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智商到底随爸还是随妈?遗传学专家来揭秘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在语言中往往会说“母校”“祖国母亲”“motherland”(祖国),而不是“父校”之类的?

从遗传学的角度看,父母提供的遗传物质并不等量,母亲贡献的遗传物质更多!

动物细胞结构

对于大多数生物(真核生物),可以把其细胞分为细胞核与细胞质两部分。遗传物质不仅存在于细胞核,也存在于细胞质中。

线粒体与遗传遗传分两种,一种是孟德尔遗传(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另一种则是细胞质遗传(遗传物质位于细胞质)。孟德尔遗传中,遗传物质来自父母;细胞质遗传中,遗传物质来自母亲,也就是“母系遗传”。

细胞的能量工厂—— 线粒体

细胞质里有大量细胞器,其中一种叫“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氧化代谢的部位,是糖类、脂肪和氨基酸最终氧化释放能量的场所,简单说就是将养料转化为能量的“工厂”。

用遗传学解释“祖国母亲”人体有二套基因组:核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核基因组由23对染色体组成,其中包括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长度约为31.6亿个碱基对。线粒体基因组编码37个基因,总长约为16569 碱基对。

刚才已经指出,细胞质遗传的遗传物质来自母亲,所以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也是母系遗传。此外,线粒体基因组遗传还有两个特征:半自主性、高突变率。

子女遗传物质构成

那么,这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母亲贡献的基因比父亲多:儿子多837个核基因,37个线粒体基因;女儿多37个线粒体基因。

具体而言,母亲贡献的智力基因比父亲多:人类基因组中1500个基因和智力有关,X染色体有164个基因和智力相关。而且,母亲贡献的免疫力基因比父亲多:人类基因组中2140个基因和免疫力有关,X染色体有50个基因和免疫相关。

因此,子女的智力和免疫力水平更多取决于母亲。

线粒体与遗传病线粒体突变或功能障碍与多种疾病相关,例如遗传性线粒体疾病,它是线粒体基因或核基因突变导致的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

此外,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也是一种线粒体遗传病,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变性,导致急性或亚急性中枢视力丧失,多发于青年男性(20-30岁)。

研究表明,这一疾病不完全是母亲引起的,而是父母亲共同贡献。目前为止,在众多治疗方法中,基于线粒体基因异位表达的基因治疗是最具前景的LHON治疗手段。

(作者:管敏鑫,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曾任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药学部副主任。现任浙江大学遗传学研究所所长。)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843.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18日 上午9:16
下一篇 2024年12月18日 上午9:16

相关推荐

  • 荸荠、蕺菜、藠头,见过吃过也听过,就是不会读……

    植物的中文名称,犹如精炼的密码,蕴含其原产地、形态特征等丰富信息,省去冗长的生物学术语描述。然而,鉴于中国文字的深厚底蕴与悠久历史,植物名称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经历诸多演变。 为此,蝌蚪五线谱特别邀请深圳市作家协会的魏德勇先生,针对那些常见却易于误读或错读的植物名称,从它们的命名由来、生物特性、历史演变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能够轻松地…

    2024年12月25日
    5000
  • 回眸|37年前的今天,“冶钢1号”开创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先河

    37年前的今天(1987年12月18日)由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前身)研发的我国第一部完全国产化机器人“冶钢1号”诞生开创了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先河一起来了解它的故事 “冶钢1号”诞生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多个研究所开始涉足机器人研发领域。当时,中国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自主研发大型工业机器人面临重重挑战。 1983年,从国外机器人专…

    2024年12月18日
    6300
  • 防寒还保暖?警惕!这种“骑行神器”隐患多,很多人都在用→

    天气渐凉,很多骑电动自行车外出的市民纷纷带上了防寒保暖的“挡风被”,不过一定要注意,这种“御寒神器”,很容易“挡了寒冷,埋了隐患”。 电商平台上,挡风被的款式更是多种多样,有护膝型挡风被、套把型挡风被,还有包裹全身型挡风被等。 然而,挡风被虽然可以抵挡寒风,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央视记者尝试了一款轻便挡风被,安装使用后却发现,不仅有视角盲区,看不清楚前方区域…

    2024年12月16日
    6800
  • 看了《速度与激情8》,才发觉这是自动驾驶汽车史上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速8》为全球的科技极客们献上的大礼——无人车是如何变成丧尸大军的。

    2017年4月17日
    126114
  • “泼水成冰”很多人想玩!但……重要提醒

    “泼水成冰”是冰雪游热门体验项目。最近,一名游客在体验过程中被烫伤,引发网友关注。“泼水成冰”是何原理?如何安全操作? 体验“泼水成冰”被烫伤 提防炫酷背后的风险 近日,来自江西的游客江女士到黑龙江游玩,想体验一把在网上看到的“泼水成冰”,结果操作过程中不小心被热水烫伤。江女士说,热水导致她的头部烫起了小水疱,经过冷敷、用药等紧急处理,目前伤势已经好多了。 …

    2024年12月25日
    4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