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总是“被电到”?轻松几招帮你远离静电!

冬季来临

你是否经常遭遇突如其来的“电击”?

这其实是静电在作怪!

本期内容

科博士将为你揭秘静电的成因

带你学习如何远离静电的困扰

物质由原子构成,而原子内部包含大量的正负电荷。通常情况下,这些正负电荷是处于平衡状态的,使得物体整体不带电。然而,由于不同物体的电子活跃程度存在差异,就可能导致电荷的不平衡现象

以我们日常穿脱衣物为例,身体原本处于正负电荷平衡的状态。但在穿脱衣物的过程中,由于摩擦作用,部分电荷会从身体转移到衣物上。由于衣物通常具有绝缘性,这些转移的电荷便被牢牢吸附在衣物上,导致身体与衣物之间出现过剩的正电荷或负电荷,从而产生静电。

静电一旦产生,就可能伴随着静电放电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被电到”。而我们在“被电到”时看到的火花,实际上是瞬间电流通过的路径。

那么,为何冬季特别容易产生静电呢?原因在于,静电的产生需要干燥的空气作为条件。在我国的大多数城市,冬季空气相对干燥。特别是在使用暖气的室内,空气湿度常常低于30%,这导致空气中能够转移电荷的液滴数量极少,不利于电荷的消散,因此静电更容易积累。简而言之,环境越干燥,静电的产生就越为频繁。因此,冬季产生静电现象的频率会高于其他季节。

生活中的静电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一些影响。

(1)

对于心脏功能比较弱的人

静电产生的磁场作用轻者可导致胸闷、头晕、气促、焦躁不安,重者可引起心律失常和早搏,加重病情。

(2)

静电能改变脑电位

静电改变脑电位,会引起脑神经细胞膜电流传导异常,使人感到疲劳、烦躁、失眠、头痛。

(3)

静电对孕妇的伤害

如果孕妇接触太多的静电,会影响体内的孕激素水平,从而产生乏力或心烦的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引起流产。

(4)

静电对皮肤的影响

静电在人体周围可以产生大量的阳离子,使皮肤水分减少,进而使皮屑增多,更容易诱发皮肤瘙痒。

(5)

静电可能吸附有害物质

静电吸附的大量尘埃中含有多种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人体吸入后会影响健康。

虽然静电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大家不必恐慌。在生活中,大家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减少静电带来的困扰。

(1)

如何减少头发上的静电

①保持头发清洁

冬天气候干燥,特别容易滋生头皮屑。一定要保持头发的清洁和舒适。头屑污垢黏着的头发是静电产生的温床。所以,冬天一定要勤洗头洗澡、勤换衣服,能有效清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荷。

②不用含酒精的产品

在给头发做定型时不要使用含有酒精的产品,酒精的挥发会让头发更加干燥发涩。最好使用免洗护发素,不仅会在头发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还可以帮助头发定型。

③选择木梳或角梳

梳子的选择也尤为重要,最好选用木质或者角质的梳子来梳理头发。如果用的是塑料梳子,可以在使用前将梳子放在水中浸泡片刻,等静电消除之后再梳理头发。

④打理前先打湿头发

头发干燥、蓬松难打理,早上起床后最好能喷些保湿喷雾,将头发打湿、再梳理平整,有利于防止静电的产生。

⑤穿棉质或丝质衣服

在冬天最好选择柔软、光滑的棉纺织或丝织上衣,而最好不要选择化纤类衣物,这样也可以减少头发和衣服的摩擦,减少静电。

(2)

如何减少衣服上的静电?

①少穿化纤衣物

选择衣服时尽量穿着棉织品和麻织品等,不要穿着化纤类的服装,化纤类的服装。

②用衣物柔顺剂

冬天穿的毛衣和外套极易摩擦后产生静电。清洗时用织物柔软剂浸泡衣物干燥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静电。将纤维柔顺剂稀释在水中,喷洒在衣物上也会有效果。它可以使纤维变得柔软,减少因摩擦产生的静电。

③将衣物放进浴室

把有静电的毛衣挂在洗完澡之后充满蒸汽的浴室中也是一个解决方法。这可以让湿气渗进衣物,防止由于干燥产生的静电。

④保管时夹张报纸

保管衣物时,在衣物之间夹进报纸。报纸不仅能防止衣物摩擦产生静电,还具有防虫作用。但如果觉得看起来不太整洁,而且担心油墨会印到衣物上的话,将纯棉衣物夹放在编织衣物之间也是一个好办法。

(3)

其他生活中的静电怎么办?

