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是“世界卵巢癌日”,它由世界卵巢癌联盟发起的,旨在让卵巢癌患者、幸存者及其亲友团结起来,分享抗癌经历,并帮助公众提高对卵巢癌的认识。
相比于乳腺癌、宫颈癌等更常见的女性癌症,很多人对卵巢癌并不太熟悉。这一疾病因起病隐匿、误诊率高、死亡率居妇科肿瘤之首,由于普遍缺乏认知和早期筛查试验,约70%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晚期,且三年内复发率高达70%,晚期五年内病死率也高达近70%!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全球每年约有25万女性被诊断出患有卵巢癌,死亡人数达14万,这使得卵巢癌成为死亡率最高、存活率最低的妇科恶性肿瘤,因此也被称为“妇癌之王”。
卵巢癌有哪些特征?
一、隐匿性强:早期多无症状,70%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晚期症状包括腹胀、腹痛、腹水、食欲减退、尿频等。
二、非特异性表现:部分患者出现消瘦、贫血;少数功能性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可能导致绝经后出血或月经紊乱。
三、高危年龄与症状:40-60岁女性若持续出现不明原因腹胀、消化异常或盆腔不适,需及时排查。
如何预防“沉默的杀手”?
卵巢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当发现时多数已达晚期。约70%的患者会在确诊后的3年内复发,且复发后的预后较差,缺乏有效的疗法。因此,早发现、早干预对于卵巢癌的治疗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普通人群管理:建议每年经阴道超声+CA-125检测。
高危人群管理:对于家族中有直系亲属罹患卵巢癌、乳腺癌等的女性,建议进行遗传咨询和必要的基因检测,有BRCA胚系突变的女性需缩短筛查间隔,必要时可进行预防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
科学避孕:长期口服避孕药可显著降低风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生活方式:均衡饮食、规律运动、避免吸烟,母乳喂养≥12个月可能有保护作用。
卵巢癌防治需建立‘早筛-基因检测-精准治疗’三级体系。高危女性不要等待症状,主动筛查才是生存关键!
(本文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副主任医师 杨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4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