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的水可能有“微塑料”,对人体有害!但1个简单步骤能去除

对于自来水,我们只要把水烧开后再喝就能最大化地减少微塑料进入人体,降低其对身体的伤害。

水是构成人体成分的重要物质并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足量饮水是保障身体健康的基础,也能帮我们维持正常的身体活动和认知能力。

日常我们的饮水来源很广泛,自来水、瓶装水、桶装水都可以选择。甚至有的人因为担心自来水的水质问题而偏向于选瓶装水或桶装水,这样选择真的就更健康了吗?

你喝的水可能有“微塑料”,对人体有害!但1个简单步骤能去除

微塑料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近几年,人们对微塑料的研究颇多。所谓微塑料就是尺寸特别小的塑料颗粒,长度为 1μm 至 5mm,甚至还存在纳米塑料,长度比微塑料更小,仅为<1μm。

与微塑料相比,纳米塑料尺寸小,更容易在人体内各个组织器官游走,可以穿过生物屏障(比如细胞膜)并进入生物系统,包括血液、淋巴系统,甚至全身,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

生活中,含有微塑料的东西相当广泛。不仅如此,鱼类贝类这些海洋生物的体内也可能存在微塑料的污染,通过摄食会进入我们的体内。

也许很多人认为:微塑料属于异物,即便吃进身体也应该会从粪便中排出呀!

吃下去的微塑料的确会随着粪便排出一部分,但仍然有一部分会存在于我们身体的其他器官组织中。别小瞧了这些被摄入体内的微塑料,它们会影响微量营养素的吸收;增加肠道不适症状比如腹泻、直肠出血和腹部绞痛;塑料微粒还会刺破和摩擦器官壁诱发炎症。目前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有很多未知,需要更多探索。

喝的水竟然有微塑料

2024 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一项研究。

研究人员首次利用新的显光学成像技术,观测到瓶装水/桶装水中“纳米塑料/微塑料”的存在,发现每瓶1升装的瓶装水中,约含有24万个塑料微粒,包括90%的纳米塑料和10%的微塑料颗粒。并且,瓶装水在我们反复开关以及高温暴晒的条件下会使水中含有更多的微塑料

你喝的水可能有“微塑料”,对人体有害!但1个简单步骤能去除

不过,并非只有瓶装水才会存在微塑料问题,自来水也难逃微塑料的污染。有研究对来自全球 14 个国家的 159 份自来水样本进行了分析,其中 129 份含有纳米塑料/微塑料,检出比例高达 81.1%。

也就是说,无论是瓶装水还是自来水,在我们饮水的同时都会摄入些微塑料。

怎么解决水中微塑料的问题?

虽然饮水会让我们摄入微塑料,但人离不开水呀,总不能因为这就不喝水了吧!其实不用太担心,对于自来水,我们只要把水烧开后再喝就能最大化地减少微塑料进入人体,降低其对身体的伤害。

2024 年 2 月份,来自广州医科大学和暨南大学联合开展的研究发现:把硬水烧开,再经过简单过滤,就可除去水中 80%以上的纳米塑料/微塑料。

研究还发现,烧水的过程中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水中的微塑料去除率逐渐增加;水的硬度越高,对水中微塑料的去除效果越好。这是因为煮沸的过程让微塑料能够与水中的某些化合物共沉淀,容易被水垢包裹住沉淀在容器底部,从而起到了更好的去除效果。

你喝的水可能有“微塑料”,对人体有害!但1个简单步骤能去除

“多喝热水”是我国居民的传统养生方式,不仅喝得舒服,也能起到“净化”水的作用,帮我们减少微塑料的摄入,对健康更为有益。同时,也建议大家水烧开后多沉淀一段时间、不喝剩下的水底以及使用过滤装置,比如自来水安装过滤器、用带过滤网的杯子等。