①使用加湿器

空气干燥寒冷也是产生静电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居生活时可以在家里放置加湿器,或者在房间内简易地放一盆水,只要空气的问题处理好了,基本上在家就不会被静电侵扰了。

②先摸钥匙再开门

在碰铁门时,不要直接用手直接接触铁门,而是用手先大面积抓紧一串你口袋里的钥匙(通常这并不会遭电击),然后,用一把钥匙的尖端去接触铁门,这样,身上的电就会“被放掉”,而且不会“被电到”。

③先摸车门再下车

下出租车时也常发生电击现象。主要是由于下车时,身体与座位摩擦产生静电积累,而下车后关门时,手突然碰车门就会遭电击。

这种情况常发生时,最好注意:下车时,即在身体与座位摩擦时,提前手扶金属的车门框,可以在摩擦产生静电时,随时把身上的静电排掉,而不至于下车后突然触碰车门,引起放电。

漫长的冬季才刚刚开始

这些防静电小妙招你学会了吗?

用科学的方法

告别冬日里的“静电之痛”

享受一个温暖而无忧的冬季吧!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

想看更多有趣又实用的内容

赶紧关注我吧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健康报。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源版权图库创客贴,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92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20日 上午9:16
下一篇 2024年12月20日 上午9:16

相关推荐

  • 【大国粮策】深海上的海鲜工厂:数字科技为蓝色粮仓持续“充电中”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在大食物观提出之后,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蓝色粮仓”建设,也更加关注“蓝色粮仓”的重要组成部分——远洋渔业。 从零启航,四十年破浪远征 回顾40年前的春天,我国历史上第一支远洋渔业船队…

    2025年3月28日
    11400
  • 果味电子烟居然在中学生中悄然流行!严重可致“爆米花肺”

    近期,一种水果口味的电子烟,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轻易地被未成年人购买,不少孩子因此染上烟瘾。 北京的赵女士是一个高二女生的妈妈,前不久,赵女士在整理女儿的书包时,翻出了电子烟。让赵女士想不通的是,自己的女儿一直讨厌烟草味,怎么会吸上电子烟呢?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些都是水果味的电子烟,味道清香、凉爽,并没有烟草味道。她的女儿是因为好奇,才开始的尝试。 赵女士的女…

    2025年3月27日
    14000
  • 象群一路向北:是“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暗藏玄机的迁徙”?

    一、象群为何突然“叛逆”? 2020年3月,云南西双版纳的15头亚洲象突然“离家出走”,一路逛吃北上500公里,甚至闯入昆明市区“打卡”。这场持续17个月的“公路大片”让全网直呼“萌翻又揪心”——它们究竟是随心所欲的“吃货小分队”,还是肩负使命的“自然探险家”? 二、象群“北漂”的三大科学猜想 1. 生存本能:寻找新家园的“象口普查” • 地盘争夺战: 西双…

    2025年5月20日
    4500
  • 谁家鸟回来啦?这份北京春季观鸟指南请查收→

    春暖花开,候鸟北归,这份北京观鸟指南请查收 北京有鸟吗?当然!北京地区鸟类的多样性在全世界都是可圈可点的,在G20国家的首都中排行第二,仅次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我的众多鸟友中,有几位外国人,就是定居京城多年做“鸟导”(观鸟拍鸟的向导)的。 ▲观鸟群体中的洋鸟人(摄影:郭耕) 为什么世界各地的很多鸟友要慕名来观鸟?正是因为北京之鸟举世瞩目!北京市面积占中国陆地…

    2025年3月28日
    11100
  • 植物界也有“社恐”,轻轻一碰就“害羞”→

    轻轻一碰,它的叶片就立即闭合。你“欺负”过含羞草吗?相信绝大多数人干过这事。 含羞草又被称为感应草、知羞草、怕丑草。这一物种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受到外界刺激后,它的叶子会立即合拢,外界触动的力量越大,合得越快,整个叶子都会垂下。过一段时间,它又会恢复原状。 听起来,含羞草就像是一种患有“社交恐惧症”的植物。 含羞草之所以会产生“害羞”的反应,首先与它的原产地气…

    2024年12月22日
    41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