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镜子颠倒左右却不颠倒上下?

有一种光学元件,最精密的光学仪器中有它的身影,而咱们早晨起来刷牙的时候,往往也会一眼看到,它就是镜子。镜子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的反射定律。当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向另一个介质表面时,如果表面足够平滑,光线就会以相同的角度反射出去,形成所谓的“镜面反射”。我们早都习惯了镜中的自己,也被一个问题困扰,那就是为什么镜子能颠倒左右,却不能颠倒上下?

在网络上,这个话题引起了 200 多万的关注。

为什么镜子颠倒左右却不颠倒上下?

图片来源网络

为什么镜子里的你左右反,上下不反?

关于镜子,这个问题既有趣又常见,那就是“为什么镜子里的你左右是相反的,上下却不是相反的?”。

为什么镜子颠倒左右却不颠倒上下?

图 2:平面反射镜的成像方式[2]

其实,镜子成像既不是左右对称也不是上下对称。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人往往以自己为参照物,而忽视了镜子。准确地说镜子通过平面反射光线,使得物体的像在镜面后方对称出现。这种对称是沿着镜面的垂直轴(即前后方向)进行的,因此物体的前后位置被反转,而左右和上下位置相对于镜面保持不变。

为什么镜子颠倒左右却不颠倒上下?

图 3:镜面对称坐标参考[3]

这么说可能还不够清楚,如果照镜子的时候换个指示方向的方式,就一目了然了。假设我们站住不动,面对镜子的时候面朝北,镜面朝南,那么当我们动一动东边那只手,镜中人动的一定也是东边那只手,反之亦然。但当我们伸出手指指向北面(也就是我们眼前镜子的方向),镜中的你则一定会指向南,所以说,照镜子时其实是“里外反”。

换句话说就是镜子反转的是物体相对于镜面的前后方向,而非左右或上下。由于人类身体的左右对称性和观察视角的影响,我们感知为左右反转,而上下方向因与镜面垂直,未发生反转。

多来几块镜子可以干什么?

我们知道光的反射定律,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多块镜子,通过调整入射光(即光源)和镜子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精确地引导光线到达所需的位置。

首先就是小学科学课上都会制作的潜望镜,只要用两块互相平行的镜子,就能越过墙头观察对面情况了。

而如果我们把用两块平面镜垂直粘合固定,组成的镜子就叫偶镜。偶镜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你去照偶镜,调整自己的位置,让镜子的接缝处恰好位于镜中你面部的中线,你就会发现这时照镜子的体验大不相同,当你举起右手,镜中人也会举起右手,当你闭上左眼,镜中人也会闭上左眼。

此外,如果你用手电筒紧贴面颊将光射向 90° 偶镜,会出现眩目反光。这是因为偶镜经两次反射的光与入射光平行,反射光直射入眼所致。

为什么镜子颠倒左右却不颠倒上下?

图 4:偶镜原理丨图源:作者绘制

若在偶镜上再加一面镜子使三面镜垂直,就成为一个角反射器,它由三对偶镜组成,无论从何角度投射光线,经二、三次反射的光都与入射光平行。角反射器用途广泛,像自行车尾灯就由众多角反射器组成,不过实际尾灯角镜之间并非严格垂直,这样能有部分反射光散开,便于司机看见。

为什么镜子颠倒左右却不颠倒上下?

图 5:自行车上的反射器丨责编拍摄制图

更神奇的是,月球上也有人造角反射器。1969 年 7 月 21 日,美国阿波罗 11 号登月成功,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的表面,登月宇航员带了一个激光后向反射器阵列,并将其放置在月面预定位置上,成功测得当时地球与月球的距离为 383911.218 公里,角反射器不愧是测距的理想“镜子”!

为什么镜子颠倒左右却不颠倒上下?

图 6:Apollo11 反射器阵列丨图源:wiki

在摄影领域中还有就一个巧妙利用反射镜的摄影设备——单反相机(单镜头反光相机)。其独特之处在于其取景器的设计。其镜头兼作取景物镜,在摄影镜头与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之间,有一反光镜与光学主轴成 45° 角。影像通过反光镜,从而显示在机身上方的调焦屏上,通过取景目镜和五棱镜,拍摄者可以观察取景对象,因而取景无视差,且较明亮。拍摄时,反光镜抬起(下图中的②),光线才能到达感光元件。

为什么镜子颠倒左右却不颠倒上下?

图 7:反射镜在单反相机中的应用丨图源:wiki

高级的镜子是啥样?

