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筛、早治,预防身体的的“静默敌人”

2013年,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在例行体检中发现结肠癌早期病变。作为工作狂的他一度想推迟检查,最终在医生坚持下接受了治疗。由于发现及时,恢复良好。他在微博写道:“癌症是提醒我慢下来的警钟,而早筛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结肠早癌是潜伏在消化系统中的一个“静默杀手”。它早期症状隐匿,但若能在癌变前或早期阶段被发现,治愈率可高达90%以上。然而,许多人因忽视筛查和身体信号,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结肠早癌吧。

一、什么是结肠早癌?

结肠早癌是指癌细胞仅局限于结肠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早期恶性肿瘤,尚未侵犯深层组织。它与中晚期结肠癌的最大区别在于:侵袭性低,病变范围小,手术切除后复发风险低;治愈率高,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90%,而晚期仅约15%。结肠早癌多由结肠息肉(腺瘤性)演变而来,这一过程通常需要5-10年,为筛查和干预提供了宝贵时间窗口。

二、哪些人是高危人群?

(1)年龄与性别

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40岁开始呈快速增长趋势,但近年40岁以下发病率逐年增加;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2)遗传与疾病因素

直系亲属患结肠癌者,风险增加2-3倍;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林奇综合征等遗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慢性肠道炎症患者。

(3)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喜食红肉及加工肉制品;肥胖、缺乏运动、吸烟、酗酒。

三、早期症状:别把“危险信号”当小事

结肠早癌可能毫无症状,但以下表现需警惕:

(1)排便异常

持续腹泻或便秘,或二者交替出现;便条变细、排便后仍有便意(里急后重感)。

(2)出血与贫血

便中带暗红色血或黑便(易被误认为痔疮);不明原因贫血、乏力、体重下降。

(3)腹部不适

持续性隐痛、腹胀,定位模糊。

注意:早期症状易被忽视,无症状者也需定期筛查!

四、筛查:抓住癌症的“萌芽期”

(1)筛查人群

普通人群:建议45岁起定期筛查(美国癌症协会指南);

高危人群:提前至40岁,或有家族史者按医生建议更早开始。

(2)筛查方法

结肠镜检查(金标准):对于初筛高危人群或选择内镜筛查的平均风险人群,每5-10年进行1次高质量内镜检查。对于一些有癌前病变的患者,内镜检查间隔时间也是个性化的,具体以消化科大夫根据病情判断。高危人群也不是每年都需要做胃肠镜检查。在完成1次高质量内镜检查后,不必再为排除可能遗漏的病变而过早过频繁地复查内镜,导致资源浪费。另外,治疗后也需要及时复查,具体的复查时间需要根据早癌病理病情决定。关于有肠息肉的患者,目前推荐每2-3年复查肠镜,避免息肉复发或癌变。

粪便潜血试验:每年1次,简单但易漏诊;

粪便DNA检测:灵敏度更高,适合抗拒肠镜者;

CT结肠成像:无创检查,适合无法耐受肠镜者。

五、预防:从生活细节“阻断”癌变之路

(1)饮食调整

每天摄入25g-30g膳食纤维(如燕麦、西兰花、苹果);

减少红肉(每周<500g),避免加工肉制品(火腿、培根);

补充钙和维生素D(如牛奶、深海鱼)。

(2)生活方式干预

每周运动5次,每次30分钟(快走、游泳等);

戒烟限酒(男性酒精≤25g/天,女性≤15g/天);

控制体重(BMI<24kg/m2,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3)疾病管理

积极治疗肠道炎症,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发现息肉及时切除,并按医嘱复查。

六、关键提醒:早筛早治是关键

2023年《中国结直肠癌筛查指南》指出:定期筛查可使结肠癌死亡率降低60%。建议将结肠镜纳入体检项目,尤其是有家族史或长期腹痛、便血者。若出现症状,切勿自行诊断,务必及时就医。

结肠早癌不可怕,可怕的是“拖延”和“侥幸”!从今天起,调整生活习惯,主动参与筛查,让健康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者:

陈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分中心 科护士长

韦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分中心 副主任护师

出品:科普中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279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4日 下午4:01
下一篇 2025年4月24日 下午4:01

相关推荐

  • “爆暖”后寒潮又“去而复返”!有点措“身”不及?这份穿衣法则请查收→

    最近几天,全国多地经历了一次天气“爆暖”,南方一些地区甚至炎热如夏,刚准备脱掉厚衣服,寒潮又来“敲门”。 中央气象台3月1日18时继续发布寒潮黄色预警:受寒潮影响,预计,3月1日20时至3月4日20时,我国中东部气温将自北向南先后下降6~10℃,其中,华北南部及其以南的大部地区降温12~16℃,部分地区降温18℃以上;4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到江汉至沿…

    2025年3月2日
    12200
  • 外科手术安全大揭秘:禁食禁饮,你真的了解它的重要性吗?

    外科手术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患者在接受外科手术前,医生护士通常会告知患者需要禁食禁饮水,这时,部分患者心中或许会有一些疑问:为什么手术前要禁食禁饮呢?少喝一点水或者少吃一点点东西会影响手术吗? 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微创外科中心普外科病房,也会遇到患者有这样的疑问。针对这些问题,医生护士都会给予详细的讲解和指导,下面,我们就来介…

    2025年3月13日
    9600
  • 花粉浓度已经到达next level了!4个防护指南请收好→

    最近,天气回暖,万物复苏。随之而来的是,各地的花粉浓度已经到达了next level级别了! 以北京为例,天坛公园3.3万株柏树花粉爆发,部分地区花粉也“烟雾”缭绕似扬沙,再伴随着大风,随时给人施以魔法攻击。 北京花粉似扬沙 花粉爆发,有3亿过敏人群正在遭受春天的酷刑。他们涕泪横流,喷嚏不断,并且认真发问,为什么偏偏是我会过敏!花粉季到来,过敏星人请收好4个…

    2025年3月22日
    8300
  • 春节吃太多,积食不消化怎么办?三招轻松化解!

    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在这个春节假期,你是不是一直在吃吃吃……喝喝喝……顿顿都吃大鱼大肉,餐餐都喝“小甜水儿”,肚子上出现“游泳圈”就罢了,还常常吃到撑,肠胃逐渐产生不适感,甚至出现了恶心、呕吐等症状。 这都是积食惹的祸! Part.01为什么过年期间,更容易积食? 食量的失控 平日里,我们对食量有着相对稳定的把控,一…

    2025年2月8日
    21100
  • 警惕“沉默杀手”——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被称为“沉默杀手”,常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1]。每年全球范围VTE的发生接近1000万例[2]。美国每年VTE的发生例数超过200万,每年有2万人死于肺栓塞,其中11%在发病1h后死亡[3]。欧洲每年新发112万例VTE,VTE相关死亡人数更是高达54.3万例[4]。国内一项针对90家省会或大中型城…

    2024年12月24日
    27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