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仅差15分钟,大脑却天差地别,真相是……

编译:公子欣

一项由复旦大学和剑桥大学研究人员

开展的最新研究表明

相比同龄人

睡眠时间更长且入睡时间更早的青少年

大脑功能更佳、认知表现更出色

即便只差****15分钟

大脑功能也天差地别

研究还发现就算是睡眠习惯较好的青少年

其睡眠时长

仍未达到该年龄段的推荐标准

睡眠对人体机能运转至关重要。科学家认为,睡眠期间大脑会清除积累的毒素,神经连接得到巩固和优化,从而增强记忆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还表明,睡眠能提升免疫力,并改善心理健康

在青少年时期,睡眠模式会发生变化。青少年往往倾向于晚睡且睡眠时间减少,这直接影响生物钟调节。而这一时期恰恰是大脑功能和认知发育的关键阶段。美国睡眠医学会建议,青少年的理想睡眠时间是8-10小时

脑容量模式和功能网络连接性有助于相关的睡眠维度剑桥大学精神病学系教授Barbara Sahakian表示:“虽然青春期是发育关键期,但我们对青少年睡眠状况的了解却远少于成年阶段,比如青少年实际睡眠多长?这对他们的大脑功能和认知表现会产生什么影响?”

传统研究多依赖青少年自述睡眠情况,数据准确性有限。为此,复旦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美国“青少年大脑认知发展研究”的数据——这是全美规模最大的儿童脑发育长期追踪项目。研究人员通过3200多名11-12岁青少年佩戴的智能手环获取客观睡眠数据,并与脑部扫描及认知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团队还额外验证了两组13-14岁青少年(约1190人)的数据以确认结论。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细胞报告》上发表。

研究发现,这些青少年大致可分为3类:第1组(占39%),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10分钟,往往入睡时间最晚,起床最早;

第2组(占24%)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21分钟,各项睡眠指标均处于平均水平;

第3组(占37%)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25分钟,往往入睡时间最早,且睡眠期间心率较低。

三种生物型青少年认知能力的纵向变化以及脑容量和功能网络连接性的发展

尽管这几组青少年在学业成绩方面未见显著差异,但在词汇、阅读、问题解决和专注力等认知测试中,第3组表现最优,第1组最弱。脑部扫描显示,第3组的脑容量最大、脑功能最佳,而第1组则相反。

Sahakian教授强调:“尽管每组之间的睡眠时长差异相对较小,仅15分钟左右但大脑结构和功能差异已非常明显。这充分说明,在人生这一关键阶段,保证优质睡眠是何等重要。”

研究第一作者、复旦大学的马庆博士指出:“虽然我们的研究不能直接证明青少年大脑功能和认知能力更好是因为他们睡眠更好,但已有大量研究支持这一观点。例如,研究表明睡眠对记忆有益,尤其是对记忆巩固的促进作用,这对学习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还发现,第3组青少年睡眠期间的心率最低,而第1组的心率最高。较低心率通常意味着更健康的状态,而较高心率往往伴随睡眠不安、频繁觉醒和日间嗜睡等问题。

由于该项目具有长期追踪特性,研究团队发现,这些青少年在睡眠模式、大脑结构与功能,以及认知表现方面的差异,在研究观察时间点的前后两年间是持续存在的

复旦大学资深研究员程炜补充道:“鉴于睡眠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探究为何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睡得更晚、更少。是因为完成学业或是玩电子产品吗?还是他们的生物钟本身就延迟了入睡信号,要到很晚才感到困倦?”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4460.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9日 上午10:04
下一篇 2025年5月9日 上午10:04

相关推荐

  • 摩卡咖啡为啥叫摩卡?为啥它加巧克力?

    爱喝摩卡咖啡的朋友们,或许你们了解过这款加了巧克力的咖啡为啥叫“摩卡”吗? 爱喝摩卡咖啡的朋友们,或许你们了解过这款加了巧克力的咖啡为啥叫“摩卡”吗? 今天常被看作“西方生活方式”的咖啡,起源却一点也不“西方”。一般认为,咖啡树最早于公元6世纪,在东非古国埃塞俄比亚被人发现。埃塞俄比亚人把咖啡果、以及它的种子咖啡豆,当提神醒脑的小零食吃。 生吃会…

    2025年2月27日
    16200
  • 家庭药箱自查清单:这5类药,千万别放过期!

    打开你家药箱,是否藏着"定时炸弹"?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67.3%家庭存在过期药品,每年引发超20万例不良反应。药品过期不仅是疗效打折,部分药物更会裂解出致癌物。本文将聚焦抗生素、心脑血管急救药等5类高危药品,通过分子结构变化图解析变质机理,教您建立"红黄蓝"三级预警系统。文末附赠药品电子化管理模板,用科技手段规避用药…

    2025年4月8日
    7300
  • “促炎食物”伤心脏,这4种东西真的要少吃了!

    在很多重大疾病进展的过程中,炎症是其中重要一环。慢性炎症刺激不仅拉升患癌风险,还会伤害心血管。我国学者曾在国际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发表一项研究:促炎食物吃得越多,心力衰竭的生物标志物水平就越高。结合该研究及专家观点,一文告诉你哪些是促炎食物、哪些是抗炎食物,以及怎么吃对心脏更健康。 在很多重大疾病进展的过程中,炎症是其中重要一环。慢性炎症刺激不仅拉升…

    2025年5月2日
    3100
  • 吃了止痛药头更疼了?有这些症状必须去医院!

    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我们在生活中几乎都有头疼,被冷风吹了,或者没有休息好,再或者感冒了,都会引发头疼。 当头疼发作时,多数情况要么是忍忍就过去了,要么是忍不了就吃点止痛药缓解。偶尔服用止痛药,可能影响不大,反而还能有效缓解头痛,但如果长期过度服用止痛药,不仅不能缓解,还会让头痛加剧! 头痛 广义的头痛指的是头部的所有…

    2024年12月20日
    23600
  • ​​梅毒与疟疾:一场以毒攻毒的医学奇迹​​——从“发烧疗法”看人类与疾病的博弈史

    ​​摘要​​ 20 世纪初,梅毒和疟疾看似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却在医学史上上演了一场惊险的“合作”。科学家发现,利用疟疾引发的高烧可杀死梅毒螺旋体,这种“以毒攻毒”的疗法拯救了无数生命,却也因伦理争议和时代局限成为医学史上的特殊注脚。 ​​引言:梅毒的致命威胁​​ 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曾是全球性传播疾病的“头号杀手”。在抗生素发明前,晚期梅毒患者会出现骨损…

    2025年4月24日
    3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