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地,发生7.3级地震!地球进入“震动模式”了吗?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30日20时18分在汤加群岛(南纬20.30度,西经173.75度)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初步地震参数判断,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局地海啸,但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影响。目前,美国海啸预警中心已经解除汤加海啸警报

同样在昨夜今晨,我国广东、新疆、西藏等多地地震消息冲上热搜。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3月30日20时24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3.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41.33度,东经83.76度。

3月30日20时46分在广东茂名高州市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2.13度,东经110.98度。

03月31日05时44分在西藏拉萨市当雄县发生3.8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

加之日前缅甸遭遇7.9级的强震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自然灾害事件,再次引发有关地震活动进入活跃期的讨论。

地球开启“震动模式”?

专家:地震活跃期需要科学界定

四川大学自然灾害预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主任王暾表示,科学界定地震活跃期需基于长周期、大范围的观测数据回溯分析,如评估特定区域年度地震活动频次是否显著偏离历史基线。仅靠几次地震活动就判断“地球进入震动模式”不符合地震活动客观规律,缺乏实证支撑。

他具体分析道,汤加群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构造活跃区,该地每年发生数次5级以上地震,本就属于地震高发且活跃的区域。

而新疆、云南、河北、广东等地位于我国主要地震带及构造活动区,根据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分析,其3级地震的发生频次和强度均符合地质构造背景下的正常能量释放规律。

如何更好应对地震?

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时,人们所处环境各异,面临的潜在风险也千差万别,多掌握一些防震避险知识能有效提升生存的可能。

地震来了怎么躲躲哪儿

第一步往哪跑?

先应急疏散,往空旷地方跑,要是在高层,就第一时间寻找坚固家具或墙壁作掩护,减少被掉落物砸伤的风险。

第二步扶稳抓牢

找到相对安全的避难所后,一定要抓住坚固或固定物体,避免因移动造成二次伤害。

第三步做好保护

躲避时用书本、背包、枕头、靠枕等遮挡物护住头部、后颈等重要部位,减小受伤概率。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躲避过程中还需要避开以下几个误区,记住几个“不”

不要往电梯躲

不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下面躲

③不往大衣柜或其他柜子附近躲,

不靠近炉灶、燃气管道和家用电器

不靠近窗户、玻璃幕墙及建筑外墙

不往树木、电线杆下面躲

不往悬崖峭壁下面躲

不往桥上或在桥下躲避

不贸然往街道、公路躲避

⑩不在车里躲。

综合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央广网、央视新闻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528.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橘猫大多是雄性,而三花猫是雌性?科学家找到关键原因→

    编译:公子欣 图源:pixabay 不用问 也不用看尾巴 你可能很容易猜出它是一只公猫 没错 大多数橘猫都是雄性 这是猫科动物基因的一个怪癖 也解释了为什么几乎所有的 三花猫和玳瑁猫都是雌性 科学家们对猫的性别差异感到好奇,抑或只是因为爱猫,他们花了60多年的时间来寻找导致橘色皮毛以及三花猫和玳瑁猫身上引人注目的颜色拼凑的基因,但没有成功。现在,两个独立的研…

    2024年12月22日
    21700
  • 我们为什么会感到疼?男女谁更不怕疼?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Clover青子(医学博士)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长期被忽视的女性疼痛 (图片来源:Daniel Stolle for Nature) 疼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感受,无论是头痛、脚趾碰伤还是注射的疼痛,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经历。 然而,令人好奇的是,男女对疼痛的感知是否真的不同?从表面来看,似乎双方都有“证据”。女性在分娩时表现出的坚韧…

    2025年2月6日
    18900
  • 国内外巨头加码云大战,“小清新”网易也要云上升级

    一直以低调著称的网易也坐不住,要进行云上升级了。

    2017年4月18日
    43201
  • 蛋黄油可以用来治疗儿童湿疹、尿布疹?

    流言 “蛋黄油可以用来治疗湿疹、尿布疹” 在社交平台上,最近有个“民间偏方”非常火:将蛋黄放到锅里一直用中火干煎,等蛋黄变成黑色时,用锅铲压出蛋黄油,这种蛋黄油是“凤凰油”,能治疗湿疹、尿布疹。 流言分析 并非如此。 现代医学研究尚未充分验证蛋黄油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有科学证据不足以推荐其作为治疗湿疹的主要方法。 在社交平台上,最近有个“民间偏方”非常火:将蛋…

    2025年3月13日
    12100
  • 近期冲上热搜:草莓携带诺如病毒?还能安全吃草莓吗?

    流言:“草莓带有诺如病毒” 最近网上有网友说自己家人吃了草莓之后被“放倒”了,不仅上吐下泻还发烧,说这是“草莓瘟”“草莓带有诺如病毒”…… 流言分析:并非如此。 草莓本身并不会携带诺如病毒,但诺如病毒可能污染草莓,如果吃了被诺如病毒污染的草莓,就可能使人感染诺如病毒,感染诺如病毒的典型症状就是上吐下泻发烧。但只要注意充分清洗草莓,同时注意个人卫生,按照“食品…

    2025年4月11日
    4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