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数十亿英里,这对“双胞胎”如何叩开星际空间之“门”?

作者:黄湘红 段跃初

在人类对宇宙的漫长探索旅程中,有一对闪耀的“双子星”——NASA 的旅行者号探测器,它们宛如无畏的先锋,跨越数十亿英里,为我们揭开了太阳系边缘及星际空间那神秘面纱的一角,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宇宙边界的认知。

《科学美国人》杂志在 2024 年 12 月 13 日刊登的一篇由 Meghan Bartels 撰写的文章,深入讲述了旅行者号的传奇故事。旅行者号探测器的设计独具匠心,其主体结构呈圆筒状,搭载着多种功能强大的仪器设备。它们装备了高精度的光学相机,能够捕捉遥远天体的清晰图像,让地球上的我们得以目睹外行星那壮丽的环带和神秘的卫星。探测器还配备了先进的光谱分析仪,通过分析天体发出的光的光谱,科学家们可以了解这些天体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从而推断出它们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此外,旅行者号还携带着粒子探测器,用于测量太阳风粒子以及星际空间中的高能粒子,这些数据对于研究宇宙射线的起源和传播至关重要。

自 1977 年踏上征程以来,这对双胞胎探测器就肩负着探索外行星的使命。它们先后飞掠木星、土星,旅行者 2 号还额外探访了天王星和海王星,为人类送回了这些遥远巨行星的珍贵影像和数据,让我们首次得以近距离窥探这些神秘世界的真面目。

然而,它们的使命并未随着外行星探索的结束而终止。当行星观测任务完成后,尽管仪器设备在老化、能源也在逐渐减少,NASA 科学家们还是决定让旅行者号继续前行,向着太阳系的边界进发。在漫长的旅途中,旅行者号经历了多个关键阶段。2004 年 12 月,旅行者 1 号抵达终止激波区域,这是太阳风开始急剧减速的地方;到了 2012 年 8 月,它成功穿越日球层顶,正式进入星际空间。而旅行者 2 号也紧随其后,在 2007 年跨越终止激波,并于 2018 年 11 月穿过日球层顶的另一片区域。

这些探测成果意义非凡。从科学认知的角度来看,它们让我们认识到日球层并非是一个简单、静态的边界,而是一个复杂多变、充满活力的区域。太阳风与星际介质的相互作用在此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景象,例如在终止激波和日球层顶之间的日鞘区域,太阳物质的运动状态发生着剧烈的变化,速度减慢甚至出现反向流动。而且,太阳活动的 11 年周期如同宇宙的脉搏,深刻影响着日球层的大小和形状,使其呈现出周期性的膨胀与收缩,这一现象在探测器收集的数据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

星际空间的神秘面纱也被旅行者号稍稍揭开。那里有着与太阳系内部截然不同的环境,弥漫着银河宇宙射线以及来自古老恒星死亡后的尘埃。这些发现让我们对宇宙的演化和物质分布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宇宙深处历史的大门,让我们得以窥探那些遥远而古老的故事。

专家们对旅行者号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波士顿大学的空间物理学家 Merav Opher 感慨道:“以前我们总觉得自己对日球层挺了解,可旅行者号这一路走下来,才发现我们知道的不过是冰山一角,它的复杂和动态远超想象,这也让我们明白,宇宙还有太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挖掘。”普林斯顿大学的 Jamie Rankin 也指出:“在旅行者号突破日球层顶之前,我们在地球上做的那些观测,其实都受到太阳各层的干扰和过滤,而现在它们送回的数据,就像是来自宇宙深处的纯净信息,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让我们对太阳与宇宙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但旅行者号的探索也并非一帆风顺,它们也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比如,其中一艘探测器出现了多次穿越终止激波的奇特现象,这背后的原因至今仍让科学家们争论不休。而且,日球层的整体形状到底是什么样的,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它可能像拖着长尾巴的彗星,也可能像弯弯的羊角面包,甚至可能是一种我们从未设想过的形状。

尽管如此,旅行者号的价值无可替代。它们就像是宇宙中的信使,为我们带来了来自遥远星际的珍贵信息,激发了无数人对宇宙的向往和探索欲望。虽然它们的仪器终有一天会停止工作,但它们所开启的探索之旅将永远铭刻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勇往直前,去追寻那无尽的星辰大海,努力拼凑出宇宙完整而壮丽的画卷。

参考文献:

NASA’s Beloved Voyager Probes Find Puzzles beyond the Solar System|Scientific American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84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18日 上午9:16
下一篇 2024年12月18日 上午9:16

相关推荐

  • @孕妈:极不友好!警惕“喵星人”身上的弓形虫

    弓形虫是一种胞内寄生虫,与布鲁氏菌病一样,凡是进入了细胞内,治疗起来就非常麻烦,而且关系到胎儿的健康,因此准备怀孕的年轻的姑娘们,在怀孕前后均不推荐喂养宠物猫,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种极易造成流产和死胎的胞寄生虫吧! 一、什么是弓形虫? 弓形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寄生虫,它的学名为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这种寄生虫可以感染包括鸟类、哺…

    2024年12月20日
    6000
  • 吃面和吃米,哪个更容易长胖?

    审核专家:王学江 首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授 中国人传统饮食习惯的形成原因很简单,地里长什么,家里就吃什么。故而有南稻北麦的区别。那么问题来了,米和面这两大主食,吃哪个更容易长胖? 答案是:吃面容易胖! 有很多研究表明:以同等频率和量的大米代替小麦,体脂超标的风险降低。一项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观察了10万多人的主食偏好与肥胖的关系。结果…

    2024年12月23日
    5400
  • 动物冬眠时,体温可以到降到多少度?答案出乎意料

    寒冷的冬天已经来临了,又到了动物冬眠的季节了,那动物为什么要冬眠,而人不需要呢? 冬眠是动物应对寒冷季节的一种操作,这期间个体活动减少或停止,同时长时间禁食,所以冬眠期间动物会总体降低新陈代谢,而如何降低新陈代谢呢?一条路线是降低心率等方式,另一条路线就是降低体温,这样就可以总体降低新陈代谢。那动物冬眠的时候会消耗自身的能量吗? 01 冬眠会消耗自身的能量吗…

    2024年12月16日
    8000
  • 说真的,这家伙到底是鱼还是龙啊?

    今天我们采访的“嘉宾”是蛇颈龙化石标本,TA位于我馆龙的时代展厅内,此件展品产自摩洛哥东部的古勒米迈(Goulmima)晚白垩世,学名叫作Libonectes morgani,中文译名为摩根里伯龙,属于蛇颈龙亚目(Plesiosauria)薄板龙科(Elasmosauridae)。 此件藏品为一件保存相当完整的化石骨架,总长约5.3米,颈椎数54枚,颈长约3…

    2024年12月29日
    5100
  • 遇事一点就炸?有事总压抑自己?教你5招,做情绪的主人!

    喜、怒、哀、思、悲、惊、恐。 这些不同的情绪,其实是由于我们对事物不同的看法所形成的; 不同的看法引起了不同类型的体验,就形成了我们的情绪。 说白了,情绪就是一种体验,在这种体验背后藏着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即看法)! 划!重!点! 情绪不分积极、消极,只分为正常和不正常。 所以,不要觉得出现伤心难过就是消极情绪,只要是能与认知相匹配的情绪,就是正常的,自然而然…

    2024年12月24日
    6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