减少微塑料摄入小妙招

既然微塑料对健康有害,那么生活中除了要将水烧开后再喝之外,还建议做好以下这些事。

1.少吃塑料包装外卖,也不要直接用塑料袋吃

大多数外卖都是用塑料盒或者塑料袋盛装食物,这些塑料制品都可能会让我们摄入更多的微塑料。

你喝的水可能有“微塑料”,对人体有害!但1个简单步骤能去除

也别把塑料袋装的麻辣烫、米线等食物直接套在碗上吃,高温会让微塑料更多地溶解在食物中,在收到外卖之后应当尽快将食物倒入自己的餐具中。另外,也要少吃塑料包装的食品。

2.少用塑料砧板

有研究人员分别在聚丙烯砧板和聚乙烯砧板上切胡萝卜,评估使用这两种塑料砧板时平均每个人的微塑料总接触量。

你喝的水可能有“微塑料”,对人体有害!但1个简单步骤能去除

结果发现,二者均会使胡萝卜被微塑料污染,用刀切食物的过程中会脱落较多微塑料。据研究人员估计,如果用塑料砧板,一个人每年可能接触到1450 万~7190 万个聚乙烯微塑料,而聚丙烯微塑料约为 7940 万个。

3.不吃海鲜内脏

微塑料能够进入一些海洋生物的体内,污染鱼类和贝类食物。

来自英国赫尔大学赫尔约克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系统分析了 2014 至 2020 年间超过 50 篇的研究,以调查全球海洋生物的微塑料污染水平。发现亚洲沿海的软体动物微塑料污染最为严重,存在于海洋动物的肠道、肝脏等各个部位中,其中贻贝、牡蛎和扇贝的微塑料含量最高。

所以,吃水产品的时候首先不要生吃,一定要烹调熟透;其次,要去除其胃肠、内脏和腮。

4.少喝奶茶、少用塑料吸管

温度高的饮品或食物会让微塑料释放得更多,包括但不限于热咖啡、热奶茶等饮品,很多人还习惯用塑料吸管来喝饮品,这也会增加微塑料的摄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387.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午1:01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午1:01

相关推荐

  • 不会编程?不懂机械? 输入几句话,AI就能为你定制机器人

    美国杜克大学工程师开发了一个名为Text2Robot的创新性机器人设计框架,任何人都能通过简单的文字描述,也就是敲入几句话,来设计和构建机器人。该技术成果将在5月的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上展示。 杜克大学工程师与3D打印机器人。 图片来源:美国杜克大学   【总编辑圈点】   科技日报北京4月15日电(记者张梦然)美国杜克大学工程师开发了一个名为Te…

    2025年4月21日
    2500
  • 流感来袭!这些预防小妙招你一定要知道!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流感病毒又开始猖狂了! 身边好多小伙伴都中招了,发烧、咳嗽、浑身酸痛,真的太难受了! 别担心,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几个预防流感的小妙招,让你轻松躲过流感季! 1. 勤洗手,戴口罩!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所以出门一定要记得戴口罩,尤其是人多的地方! 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至少20秒,把手上的病毒统统冲走! 2. 增强免…

    2025年2月7日
    14500
  • 警惕“沉默杀手”——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被称为“沉默杀手”,常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1]。每年全球范围VTE的发生接近1000万例[2]。美国每年VTE的发生例数超过200万,每年有2万人死于肺栓塞,其中11%在发病1h后死亡[3]。欧洲每年新发112万例VTE,VTE相关死亡人数更是高达54.3万例[4]。国内一项针对90家省会或大中型城…

    2024年12月24日
    28000
  • 嘴上起水泡不是“上火”!小心是这种且终身潜伏的病毒!会传染!

    不少人以为自己是“上火”了,其实,这些小水疱是单纯疱疹。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种“惨烈”的经历:嘴角、口周动不动就出现一片红肿的小水疱,火辣辣的又痒又疼,有时候这些小泡还会一边流黄水,一边结痂,一边裂开,而且这些水疱经常是一加班就长,一到经期就长,甚至有些人从小到大一直反复长…… 不少人以为自己是“上火”了,其实,这些小水疱是单纯疱疹。单纯疱疹病毒一旦感染,便…

    2025年4月5日
    5800
  • 春季过敏频发,社区医生教你居家护理秘籍

    阅读时间:约6分钟,全文1500字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我国过敏性鼻炎患病率已达17.8%,春季花粉浓度较冬季骤增30倍以上。本文基于免疫学机制与临床实践,系统解析居家护理科学策略,帮助过敏患者建立精准防御体系。 一、过敏机制深度解析 1. 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是核心病理机制 2. 花粉颗粒(直径20-40μm)可穿透鼻粘膜屏…

    2025年3月28日
    8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