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米饭竟能致命?当心"炒饭综合征"

米饭是常见主食,很多人将剩米饭做成炒饭,但如果保存、食用不当,剩米饭也可能变成“致命杀手”。

什么是“炒饭综合征”?

近日,广东江门50多岁的陈先生(化名)将冷藏了几天的米饭做成炒饭食用,不久便出现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被送至医院时,他已严重休克,心脏、肝肾等脏器功能开始衰竭,经ICU医务人员抢救,终于脱离生命危险。

经检查,陈先生罹患的是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这种细菌多见于室温下长时间放置的米饭或炒饭中,因此,由其引发的急性中毒症状也被称为“炒饭综合征”。

“炒饭综合征”分为两种类型:

▲呕吐型

蜡样芽孢杆菌产生的呕吐毒素易在米饭、面条、土豆等淀粉类食物中产生,需要在126℃的高温下加热90分钟才能去除。

呕吐型蜡样芽孢杆菌中毒潜伏期为0.5至6小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严重时会影响人体免疫力,破坏肝脏细胞,造成多脏器衰竭。

▲腹泻型

蜡样芽孢杆菌产生的腹泻型肠毒素,在45℃下加热30分钟,或在56℃下加热5分钟即可去除。

腹泻型蜡样芽孢杆菌中毒潜伏期为2至36小时,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

如何远离“炒饭综合征”?

避免长时间放置。特别是米制品和其他易滋生细菌的食物,最好现做现吃。

妥善保存。可以先将食物放入食品保鲜袋或保鲜盒,再放入冰箱内低温冷藏、短期保存。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厨具和餐具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这4类食物最好不要隔夜吃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细菌也更易滋生,建议食物现做现吃,尽量避免隔夜食用,谨记冰箱不是“保险箱”。

▲海鲜

螃蟹、鱼类、虾类、贝类等海鲜都是高蛋白食物,隔夜后会出现蛋白质降解物,可能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引起胃肠道不适,还容易损伤肝、肾功能。

▲绿叶菜

绿叶菜煮熟后,若长时间放置或储存不当,易产生大量亚硝酸盐。

浙江宁波食检院曾做过实验,发现芹菜、油麦菜、空心菜等绿叶菜经过炒制后,放置在25℃的常温环境下保存,24小时后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惊人的0.1g/kg以上。通常成人摄入0.2g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

▲豆浆

新鲜豆浆不易保存,一般3至4小时就可能滋生大量细菌。建议豆浆煮完后及时饮用,避免隔夜。

▲银耳、蘑菇等菌类

隔夜银耳、蘑菇建议尽量不吃,泡发、储存不当还可能产生黄杆菌毒素,食用后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科科提醒:尽量避免食用隔夜食物,一旦食用后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378.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午1:01

相关推荐

  • 果味电子烟居然在中学生中悄然流行!严重可致“爆米花肺”

    近期,一种水果口味的电子烟,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轻易地被未成年人购买,不少孩子因此染上烟瘾。 北京的赵女士是一个高二女生的妈妈,前不久,赵女士在整理女儿的书包时,翻出了电子烟。让赵女士想不通的是,自己的女儿一直讨厌烟草味,怎么会吸上电子烟呢?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些都是水果味的电子烟,味道清香、凉爽,并没有烟草味道。她的女儿是因为好奇,才开始的尝试。 赵女士的女…

    2025年3月27日
    8400
  • 小心!饮水机里布满 “神秘客”,一旦出现,千万别喝!

    在办公室、家里用过这种饮水机的小伙伴来举个手 ✋🏻 前几天,相关话题#上班7天喝的都是蚂蚁泡澡水# 冲上热搜网友:密集恐惧症犯了 2月9日,广州吴女士在公司喝水时感觉有蚂蚁,打开饮水机一看,竟密密麻麻全是蚂蚁,上班7天喝了7天,恶心坏了!↓ 饮水机取水方便、加热快捷是不少公司与家庭的“标配”但是,饮水机里的水真的安全吗?它可能潜藏的健康隐患你又了解多少? 饮…

    2025年2月23日
    14900
  • 已入汛!平静水面下可能有“大坑”,不慎溺水怎么办?

    近日,山西省运城市一对夫妻,在解村桥头附近掉入引黄渠溺水身亡。 一些看似平静的野外水域,实则暗藏危机。尤其当下已“入汛”,部分河道会提前降低水位,也就是常说的“放水”,这时候水流湍急,公众若贸然涉水,后果不堪设想。 我国今年入汛日期较平常偏早17天 据水利部消息,3月12日至15日,我国南方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出现强降雨过程,连续3日累积雨量50毫米以上雨区…

    2025年3月21日
    8600
  • 长辈总说长毛食物切掉还能吃?真相让你脊背发凉!

    “别扔垃圾桶!把烂的那块切掉就行!”当你捏着半颗布满灰绿霉斑的苹果犹豫时,长辈这句“生活智慧”是否让你脊背发凉?两代人常常因为这样的事情争论不休,长毛食物到底还能不能吃呢?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霉斑,实则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它们是一类广泛分布的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变,一旦食物在种植、采摘、储存、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并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就可能发生霉变,成为食…

    2025年4月28日
    1900
  • 春游在公园和鸟“闹着玩”?小䴙䴘:别让弹弓夺走我们的生命!

    (此图为非繁殖羽) 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之上,常能看到一些神秘的小家伙,它们身形小巧,行动敏捷,仿佛是水面上的精灵。当我刚要按下快门用镜头记录下它的身影时,它却早已潜入水中,我只能连连感叹小家伙的警惕性真高!它们是谁?为什么能在水中来去自如,又有着怎样的秘密?今天,就让我们揭开小䴙䴘的神秘面纱。 (此图为繁殖羽) 小䴙䴘是䴙䴘目䴙䴘科的一种小型游禽,是最小的䴙䴘…

    2025年4月14日
    4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