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有异物感?可能是咽喉反流在作怪

有时候,我们会感觉喉咙里好像有东西卡住了,吞不下去,也咳不出来。这种恼人的异物感,有些人会误以为是感冒、慢性咽炎,甚至担心是肿瘤的信号。但如果这种感觉反复出现,特别是在进食后、夜间或清晨更加明显,可能的“罪魁祸首”其实是 咽喉反流

咽喉反流并不陌生,很多人甚至可能经历过,只是没意识到它的存在。它和胃食管反流类似,都是胃里的胃酸、消化液“不安分守己”,向上倒流到了不该去的地方。不同的是,胃食管反流主要影响食管,而咽喉反流则进一步“越界”,刺激到了喉咙、声带,甚至鼻腔后部,引发一系列不适。

一、咽喉反流的典型症状

咽喉反流最“狡猾”的地方在于,它并不像胃食管反流那样引起明显的烧心和反酸,很多人甚至没有胃部不适,却长期受到咽喉问题的困扰。这也是为什么它常常被误诊为咽炎或其他喉部疾病。除了典型的喉咙异物感,咽喉反流还可能表现为:

· 清嗓子频繁:总觉得嗓子里有痰,但怎么清都清不干净。

· 慢性咳嗽:特别是早晨起床时、进食后或说话较多时咳嗽明显。

· 声音嘶哑:说话久了嗓子容易疲劳,甚至沙哑。

· 咽喉干燥、灼热感:有时感觉喉咙发干,甚至有轻微的烧灼感。

· 吞咽不适:总觉得咽部不顺畅,甚至有轻微疼痛感。

· 夜间加重:平躺时容易出现症状,甚至会被呛醒或有窒息感。

有些患者可能还会伴随鼻炎样症状,比如鼻后滴漏感(总觉得鼻涕往喉咙里流)或耳闷感。这是因为反流的刺激物可能影响到鼻咽部甚至耳咽管,导致不适。

二、为什么会出现咽喉反流?

胃内容物本应顺着消化道往下走,怎么就“逆行”到了喉咙?这通常和食管下括约肌(胃和食管之间的“关卡”)松弛、功能减弱有关。此外,还有一些诱因可能加重反流:

· 饮食不当:油炸、辛辣、高脂肪、咖啡、酒精、碳酸饮料都会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同时降低食管括约肌的紧张度。

· 进食习惯:吃得过快、过饱、餐后立刻躺下,都会增加胃部压力,让胃内容物更容易反流。

· 体重问题:肥胖者腹压较高,更容易发生反流。

· 夜间睡眠习惯:平躺时,重力不能帮助胃酸下行,反而让它更容易向上倒流。

· 精神压力:长期焦虑、紧张可能会影响胃肠功能,增加反流风险。

·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部分降压药、抗抑郁药、支气管扩张剂等,可能影响括约肌功能,增加反流可能性。

三、如何改善咽喉反流?

咽喉反流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长期反复的刺激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慢性咽炎、声带损伤,严重者还可能增加食管癌风险。因此,调整生活习惯是控制咽喉反流的重要方式。

饮食调整 是关键。减少摄入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油炸、辛辣、酸性食物、咖啡和酒精,避免高脂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晚餐尽量提前,睡前2-3小时避免进食,避免夜间胃内容物反流。

调整睡眠姿势 也很重要。可以尝试将床头稍微垫高10-15厘米,让胃酸更不容易向上倒流。侧睡(尤其是左侧卧)也有助于减少反流症状。

控制体重,对于超重或肥胖者,减轻体重可以显著改善反流症状,因为腹部脂肪过多会增加胃部压力,促使反流发生。

避免餐后立即躺下,尤其是吃完饭后一小时内,最好保持站立或坐直,给胃一些时间进行消化,减少倒流的可能。

减少清嗓子和用嗓过度,因为频繁清嗓子会进一步刺激喉咙,加重炎症。可以用温水漱口或喝一小口温水来缓解喉咙不适。

缓解压力,长期的焦虑和精神紧张会影响胃肠功能,导致反流加重。适当的运动、冥想、深呼吸训练等都有助于缓解压力,减少反流症状。

如果症状较重,或者经过生活方式调整仍然反复发作,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一些 缓解胃酸分泌 的药物,例如 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但这些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宜长期依赖。

结语

喉咙异物感并不一定是咽炎,也未必是肿瘤,咽喉反流很可能才是幕后“黑手”。很多人因为不了解,长期忍受不适,甚至用错了方法,导致症状迟迟不缓解。事实上,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诱因,是改善咽喉反流最有效的方式。如果你经常感觉喉咙卡卡的,不妨留意一下自己的饮食、作息,也许调整生活方式就能让喉咙轻松不少!

本文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医院耳鼻喉科 罗维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742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5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2月26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糖友必看|测对时间=精准控糖:医生最关注8个关键时间点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在家监测血糖的重要性 但总搞不清该测哪个时间点 血糖数据不达标,复诊时又要重测,耽误不少时间 其实血糖监测分餐前、餐后、睡前、夜间等多个时间点 不同的情况对应不同的时间点 下面具体说明各时间点的适用场景和人群 一、早餐前(俗称空腹) •血糖水平很高者 •存在低血糖风险者 •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者(如甘精、地特胰岛素等) •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

    2025年3月20日
    10400
  • 女子足部溃疡老不好,一查竟是黑色素瘤

    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足部溃疡往往被视为糖尿病足的典型症状。然而,近期益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接诊的戴阿姨,她的第一足趾下方溃疡将近2年都未愈合。 戴阿姨一直以为这是糖尿病并发症引发血管闭塞、神经受损,导致伤口难以愈合。但经过皮肤活检,结果却出人意料——她患的竟是“伪装大师”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由黑色素细胞恶变而来的皮肤癌,虽然只占皮肤癌的1%,却是“癌中刺客…

    2025年4月21日
    2300
  • 12岁男孩战胜“罕见癌”,医生如何创造医学奇迹?

    近期,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功为一名12岁患极罕见“肾上腺皮质癌”伴肝转移的男童实施了高难度肿瘤切除手术,创造了医学上的又一奇迹。这一儿童发病率仅为千万分之一的病例,不仅展现了我国医疗团队的精湛技术,更引发了公众对儿童罕见肿瘤的关注。 什么是肾上腺皮质癌? 肾上腺皮质癌是一种起源于肾上腺皮质的高度恶性肿瘤,肾上腺是位于两侧肾脏上方的三角形内分泌腺体,重量…

    2025年4月18日
    5600
  • 每10人中就有1人中招!胃酸反流,久了可能致癌

    近期,北京协和医院与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联合发布的研究显示,我国18~64岁成年人中,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高达10.5%,相当于每10个人里就有1人患病。但由于症状多样且易被忽视,许多人并未得到正确诊断和治疗。今天,我们就来全面了解这一“隐形杀手”,并教你如何科学应对。 胃食管反流病不只是“烧心”那么简单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酸、胆汁等胃内容物异常反流至食管、咽…

    2025年4月30日
    700
  • 野生蘑菇吃不得!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这首网络儿歌描述的毒蝇伞,正是野生蘑菇危险性的缩影。随着气温回升,林间蘑菇蓬勃生长,但看似鲜美的“山珍”背后,暗藏致命危机。更令人心惊的是,剧毒蘑菇往往“貌不惊人”,如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看似普通的裂皮鹅膏,只需50克即可致命。误食后轻则上吐下泻,重则肝肾衰竭,甚至需花费数百万医疗费进行肝移植。野生蘑菇的毒素复杂多样,目…

    2025年4月25日
    3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