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保护地和露地均可发生,可造成减产甚至绝收,是黄瓜的一种主要病害。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型[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 (Smith etBryan.) Yong,Dye & Wilkie.],属细菌。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保护地和露地均可发生,可造成减产甚至绝收,是黄瓜的一种主要病害。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型[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 (Smith etBryan.) Yong,Dye & Wilkie.],属细菌。

【症状】幼苗期到成株期均可染病,主要为害叶片,还可侵染茎、叶柄、卷须、果实、种子等。真叶染病,先出现针尖大小油浸状褪绿斑点,病斑不断扩大,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状,黄褐色或黄白色,湿度大时叶背病斑处可见乳白色菌脓,即细菌液,干燥时菌脓呈白色薄膜或白色粉末,病部质脆易穿孔。茎、叶柄染病,先形成水浸状小点,然后沿茎沟方向形成条形病斑,病斑凹陷,严重时开裂,湿度大时病部有菌脓产生,菌脓沿茎沟向下流,形成一条白色痕迹。卷须染病,严重时病部腐烂,卷须折断。果实染病,初期出现水浸状斑点,斑点圆形略凹陷,扩展后在果实表面形成不规则或连片的病斑,在果实内部维管束附近的果肉变成褐色,后期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大量菌脓,呈水珠状,果实软腐并有异味。病菌还可以侵入种子,使种子带菌。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发病规律】病菌在土壤中、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菌借助雨水、灌溉水或农事操作传播,通过气孔、水孔及伤口侵入植株。种子带菌可远距离传播。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4~28℃,最高39℃,最低4℃,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叶面有水膜时极易发病,属于低温高湿病害,昼夜温差大、结露时间长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如中农13号、绿园20等;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选用无病种子或通过温烫浸种法对种子消毒;采用无病土育苗,培育无病壮苗;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加强管理,尽量避免出现高湿环境,可采用地膜覆盖、及时通风等方法降低湿度。

2.生物防治:播种前用90%新植霉素3000倍液浸种2小时,用清水洗净后催芽。发病后可用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90%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施,每7~10天喷1次,连喷3~4次。

3.物理防治:晾干的种子置于70℃温箱干热灭毒72小时。

4.化学防治:发病时要及时喷药防治,常用的药剂有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剂600~700倍液,以上农药要交替使用,每7~10天喷1次,连喷3~4次。如果棚室湿度大,可用5%春雷·王铜粉尘剂喷粉,每亩每次用药1000克,在早晚密闭棚室使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69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3日 上午10:00
下一篇 2025年4月13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世界读书日|三位科学家这样读书

    2025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国许多科学家,不仅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更有着独特的读书方法和深刻的读书感悟。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同走进矿床地质学家常印佛、理论物理及核物理学家黄祖洽、核物理学家于敏的读书世界,探寻他们与书籍之间的奇妙缘分,感受他们在书海中汲取智慧的力量。 【科学家日历】 点滴故事中,领略科学家精神的熠熠光…

    2025年4月24日
    2600
  • 西瓜是不是越来越甜了?

    在如今的生活中,不少人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西瓜是不是越来越甜了?” 西瓜甜度的变化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作者:段跃初、黄湘红 在如今的生活中,不少人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西瓜是不是越来越甜了?” 西瓜甜度的变化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从消费者的反馈来看,很多人都觉得如今的西瓜比过去更甜了。比如林女士就回忆小时候吃西瓜还要拌糖,而现在很少能吃到不…

    2025年4月14日
    4600
  • 来抄答案了!五大核心策略助你享“瘦”人生,不让体重成为负担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9日举行的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强调了体重管理的重要性,指出体重异常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呈显著正相关。这一发声不仅揭示了体重管理的紧迫性,更强调了“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脑心健康管理师为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体重管理的重要性,现(先)系统的阐述体重管理的策略,普及健康生…

    2025年3月12日
    9600
  • 最新研究发现“砂糖橘不能再吃了”?真相……

    流言:“‘最新研究发现:砂糖橘不能吃了’” 今天微博一条关于“砂糖橘真的不能再吃了”的消息“炸”了,消息称,《自然》上有研究表明:果糖会促进肿瘤生长,而砂糖橘中含有大量果糖;并且现在种植的砂糖橘是打了脱酸剂增甜,这种物质是含有重金属的致毒性物质。这条消息发出后广泛传播,并引起了不少人对沙糖橘的恐慌。 流言分析:这种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首先,消息中提到的论文确…

    2024年12月26日
    21100
  • 南方人说的地瓜,真不是北方人说的红薯啊!

    红薯在各地有很多俗名,红苕/红薯/白薯/地瓜/金薯/甘薯/甜薯……都是它。尽管俗名众多,但其中一个名字,却在南北方指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地瓜。 红薯在各地有很多俗名,红苕/红薯/白薯/地瓜/金薯/甘薯/甜薯……都是它。尽管俗名众多,但其中一个名字,却在南北方指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地瓜。 01 你说的地瓜是啥? / 南方人和北方人是两种回答 / 北…

    2025年4月7日
    6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