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食品安全国标发布,保质期就是“食品食用的最后期限”?

面对家里刚过保质期的未拆封食品,许多人都有“过期扔了可惜,不扔怕吃出病”的困扰。啥叫保质期?是不是衡量变质的“金标准”?

注意!!!保质期不等同于食品的最后期限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解释,设定食品保质期的意义是——

一方面,提醒销售方和消费者注意,在食品储存时间超过保质期之后,可能存在品质下降、劣变甚至腐败的风险。另一方面,用来界定各方的食品安全责任。如果食品在设定的保质期限内食用而出现品质和安全问题,生产企业或销售企业需要为此承担责任。一旦过了保质期,则食品不能合法销售。

绝大多数预包装食品需要标注保质期,由厂家在保质实验的基础上并依照行业惯例自行确定。所谓预包装食品,即预先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新鲜蔬菜、水果、肉类、鱼类、蛋类等生鲜农产品不属于预包装食品。散装粮食等散装食品,以及餐馆食物、街边小吃、现包饺子等现制现售食品,也不属于预包装食品,并未强制标注保质期。这些食物的保存时间需要按生活经验自行判断,其中餐饮食物在购买后最好立即食用,否则要及时冷冻保存。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0 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 9 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新增“保质期到期日”“消费保存期”两项标准。

新标准有哪些新变化?

国家新发布《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25)对食品标签标识进行了“升级”,主要变化为:

将保质期调整为“保质期到期日”。大家可以通过这项标注,直接了解食品什么时候到期,不用再通过生产日期结合保质期推算。

规范了保质期标注格式。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清晰标示,信息展示更为直观。

为减少食品浪费,新标准鼓励标示“消费保存期”。如果消费者购买食品后没有在保质期内吃完,可以选择在“消费保存期”内继续食用,前提是按照标签标示的贮存条件来存放食品。

这些关于保质期的误区,

你中招了吗?

1

误区 1:所有食品都必须有保质期

有没有不会过期的食品!!??

有!
食物的腐败是由微生物增殖造成的,而食品出现“哈喇味”“老油味”等劣变表现则与脂肪氧化有关。如果不存在这两个问题,食品就可以长期存放。

白酒、盐、糖、蜂蜜等食品由于酒精、盐、糖含量很高,天然具有抑菌能力,而且不存在脂肪氧化问题,故可以存放多年,无需标注保质期

2

误区 2:保质期越长,防腐剂越多

食品的保质期与食品自身特性、生产工艺和储存条件有关。传统的干燥、盐渍、糖渍、低温等方法都是实现长期保存食品的方法。

比如,古代即已发现,肉干、鱼干、菜干、水果干等干制食品,以及含盐量足够高的咸鱼、咸肉、酱菜、腐乳等食物,都可以长时间室温存放一年以上而不腐败,不需要添加防腐剂。

通过高温灭菌和无菌灌装的技术,把包装内部的微生物全部杀灭,同时保证包装外部的微生物无法进入,也可以大幅度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罐头、软罐头等产品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生产出来的。

此外,低温速冻,并在 -18°C 以下的冷冻条件下储藏,也可以防止微生物的增殖和产毒,将食品的保质期延长到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3

误区 3:过了保质期就得扔

一般来说,食品厂商设定的保质期都有一定富余量。特别是对货架期较长的食品来说,过了包装标注的“保质期”,却并未发生腐败变质,是一种常见情况。如果轻易丢弃,则会造成严重的食品浪费。这时能否食用,需要消费者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若风味、颜色、口味等未发生变化,仍然可以安全食用。

4

误区 4:只要在保质期内就一定安全

很多人只看保质期,却不注意保质条件。比如一种注明需要在 2—6°C 冷藏的巴氏奶产品,如果未按照冷藏条件存放,在室温下放了一天甚至几小时,就可能导致提前变质。

因此,提醒大家一定要留意食品包装上的保存条件,如“冷藏保存”“阴凉处存放”“避免受潮”等。

此外,经过杀菌、灭菌处理后密封的食品,其保质期标示仅能保证开封之前的储藏时间。在开封后,食品接触了空气中的微生物,并不能继续在室温下长期保存。例如,番茄酱、黄豆酱、香菇酱等调味酱料的包装上,往往会有“开封后请冷藏保存”字样。