咱们日常家用的镜子,其镀膜层是位于镜子后方的。当你凑近仔细观察,会发现镜中影像存在轻微重影,这是普通家用镜子镀膜及反射特性所导致的一种现象。镜子的反光效果好不好,取决于入射光(即光源)的波长和镀层的表面光洁度。

在特定场景下,比如激光应用中,使用高反射率反射器可使激光输出功率成倍增加,第一反光板反射图像不失真、无双影,能还原物体本貌。而普通镜子反射率低、无波长选择性,还会产生双重阴影,使图像质量变差。

在精密设备领域,这种双重阴影和低反射率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因为哪怕极其微小的图像偏差都可能导致设备运行异常,甚至引发严重后果。在光学系统中常使用通过特殊镀膜工艺的镀膜镜,能够有效提高对特定波长光的反射率,得到的图像不仅亮度高,而且精确准确,画质更清晰,色彩更逼真。

镜子,这个看似简单的光学元件,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光学原理和制作工艺。从日常生活中的整理仪容到高端光学系统中的精密应用,镜子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Kokichi Sugihara’s English Homepage[EB/OL]. http://www.isc.meiji.ac.jp/~kokichis/Welcomee.html.

[2]光学“魔术”:镜子与消失术![EB/OL]. Light科普坊, (2023-09-17). https://mp.weixin.qq.com/s/aBPZgJiGtEqrNcRU3fxiaw.

[3]Why Do Mirrors Flip Left & Right (but not up & dow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t4dOPxKgrY

[4]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科普园地[EB/OL].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18-12-18).

https://opt.cas.cn/kpyd/kpwz/201812/t20181218_5217790.html

[5]Makoto Otsubo, “Aerial imaging principle and its commercializ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Display Workshops, Vol. 28: 227-230, 2021

[6]焦述铭. 角反射器:让光线“掉头”[EB/OL]. 网易号, (2024-06-30).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5U94HLO0511C4OP.html

[7]月亮距离我们有多远?科学家告诉你到月球要几步[EB/OL]. 新

浪科技, (2018-02-02).

https://tech.sina.com.cn/d/s/2018-02-02/doc-ifyrcsrw7752744.shtml.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read/7857.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10月22日 下午1:04
下一篇 2025年10月22日 下午1:04

相关推荐

  • 不刷牙睡觉 VS 不刷牙吃早餐,哪个更伤身?

    很多人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忙了一整天,结束了一天的打工生活,实在是没有力气再洗漱,倒头就睡;突然听到闹钟睁开惺忪的睡眼,哪有时间刷牙,因为下一秒已经抓起一块面包夺门而出。 不刷牙睡觉和不刷牙就吃早餐,这两个常见的口腔卫生偷懒行为,究竟哪一个对我们的健康伤害更大?先说一下答案:不刷牙就睡觉的危害,远远大于不刷牙就吃早餐。 可以这么说,睡前的一次刷牙价值千金,是我…

    2025年8月22日
    7700
  • 零成本、零门槛!这个日常习惯竟能降低多种疾病风险

    想运动,却总找不到合适的方式?跑步太累,游泳麻烦,去健身房又难以坚持。其实,有一种零门槛、却常被我们忽略的运动方式,每天都能做,而且效果远超想象——它就是“快走”。 不需要任何器械,不用专门腾出时间,只要在走路时稍微加快步伐,就能给身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研究显示,坚持快走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更对维持肌力与骨量、提升心肺功能、稳定血糖以及保护大脑认知有着显著…

    2025年9月13日
    9100
  • 有人因此“毁容”!近期这种虫子出没,千万别拍

    近日,一则“医院隐翅虫皮炎患者接诊量翻倍”的新闻登上热搜。济南多个区域出现被称为“飞行的硫酸”的隐翅虫袭击,不少市民因徒手拍打、误触虫体而引发皮肤水疱、破溃等症状。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消息,近期隐翅虫皮炎患者接诊量较以往增长一倍,提醒广大市民注意。 微博截图 如果在网上搜索“隐翅虫”这个关键词,你会发现,它年年都会出现在热搜榜,与之相关的新闻也大同小异。…

    2025年10月2日
    7200
  • 天眼追灾,卫星如何在灾害中抢夺黄金时间?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有提过对地观测卫星的原理(戳此详细了解→大气层并非“透明”,对地观测卫星为何还能看得清?),那这些对地观测卫星在资源监测、农业、环境保护、灾害应急、气象与海洋观测等方面到底发挥了哪些实际作用,又有哪些具体应用案例? 本篇文章将结合真实案例,带你从灾害第一现场出发,直观感受对地观测卫星如何守护地球安全。 地震遥感监测 2020 年 3 月 2…

    2025年8月24日
    10500
  • 为什么拉完屎体重没变轻?有时还更重了?

    很多人都喜欢在早上吃饭前称体重,毕竟这时候的体重最轻,称起来更有“成就感”。有些“细心”的人还会在拉屎前和拉屎后分别称一下体重,感受一下肉眼可见的体重变轻。 如果你真这么干,可能会发现,拉完便便之后体重可能并没有变轻,或者只变轻了 0.1kg。明明拉了那么一大坨,怎么只变了这么一点?质量怎么不守恒了?难道是体重秤坏了? 还真不是,拉完屎体重没有变轻,跟你拉的…

    2025年8月13日
    17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