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智商到底随爸还是随妈?遗传学专家来揭秘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在语言中往往会说“母校”“祖国母亲”“motherland”(祖国),而不是“父校”之类的?

从遗传学的角度看,父母提供的遗传物质并不等量,母亲贡献的遗传物质更多!

动物细胞结构

对于大多数生物(真核生物),可以把其细胞分为细胞核与细胞质两部分。遗传物质不仅存在于细胞核,也存在于细胞质中。

线粒体与遗传遗传分两种,一种是孟德尔遗传(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另一种则是细胞质遗传(遗传物质位于细胞质)。孟德尔遗传中,遗传物质来自父母;细胞质遗传中,遗传物质来自母亲,也就是“母系遗传”。

细胞的能量工厂—— 线粒体

细胞质里有大量细胞器,其中一种叫“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氧化代谢的部位,是糖类、脂肪和氨基酸最终氧化释放能量的场所,简单说就是将养料转化为能量的“工厂”。

用遗传学解释“祖国母亲”人体有二套基因组:核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核基因组由23对染色体组成,其中包括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长度约为31.6亿个碱基对。线粒体基因组编码37个基因,总长约为16569 碱基对。

刚才已经指出,细胞质遗传的遗传物质来自母亲,所以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也是母系遗传。此外,线粒体基因组遗传还有两个特征:半自主性、高突变率。

子女遗传物质构成

那么,这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母亲贡献的基因比父亲多:儿子多837个核基因,37个线粒体基因;女儿多37个线粒体基因。

具体而言,母亲贡献的智力基因比父亲多:人类基因组中1500个基因和智力有关,X染色体有164个基因和智力相关。而且,母亲贡献的免疫力基因比父亲多:人类基因组中2140个基因和免疫力有关,X染色体有50个基因和免疫相关。

因此,子女的智力和免疫力水平更多取决于母亲。

线粒体与遗传病线粒体突变或功能障碍与多种疾病相关,例如遗传性线粒体疾病,它是线粒体基因或核基因突变导致的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

此外,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也是一种线粒体遗传病,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变性,导致急性或亚急性中枢视力丧失,多发于青年男性(20-30岁)。

研究表明,这一疾病不完全是母亲引起的,而是父母亲共同贡献。目前为止,在众多治疗方法中,基于线粒体基因异位表达的基因治疗是最具前景的LHON治疗手段。

(作者:管敏鑫,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曾任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药学部副主任。现任浙江大学遗传学研究所所长。)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843.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18日 上午9:16
下一篇 2024年12月18日 上午9:16

相关推荐

  • 十分钟“充电”法:上班族快速恢复元气的秘诀→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上班族常常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长时间的劳累。从早到晚,忙碌的工作节奏仿佛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身体和精神的疲惫如影随形。然而,工作间隙的短暂休息并非只是简单的放松,它更是一种高效的能量补充方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十分钟“充电”法,看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恢复元气,让上班族重新焕发出活力。 一、十分钟“充电”法的重要性 长时间的…

    2025年4月9日
    6900
  • 男子呕吐一年多,开颅手术取出寄生虫,原因竟是这种大家常吃的火锅......

    说到牛蛙,那可是很多人餐桌上的宠儿。鲜嫩多汁的蛙肉,无论是爆炒、红烧还是涮火锅,都让人垂涎欲滴。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美味的牛蛙背后,可能藏着一个“隐形杀手”——寄生虫!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最近,网上有个案例让人触目惊心:一位网友呕吐了一年多,最后不得不开颅手术,结果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寄生虫!而他之前曾吃过牛蛙火锅。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毛骨悚然?牛蛙怎么会有…

    2025年2月25日
    15900
  • 气温回升,结石高发!快查收这份“防石”指南!从此远离疼痛侵扰

    天气逐渐炎热,临近夏日,又到了结石高发季节,最近结石发作患者就诊频增,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黄帅金主治医生来给你支招。 一、为什么炎热天气结石高发? 1. 出汗多:尿液“浓缩”变结石浓汤。 炎热天气下,人体出汗多、喝水少,尿液就会被 “浓缩”。此时,尿液中的矿物质,如钙、草酸等浓度会大幅升高,就像熬煮浓汤一般,其中的物质变得…

    2025年4月29日
    1100
  • 中国抗癌日|从头到脚,都有哪些防癌重点?一篇说清,快收藏→

    又是一年的中国抗癌日,一谈到癌症这个话题,很多人都觉得很沉重和恐慌,仿佛癌症都是突然就发生了一样,其实它并不是突然就降临的疾病,而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沉默陷阱”。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从头开始,从日常生活出发,一起发现那些致癌因子,在生活中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从“头”开始: 警惕悄无声息的脑肿瘤 一项发表在《神经肿瘤学》上,基于多项流行病学研究和基因组关联研究…

    2025年4月15日
    4500
  • 食品包装上的“零添加”到底是不添加什么?

    2023年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新版食品安全标准引发广泛关注。 其中对“零添加”标识的规范管理,犹如一剂清醒针,让人们重新审视食品包装上那些充满诱惑力的“不添加”“零添加”宣传语。“零添加”到底是不添加什么?我们真的需要执着追求“零添加”吗? 01食品添加剂的身世 现代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如同隐形的魔术师。从清晨的面包到深夜的零食…

    2025年3月29日
    7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