延展阅读,未强制标注保质期的食品,“保质期”到底有多久呢?一起来看👇

一、蛋类

没有固定的“保质期”,3 周~5 周一般都没有问题。但蛋类食品每过一个星期,质量就会下降一个级别,因此最好尽快食用

二、肉类

鱼肉、牛肉、猪肉、禽肉等新鲜肉食,冷藏时间最好不要超过 2 天。肉买回家后,如果不冷冻保存应尽快煮熟,熟肉冷藏时间稍长些,但也最好在一周内吃完。

三、米面

米面的“保质期”常温情况下是 6 个月~12 个月。如果是在北方,只要不放在高温、潮湿的地方,在储存条件正常的情况下,则可以延长到 24 个月。

四、面包和糕点

面包、糕点这类散装食物,冬季“保质期”一般是 7 天,春秋为 3 天~5 天,夏季只有 1 天~2 天。因为这类食物富含水分,如果保存不当,面包、糕点很可能隔天就发霉,不能继续吃了。

五、食用油

在未开封的状态下,一般食用油的“保质期”是 18 个月。一旦开封后,食用油的“保质期”就会缩短,3 个月内食用完是最好的,最好避光保存。

策划制作

来源丨上海市场监管

审核|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责编丨杨雅萍

审校丨徐来、林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49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1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5年4月11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

  • 北大新研究!肠道真菌竟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导火索”

    在女性健康领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作为育龄女性中最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PCOS不仅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联。尽管医学界对PCOS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近期,发表于《细胞·宿主和微生物》杂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庞艳莉、乔杰等专家的研究为解开这一谜团提供了新的视角。该研究旨在…

    2025年2月8日
    19400
  • 请勿靠近!别看俺是“方脸萌宠”,独门“防御力”吓你一跳!

    说到鱼类,相信大家脑海中会立刻闪现出那最经典的形象——流线型的身体、银光闪闪的鳞片,以及那敏捷灵活的游泳姿态。不过,世界总是很神奇,有一类鱼就丢掉了流线型的身体、覆盖身体的鳞片,而是将身体包裹在一个坚硬无比、有棱有角的“箱子”里,所以就有了“boxfish”这个形象的英文名,而在我国,它们则被亲切地称为“箱魨”。 角箱魨作为“箱魨”家族成员之一,是海洋中的“…

    2025年2月21日
    13300
  • 6亿光年!科学家发现最近的爱因斯坦环,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爱因斯坦环 前不久看到新闻说“科学家发现了最近的爱因斯坦环”。什么是“爱因斯坦环”?发现它有啥用呢? 简单来说,爱因斯坦环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当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刚刚提出后不久,很快他便预言:如果一个大质量天体(比如星系或星系团),当它位于地球和另一个发光天体(比如一个更加遥远的星系)之间,并且三者几乎精确对齐时,那么大质量的天体的引力场将会使遥远光…

    2025年3月2日
    14500
  • 让文物“起死回生”的“白斑”,居然是石膏?

    到博物馆参观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看到大量出土文物中,许多活灵活现的陶猪、陶牛、陶马和陶人身上,总有一些白色的“斑块”,人们不免想知道,这些白色的斑块到底是什么东东?其实这些都是文物经过修复之后留下的石膏的痕迹。 图源:Pixabay What?石膏?真的吗? 是真的,目前陶器修复所使用的材料,绝大部分都是采用的医用磨制石膏粉,就是那种拿来快速固定骨折部位的医用…

    2025年1月7日
    17700
  • 钟南山院士提醒:这种节约习惯可能致癌!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不久前在国家老年大学“开学第一课”中提到: “老人家常常在家里头勤俭节约,很多剩饭剩菜不太干净或者不新鲜的话,不要坚持把它吃完,里头含有很多(亚)硝酸盐,(由于)所谓的节约,(导致)得了胃癌。”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苦恼: 网友评论截图 什么是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包括亚硝酸钠(NaNO₂)和亚硝酸钾(KNO₂)。…

    2025年4月26日
    3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