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不仅影响身材,还可能让睫毛“叛变”

你可能听说过肥胖会引发高血压、糖尿病,但你知道吗?当你的腰围悄悄增长的同时,你的睫毛也可能在酝酿一场“叛变”。作为眼科护士,我在门诊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倒睫患者都伴有肥胖,特别是小朋友。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肥胖与睫毛倒长的隐秘关联。

脂肪堆积的蝴蝶效应

当体重超标时,面部脂肪会像软垫一样堆积在眼周。这些“小枕头”会逐渐压迫眼睑边缘,让原本向外卷翘的睫毛根部受到持续推挤。久而久之,眼睑皮肤弹性下降,就像被压垮的帐篷支架,睫毛生长方向开始发生偏移。

危险的亲密接触

一根根倒长的睫毛如同细小的钢刷,每一次眨眼都会摩擦角膜,眼睛就会出现一系列反应:轻微的倒睫没有症状;而较为明显的倒睫会引起眼睛的发红、疼痛、异物感、流泪等症状。就像洗衣服的板刷一样长期刷同一个地方,会使得衣服变薄,持续存在的倒睫会擦角膜,影响视力;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继发感染,甚至造成角膜溃疡穿孔,引起失明。

长了倒睫怎么办

长了倒睫怎么办?请看处理倒睫的“三剑客”:

1.保守观察

明显因面部肥胖、鼻梁未发育引起的暂时性睑内翻或异常的睫毛非常柔软。针对这种情况,可选择保守观察,一般适用于婴幼儿或小龄儿童,这种情况下的睫毛不会对角膜造成严重的刺激或伤害。

家长可以为孩子适当地下拉眼皮,具体方法:家长洗净双手,将孩子的下眼睑往下轻轻拉30下-40下,每天2次-3次。部分孩子会因为面部的生长发育或体重减轻,睑内翻改善,倒睫会慢慢消失。

2.拔除倒睫

数根或少部分倒睫摩擦角膜,引起异物感,眼红痛和流泪等刺激症状。针对这一种情况可以拔除倒睫。但倒睫拔除后,在半个月至一个月内还是会重新长出。

3.手术矫正

数量多或“集体叛变”的顽固倒睫,以及明确的睑内翻伴有倒睫。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到医院整形科进行手术矫正。医生会根据病情设计有效又相对隐蔽的手术切口,切除多余皮肤和脂肪,重塑眼睑弧度,缝合也会采取美容缝合的方式,术后的皮肤切口疤痕会比较小,相当于给睫毛重新搭建“生长轨道”。当然,针对肥胖引起的倒睫,首先还是建议大家先进行科学合理的减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71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上午10:04

相关推荐

  • 天冷了,穿袜子睡觉到底好不好?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室内没有暖气的南方朋友们又在为这个问题吵翻了: “睡觉穿袜子?不行不行,我的脚不能被束缚!” “我必须穿袜子,不然脚冷得根本睡不着!” 这看似小小的习惯,在冬日里却成了很多人睡前的“纠结大事”。 寒冬深夜里想要睡个好觉,到底要不要穿上袜子?本期就给大家讲个明白—— 脚部保暖的重要性 为什么脚凉会影响睡眠? 要回答这个,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在人体…

    2024年12月25日
    26600
  • 战胜肝癌,从了解开始!这份食养大全请收下!

    肝癌患者的饮食要禁用一切有刺激性和有毒性的食物;忌服各种酒类、高脂食物及辣椒、大蒜、韭菜、母猪肉、牛羊肉、狗肉、虾、蟹等;肝癌晚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为防止损伤出血,不吃煎炸烤熏、坚硬焦脆及含粗纤维的食物,同时要细嚼慢咽。 原发性肝癌主要指原发于肝脏或肝内胆管系统的癌症,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病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疗效较差,病死率高。由于乙型肝炎病毒…

    2025年4月18日
    3100
  • 像海豚一样跳跃的蛙蛙

    蛙并不是像早期研究描述的那样,仅用脚部接触水面完成跳跃,而是腹部“噗通”一下快速而短暂地沉入水中——仅几分之一秒,然后再用腿蹬水,将自己弹起。 图片来源:杰克·索哈(JakeSocha) 如果从合适的角度将一块扁平的石头掷向池塘,它会以一系列平滑的弹跳动作掠过水面。长约3厘米的蝗蛙似乎也能以类似的、好似违背物理定律的优雅姿态在水面上滑行。然而,当美国弗吉尼亚…

    2025年3月31日
    7100
  • 2025年3月“科学”流言榜:每天敷面膜更护肤吗?

    每天坚持敷面膜可以保湿护肤。 1 即使过敏也不要用激素药物 2 95号油比92号油更耐烧 3 男婴长期用纸尿裤会导致成年后不育 4 买菜可以用蓝光笔检测农残 5 每天敷面膜更护肤 6 大便粘马桶是肠癌前兆 7 打胰岛素比口服药降糖效果好 8 羽绒服干洗更好 9 量子能量手环可以改善健康 10 戴蒸汽眼罩睡觉能护眼 1.即使过敏也不要用激素药物 流言: 大量使…

    2025年4月7日
    5300
  • 为啥苍蝇把自己脑袋搓下来把玩?!盘点动物断头小史

    也许你见过一只苍蝇活生生把自己脑袋“搓”下来,还悠然自得(不是)拿在手里把玩的画面。 砍头,我们一点也不陌生。 “从断头台到大教堂,从解剖室到画廊,到处都是人类的头颅。” ——《人类砍头小史》 毕竟我们是从小混迹于各大卫视,品鉴着“午时三刻胖官扔签开刀问斩散发主角面容清冷白衣胜雪可叹却捆如闸蟹屠夫举刀配角策马奔腾狂喊刀下留人成功概率约99.85%”的艺术长大…

    2025年3月8日
    14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