢?

这就要说到“陶瓷是如何上釉的”了。

先来看看陶瓷碗

陶瓷勺整个勺面都可以放进嘴中,因此和口腔的接触面必须要保证是光滑的外表面,这就需要在烧制时有上釉。

可釉料在烧制时,一旦和其他物件有接触,就会产生表面粘连。你可以先拿起家里的陶瓷碗,看它格外粗糙的碗底,这里就是没有上过釉的地方。

陶瓷勺柄为何有的有洞有的没洞?真相曝光

图源:作者提供

瓷碗在烧制前,要先把碗胚装进上有盖、下有底的匣钵,碗底一圈会接触到匣钵。如果上了釉,反而会导致这个碗被粘住。反正瓷碗本身就放桌上日常使用,也不需要碗底光滑,自然静置就变相做到了遮挡缺陷。

至于匣钵的作用,既能防止烟尘对釉面的损害,也能让瓷器受热更均匀,提高成品率。

陶瓷勺柄为何有的有洞有的没洞?真相曝光

再来看陶瓷勺

既然勺面要整个上釉光滑,不可以有接触过其他物件的粘连痕迹。那怎么办呢?

不得不给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点赞!在不会舔到的勺柄顶部打个小孔,吊起来烧制,完美解决问题,有木有!

有图有真相,陶瓷勺进窑炉前是这样悬挂的,挂勺子的小棒有不同材质,常见的是碳化硅杆或者氧化铝杆(刚玉)——

陶瓷勺柄为何有的有洞有的没洞?真相曝光

上了釉的勺子是这样串起来吊着的,图源:网络

这样一个个勺柄的孔洞内没有釉料,但烧制后通体又光滑有光泽,不会影响进食时的使用感。而且无釉料的部分还在孔洞的内表面,也不影响使用触感。

陶瓷勺柄为何有的有洞有的没洞?真相曝光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为什么有的陶瓷勺没有洞呢?

既然陶瓷勺柄上的孔洞是为了避开上釉时的粘连,那无孔的陶瓷勺又是怎么上釉的呢?

常见的方法是把传统吊烧工艺的孔洞移到勺柄末端。做一个烧制时有用,烧好了就废弃的圆环,见下图。

陶瓷勺柄为何有的有洞有的没洞?真相曝光

一样是穿过圆环的吊烧工艺,等陶瓷勺烧成后切除掉这个附着圆环,并打磨圆润。

陶瓷勺柄为何有的有洞有的没洞?真相曝光

所以,下次下馆子吃饭,你可以注意下无孔陶瓷勺的勺柄末端,一般还留有打磨痕迹。这里也是和碗底一样无釉料的,摸起来比较粗糙。

瓷器还能这样上釉烧制
讲到这里,肯定有朋友要问家里盛汤的大陶瓷勺了。如果同是无孔勺,难道也是做了环吊起来烧好后再去环的吗?

其实不是。因为大勺子一般只拿来盛汤,不会整个放嘴里吮吸,所以直接用开头做瓷碗的摆烧工艺就行,这样更能节省工序。

具体烧制的时候,只需要在大勺底下做两个小脚当支撑用的接触面,勺柄顶上再有个地方不上釉料,三足鼎立就可以摆着烧了。

陶瓷勺柄为何有的有洞有的没洞?真相曝光

此外,如果大家细致观察瓷器,还会发现有些瓷器下面会有三个点。这就要提到另一种异曲同工之妙的工艺——支钉烧

碗底边沿也上满了釉,只有碗底中部有几个小白点,多则五个,少则三个。这是在瓷器烧制前,用下面的支钉把瓷器架在了空中。

陶瓷勺柄为何有的有洞有的没洞?真相曝光

烧完了再小心去掉支钉架。由于釉料和支钉的接触面看起来比芝麻还小,也被称为“芝麻支钉”。

陶瓷勺柄为何有的有洞有的没洞?真相曝光

最后,如果你偶然发现整把勺子都是上过釉料的,那看来这家餐厅在选品上是花过心思的。这种全釉料无孔陶瓷勺,是在勺柄末端打磨后又补了低温釉,做一次重烧,补釉的颜色基本能和第一次高温釉烧制保持一致,让人感觉陶瓷勺的整个釉面做到了浑然一体。

工序越复杂,做出来的勺子成本越高,所以说:选择全釉料陶瓷勺的餐厅,应该是在细节里下了功夫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read/7236.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10月1日 下午5:09
下一篇 2025年10月1日 下午5:12

相关推荐

  • 不想多花冤枉钱?要看懂这些食品标志!

    当前,食品市场乱象丛生,有许多商家打着“有机”“绿色”的幌子吸引追求健康的顾客,以便高价售卖自己的产品,而普通消费者受限于专业知识不足,难以辨别真假,容易吃亏上当。不过,看了本文你就会发现,实际上这只是一场“开卷考试”,包过的。 选购食品时,我们通常会特别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保证新鲜。但随着现在人们的健康意识和体重管理意识越来越高,消费者也开始关注食品的…

    2025年7月19日
    13400
  • 亿万年前生命如何“复活”?中国科研破解古生物密码

    2025 年 5 月 30 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卢静在 2025 科普中国说 530 科技工作者日特别场“跨越时光的科研接力”带来演讲《用现代科技,“唤醒”远古生命》,解密亿万年前的生命如何“重现”。 以下是卢静的演讲节选: 古脊椎动物学 很多人可能会问:“老师,你们能复活一条恐龙吗?”我会回答你们,我们过去不行,未来,我不知道。那么…

    2025年7月13日
    14600
  • 鸡蛋上最脏的东西,可能被你吃进去了!

    鸡蛋,作为厨房里的必备食材,价廉物美又营养丰富。在购买鸡蛋时,我们会发现:有的鸡蛋表面上很干净,而有的却沾着鸡屎。大家都会很自然地避开带鸡屎的,挑选表面干净的鸡蛋。可是,没有鸡屎的鸡蛋就真的干净吗?未必哦! 鸡蛋上看不见的致病菌 母鸡生蛋和排便都会经过“泄殖腔”,鸡蛋和鸡屎总是会相遇的。虽然没有鸡屎的鸡蛋看起来很干净,但却仍然可能会携带一些我们肉眼看不到的脏…

    2025年9月13日
    7100
  • 人类对薯条的开发,真的没有上限!

    今天是网传的“国际薯条日”。 2025年,全球炸薯条市场规模为179.4亿美元,大型薯条生产公司每天大概都能生产4000-5000吨薯条,能铺满地球赤道4圈多[1]。人类对这个食物的热爱,超越了国界和语言,毋庸置疑,全世界人民都深爱薯条。 薯条形状的奥秘 薯条在一众土豆零食中脱颖而出,首先离不开它的口感:外脆里软。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这和它的形状有关。 1 …

    2025年7月13日
    22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