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为国创材,赓续“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硅酸盐所)的根基之一。上海硅酸盐所1959年因“两弹一星”工程而独立建所,具体承担特种无机材料的研制工作。在严东生、殷之文、丁传贤、郭景坤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上海硅酸盐所参与研制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用包铝铝合金光亮阳极氧化热控涂层等关键材料与部件,为“两弹一星”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70多年前,新中国成立伊始,志愿军凭着“钢少气多”的精气神,打赢了抗美援朝这场“立国之战”。“两弹一星”工程则是这种精气神的延续,是中国人民自立自强的精神和举国体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共同作用的结果。

王东:为国创材,赓续“两弹一星”精神

“东方红一号”表面的热控涂层。上海硅酸盐所供图

在“两个大局”交织演进的新时期,如何让精神与体制再次发生“化学反应”,产出更多利国利民的成果?在今年的中国科学院年度工作会议期间,我带着这个问题,再一次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硅酸盐所)的根基之一。上海硅酸盐所1959年因“两弹一星”工程而独立建所,具体承担特种无机材料的研制工作。在严东生、殷之文、丁传贤、郭景坤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上海硅酸盐所参与研制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用包铝铝合金光亮阳极氧化热控涂层等关键材料与部件,为“两弹一星”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正是在“两弹一星”工程的牵引下,上海硅酸盐所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逐渐形成了“多兵种协同作战,全链条环环相扣”的工程化体系和“求真、务实、协作、奉献”的所风,为一批大国重器提供了多项关键载荷与材料支撑,并涌现出一批为我国相关材料领域发展奠定基础的学科带头人。

在当前以“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核心任务的背景下,“两弹一星”精神也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唯有强调“国家队”“国家人”职责,树立“当家人意识”,保持“自力更生”的态度和勇气,发挥“大力协同”的优势,方可攻破一个又一个关键核心技术难点痛点。

上海硅酸盐所主动求变,提前谋划。长期以来,基于材料“多品种”的特性和“万金油”式的强应用场景,上海硅酸盐所逐渐形成了以课题组为核心单元的攻关模式,其在资源导向的时期促进了研究所的快速发展。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这种模式无法发挥出“国家队”真正的建制化优势。为贯彻国家和中国科学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上海硅酸盐所在2022年提出“承担高质量国家任务、高质量完成国家任务”的“双高”发展方略,积极组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研究所以“大任务”强化“大事权”,引导课题组之间主动“破圈”,按大项目组织架构进行“编队”,推动合作从“混合物”式转向“化合物”式,设立行政、业务“两总制”,协同推进,第一时间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难题。

目前,上海硅酸盐所聚焦航空航天关键陶瓷材料、集成电路装备关键材料、高端功能陶瓷与器件、无机生物医用材料、陶瓷材料智能化研究5个“主攻方向”和塑性陶瓷材料等3个“新兴前沿方向和未来技术”全力攻关,力争在底盘能力上形成不可替代的优势。

近两年,在全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上海硅酸盐所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与中国航发商发联合攻关,突破系列关键技术,引领系列发动机热端部件升级换代;在生物医药领域,在国际上首创安全、高效的“肿瘤解聚”治疗新策略,与多家医院合作推进临床试验研究;在人工智能领域,建成自主学习、智能决策的国内首套材料智能科学家系统,为未来研究范式变革奠定基础。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两弹一星”工程不仅是科技工作者科研报国的真实体现,也是其团结一心、迅速成长“挑大梁”的“试炼场”。在当前形势下,开展重大任务体系化建制化攻关,需要提振“为国请战”的精气神,营造“钢多气更多”的创新生态。我们从前期实践成效中获得进一步改革的坚定信心,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以“双高”方略培养接班人,增强底盘能力,在为国创材之路上不断发展壮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2747.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4日 上午10:07
下一篇 2025年4月24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影像报告中的腔隙性脑梗死”何去何从?

    作者:王 涵 北京市回民医院 审核:何延波 北京市回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作为一名神经科医生,经常会被左邻右舍的大爷大妈,甚至40~50岁的中青年问道:“我有点头晕,去医院拍了个头部CT,报告说我得了‘腔梗’,这个严重不严重啊,头晕是‘腔梗’造成的吗?”那我们现在就来认识一下这个“腔梗”。“腔梗”,全称腔隙性脑梗死,是由于脑小动脉闭塞导致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损伤…

    2024年12月31日
    18600
  • 春季易发“情绪病”?可能是这些因素影响了你

    乍暖还寒的春日,当樱花缀满枝头,有些人却陷入莫名的焦虑与低落。这种被称为“春季情绪病”的现象,在精神心理科门诊量统计中呈现显著季节规律。 北京某医院数据显示,每年3—5月抑郁症初诊量较冬季增加37%,自杀率也呈现春季高峰。这种反直觉的季节性心理波动,实则是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系统反应。 一、生物节律的春季震荡 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专家介绍,人体生物钟对光照变化异…

    2025年3月29日
    7400
  • #千万IP创科普# 冬季降温,特应性皮炎该如何护理?

    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AD)与季节的紧密关联,仿佛是自然界与人类肌肤之间的一场无声对话。冬季,随着气温的骤降和空气湿度的减少,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风险增加,干燥、瘙痒、红斑及丘疹等症状往往随之加剧。寒冷空气的刺激以及冬季衣物厚重不透气,都成为了诱发或加重特应性皮炎的“帮凶”。 干燥和寒冷是冬季AD加重的两个主要原因。干燥大家比较容易理解,本身AD患者的皮肤就…

    2024年12月30日
    22200
  • 水果黄瓜、水果玉米、水果辣椒…水果型蔬菜到底独特在哪里?

    现在,很多蔬菜都流行加上“水果”两个字,“水果玉米”“水果胡萝卜”“水果黄瓜”。似乎只要披上“水果”的外衣,它的身价就会蹭蹭蹭地往上涨。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水果型蔬菜”究竟是商家的新套路,还是真有其独特之处? Part.01 水果型蔬菜并非“徒有虚名” 水果型蔬菜是商家的营销噱头吗?NO!NO!NO!水果型蔬菜的历史可能比你想得更加悠久。 早在20世纪50…

    2025年3月27日
    9300
  • 关于肝癌,你应该知道这些!

    2021年,著名演员“达叔”吴孟达以及音乐怪才赵英俊都因肝癌离世,突然的消息让众人感到惋惜,同时“肝癌”这两个字也被推到了公众面前,向大家敲响了健康的警钟。肝癌为何一查出来就是晚期?生活中有哪些因素会诱发肝癌?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肝癌为什么一发现就是晚期? 第一,肝脏功能强大,是人体再生与代偿能力最强的器官,因此肝细胞即便受到了损伤,只要30%的肝细胞功能是…

    2025年2月14日
    18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