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只免疫率不足30%!狂犬病防治之问:谁更该打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狂犬病的潜伏期绝大多数在1年以内,超过1年的病例非常罕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 版)》也明确提到,狂犬病潜伏期一般为1-3个月,超过半年者占4%-10%,超过1年以上者约1%。


青岛某医院感染科的主治医师马志波有一位印象深刻的患者。

由于小时候被村里的家养狗咬伤,当时没有条件打疫苗,这位患者在接下来十几年的人生里,一直处于“恐惧状态”。

“他会出现幻听,听到狗叫,或者睡梦中突然惊醒,觉得有狗冲进房间。”马志波称,有几年,这位患者几乎每年都要来医院,要求接种5针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尽管这些年他完全没接触过狗。

犬只免疫率不足30%!狂犬病防治之问:谁更该打疫苗?

患者给出的理由是,“狂犬病潜伏期有二十年以上,他小时候没打,所以现在每年要打一次,以防万一。”

在几次被马志波拒绝之后,这位患者没有再出现在诊室里。但马志波一直记得他焦虑的神态。最后一次见面时,马志波建议他去看看心理科。

“他是一个特例。大部分情况下,几乎每个被猫狗抓过的患者到医院,医生都会建议注射疫苗,”马志波回忆,2024年医院急诊输液室每天接种狂犬疫苗在110—120人左右,有时候一天能达到150次。

据统计,2022年,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批签发量共计8045万份。在广泛疫苗接种背景下,2023年全国狂犬病患者共计122个病例,2024年上半年,狂犬病发病人数持续下降,比2023年同期减少4人。

“不可否认,我们的狂犬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但人用狂犬病疫苗滥用争议、犬只免疫率低下等问题依然突出。”马志波说。

犬只免疫率不足30%!狂犬病防治之问:谁更该打疫苗?

狂犬疫苗被滥用?

关于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是否存在滥用,各界一直争议不断。

“疫苗是被滥用的,且情况非常严重。”曾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从事狂犬病病毒研究20多年的学者严家新表示,中国人的狂犬病疫苗使用量占全球80%以上,多年都维持着高位水平。

2018年《中国科学报》曾报道,中国每年真正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人数可能不到1万人,但多年来实际接种人数却超过了1000万,有的年份甚至2000万。

中国人用狂犬病疫苗市场从2016年的30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53亿元,有咨询机构预计到2026年将增长至101亿元。

严家新认为,许多人完全没有感染的风险但依然接种狂犬病疫苗,不仅费用高昂,且大量疫苗被浪费,真正需要的高风险人群,接种率却很低。

犬只免疫率不足30%!狂犬病防治之问:谁更该打疫苗?

“短时间内多次接种狂犬疫苗,可能会提高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比如头痛、乏力的症状加重,这些可以通过休息或者处理来缓解。极少数人会出现严重反应,比如过敏性休克等。”马志波介绍道。

不过,马志波仍然会建议就诊患者接种狂犬疫苗,尽管大多数患者属于Ⅱ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无出血的轻微划痕和擦伤),被判断为低风险。

“狂犬病是特殊的,病死率100%。且在目前的技术层面,一般无法通过检测确定伤人动物是否感染狂犬病毒,存在太多不确定性。”马志波认为,一定程度的“超额接种”是为了保护公众安全,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滥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王传林此前也曾撰文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犬的管理和免疫有很大的差距,犬的狂犬病依然在流行,给暴露者打疫苗是保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疫苗的目的是‘消除风险’‘预防发病’,何来滥用。”

他认为,如果以咬人的猫狗是否携带病毒为判定标准,95%以上的人不需要接种疫苗,但在动物狂犬病还没有完全控制的情况下,接种疫苗是唯一且保险的方法。

犬只免疫率不足30%!狂犬病防治之问:谁更该打疫苗?

该打疫苗的,到底是谁?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公开资料显示,在存在狂犬病的区域,让70%的犬类定期接种疫苗,就能够使人间病例降至0。

“但我国的狂犬病防控情况非常特殊。这不只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马志波说道。

截至2016年,我国仍然是受狂犬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仅次于印度居于全球第二位。2022年,我国因狂犬病死亡人数仍居法定报告传染病前5位。

在此背景下,2020年,我国犬只的平均免疫率只有28.84%,猫的平均免疫率更低,仅为17.25%。在一些狂犬病高发省份,平均免疫率甚至只有不到4%。

犬只免疫率不足30%!狂犬病防治之问:谁更该打疫苗?

“说得不严谨一些,就是本应由犬只打的疫苗,却被人大量地打了。”马志波解释道,但我国动物数量庞大,总量估计在8000万到1.3亿只,密度几乎是狂犬病流行阈值的2倍。在农村地区,90%以上犬猫都是散养,很难对它们统一管理。

饲养人的防病意识同样缺乏。一部分城市饲养人没有主动接种疫苗的意识,认为麻烦、费用高。农村地区,居民对狂犬病防治的知识了解也很少。

“动物用疫苗也难以广泛应用。”马志波表示,农村和偏远地区接种点少,一些基层兽医技术人员数量不足,技术有限,也影响犬只疫苗接种的开展。”

犬只免疫率不足30%!狂犬病防治之问:谁更该打疫苗?

认知错位

根据严家新观察,中国有着大量“恐狂症”人群。

“恐狂症”,指的是因为对狂犬病认知错误,从而产生强烈的恐惧感,伴随强迫、焦虑、抑郁等非正常精神症状,部分人伴有行为异常。马志波在接诊中就遇到过不少“恐狂症”患者。

对狂犬病的过度恐惧,源自对狂犬病的错误认知和错误宣传。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狂犬病的潜伏期绝大多数在1年以内,超过1年的病例非常罕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 版)》也明确提到,狂犬病潜伏期一般为1-3个月,超过半年者占4%-10%,超过1年以上者约1%。

犬只免疫率不足30%!狂犬病防治之问:谁更该打疫苗?

据马志波介绍,虽然有一些关于狂犬病超长潜伏期的报道,但这些案例往往缺乏确凿的科学证据,可能存在误判或其他因素,比如可能是再次暴露感染而不自知,或者将其他疾病误诊为狂犬病等等。

专业人士表示,面对狂犬病防治,矫正观念和犬只管理应当双管齐下。

首先,像“狂犬病超长潜伏期”“被动物舔过伤口一定会得狂犬病”这样的夸张说法,应当被严肃处理,及时澄清具体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科普,让公众正确认识狂犬病和疫苗,同时规范医疗机构的行为。”严家新表示。

马志波也表示,拒绝随意扩大疫苗接种范围、提高狂犬病诊疗技术、加强动物管理、建立检测机制等措施,都能让狂犬病得到有效防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被猫狗咬伤的人数约有4000万。尽管如此,我国人间狂犬病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呈现16年连续下降的趋势。

“我们的暴露后预防措施是有成效的。下一步,就应当是积极推动大众观念转变,推动从‘管人’到‘管狗’、从末端到源头的转变。”马志波说。

(应受访者要求,马志波为化名)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273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4日 上午10:07
下一篇 2025年4月24日 上午10:07

相关推荐

  • 这些茶喝多了居然会伤身?绝不能多喝!

    咱们中国人对茶那是爱得深沉,泡茶喝茶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生活日常。都知道茶里的茶多酚能抗氧化、修复细胞DNA损伤,还能预防癌症,妥妥的养生好物。但要是喝不对,这养生茶秒变“伤身茶”,今天就来聊聊那些不能多喝的茶,可别再喝错啦!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浓茶 浓茶里氟含量高,我们身体里的氟大多得靠肾脏排出。要是喝太多浓茶,摄入的氟太多,肾脏就像被压上了重担。一旦超过了…

    2025年3月18日
    8600
  • 科普三农·庄稼被淹咋应对?

    当前,河南春、夏播花生分别处于结荚期和开花下针期,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高温高湿会给花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花生 田间积水不能超过3天 当前,河南春、夏播花生分别处于结荚期和开花下针期,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高温高湿会给花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排水散墒要抓紧。”近日,河南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岗位专家、河南农大教授周琳说,强降雨过后,田间易出现…

    2025年4月13日
    3300
  • 有“申公豹同款结巴”?医生教你如何讲话从“卡壳”到流畅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自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喜爱。近日#饺子回应申公豹为什么是结巴#话题登上热搜,电影中申公豹由于说话 “结巴”贡献了诸多笑点,不仅不惹人厌,反而让观众觉得有点可爱。 《哪吒2》官方回应称申公豹说话结巴是因为他郁郁不得志缺乏自信,这也将“口吃”这个容易被忽略的语言障碍问题推到了大众面前。 "口吃"并不是一个陌生名词 人…

    2025年2月20日
    17300
  • 今日小雪 | 花雪随风不厌看,一片飞来一片寒

    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增多。 小雪:驱寒助阳益肾精 冬季养生,应以肾为先。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气象上将雨、雪、雹等从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统称为“降水”。“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此时令节气期间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称“小雪”。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

    2025年2月6日
    14300
  • 厨房里的这些危险行为,千万不要做!

    厨房里也隐藏着多种潜在的危险,如果处理不当,甚至有可能发展为夺命行为! 厨房是家里最有烟火气的地方,每到饭点,香飘四溢。然而,厨房里也隐藏着多种潜在的危险,如果处理不当,甚至有可能发展为夺命行为,下面这些注意事项,切记! 1 在燃气灶旁倒面粉 面粉是非常细小的粉尘颗粒,倾倒瞬间扩散到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哪怕遇到一丝明火,都会立刻引起爆炸。福建厦门一对夫妻…

    2025年4月4日
    6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