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睡眠”冲上热搜,医生提醒:睡了可能等于没睡

你的睡眠还好吗?

连日来,有关“碎片化睡眠”

相关话题持续引发关注

“碎片化睡眠”的危害不容小觑

严重性等同于熬夜

它容易导致代谢综合征

使机体代谢发生紊乱

包括糖代谢的异常

进而可能引发高血糖或高血脂等问题

同时“碎片化睡眠”还会给心血管系统

带来巨大压力

长期熬夜或碎片化睡眠更是增加了

罹患老年痴呆等

老年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因素

医生:对放松、代谢、记忆都有影响

“碎片化睡眠”,顾名思义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晚上睡觉途中中断或醒来好多次。与只持续几秒,自己可能并不记得的短暂“微唤醒”相比,“碎片化睡眠”的特点是自己能非常明确地意识到“醒了”,且醒来后都要再次费劲地入睡。

对于有些人来说,“碎片化睡眠”还出现在重要的、令其激动的大活动前夜,很多人很容易“激动得睡不着”,每次醒来一看,怎么才过了一两小时。

同时,一些照料新生儿的家长或者值夜班的“打工人”,也更易出现长期的碎片化睡眠。

碎片化睡眠中不能进入深睡眠期,而是处于思睡期和浅睡期,因此此时一直醒来确实不够达到解除疲劳的目的,不利于大脑清理垃圾,也会对身体代谢造成影响。

专家解释,这也是为何长期“碎片化睡眠”的人群容易在白天出现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甚至进一步诱发代谢、认知、心血管和免疫等系统毛病的原因。

对于睡眠出现问题的人来说,主要分为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两种主要途径。如果没有器质性疾病,是家族遗传性或散发的基因变异疾病,能够确诊的先天睡眠障碍,只能用药物保证必要的睡眠。

此外,一些顽固性睡眠障碍或特殊时期的睡眠障碍,都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干预。但对于其他患者而言,通常建议首先尝试非药物干预。专家表示,日常生活中营造必要的睡眠环境很重要,重点在于要避免强光刺激、避免噪音刺激。“比如白噪声的原理是形成反复同样节律的刺激,单调重复,对于大脑来说枯燥的东西确实有利于刺激睡眠反应,辅助睡眠。”

你经历过睡眠碎片化吗?

你是否有经历过,晚上睡觉会莫名其妙中途醒来好多次,每次醒来后都难以再次入眠,这种况呢?这就是“睡眠碎片化”。那怎么判断自己睡眠碎片化严重度呢?

可以记录下睡眠数据,然后套上这个公式:睡眠效率=睡时长/躺床上的时间。举个例子:你晚上11点上床,12点睡着,间反复清醒的时间加起来1小时,第二天早上7点醒的,那么一般来说,睡眠效率分为三档:高效率:90%-100%;正常效率:85%-90%;低效率:85%以下,睡眠效率越低,代表睡眠碎片化程度越严重!

如何改善睡眠碎片化?

据生命时报报道,最近《英国医学杂志》子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提出了一个改善睡眠的有效方法:

在晚上进行碎片化、短时间的“轻量型”阻力训练——深蹲、提踵、提膝展髋,可以使当晚的睡眠时间延长近30分钟。

体重抗阻锻炼包括3个动作,无需器械,仅靠自身体重完成:

1、站立提膝展髋,站立时抬高一条腿的膝盖,把抬起的腿向外侧打开(右腿向右,左腿向左),然后收回来放下;

2、深蹲,模仿坐椅子的动作,但不要真的坐上去,注意膝盖不超过脚尖;

3、提踵,即踮脚。

每个动作20秒,3个动作做完是1分钟,循环3轮,一次只需3分钟,每隔30分钟进行一次。

最后祝大家可以一觉睡到天亮!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01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23日 上午10:54
下一篇 2024年12月23日 上午10:54

相关推荐

  • 比鲨鱼换牙还疯狂的“牙齿永动机”——黑点裸胸鳝

    在海洋生物的世界里,鲨鱼常因“终身换牙”而闻名——它们一生能更换上万颗牙齿,仿佛自带武器库。但有一种生物,其换牙的效率和策略却让鲨鱼都黯然失色。它就是生活在温带及热带珊瑚礁中的黑点裸胸鳝,不仅牙齿更换速度远超鲨鱼,更演化出了一套近乎“永动”的牙齿再生系统,堪称海洋中的“牙齿永动机”。 鲨鱼的换牙能力曾长期占据生物学的头条,它们的牙齿呈多排层叠排列,前排牙齿脱…

    2025年3月5日
    11900
  • 寒潮真的要来了!本周这些地方降温或超20℃,注意防范

    刚刚结束的这个周末,你是不是感觉到夏天来了? 最近,多地气温刷新了当地3月最高温纪录。3月23日白天,包括长春、沈阳、西安、兰州、银川、重庆、成都等在内的多地最高气温纷纷刷新今年来新高。其中,长春20.7℃为今年首次突破20℃;沈阳26.1℃为今年首次达到25℃以上,并打破当地3月最高气温纪录。 预计明后两天,北方多地最高气温还会继续冲高。像是兰州、太原、西…

    2025年3月24日
    9600
  • 超市买到的口蘑并非蒙古口蘑,真正的蒙古口蘑快被人类采灭绝了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饶固(南京师范大学)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汪曾祺是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在他笔下描绘过许多美食,其中,口蘑是他笔下着墨颇多的一种食材。汪曾祺在作品《菌小谱》中提到口蘑种类繁多,有黑蘑、白蘑、鸡腿子、青腿子等等,对白蘑的赞美之词尤多。 汪曾祺曾在张家口生活过四年,这个地方位于河北省北部,地处河北省向内蒙古过渡地带,拥有大片的草原…

    2025年4月29日
    900
  • 这个“红配绿”的节日专属符号,还和中国有渊源?

    即便你不曾刻意关注,也一定知道许多圣诞装饰及文化元素——圣诞老人和驯鹿,圣诞袜子和礼物,圣诞树和玻璃球,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圣诞歌等等。 但在诸多圣诞装饰中,有一种在中国不太常见。许多西方家庭会在圣诞节时用冬青、松枝、槲[hú]寄生等常青植物编成环,再用松果、桂皮、甚至应季水果装饰,做成挂在家门口的圣诞花环,这里面就包括了今天的两位主角——冬青和槲寄生。 这个…

    2024年12月30日
    21700
  • 想补充蛋白质,就要多吃肉?这种食物一定得吃够

    提到补充蛋白质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吃肉、吃蛋 但还有一种蛋白质 常常被大家忽略 那就是植物蛋白 蛋白质作为三大营养素之一,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细胞的重要原料,可以促进身体代谢,为人体提供能量。 图片来源:摄图网 日常生活中,我们从食物中获取的蛋白质有两大来源: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 植物蛋白是从植物中提取的蛋白质,常见的来源有大豆、豌豆、扁豆、鹰嘴豆、藜麦、坚果和…

    2025年2月19日
    13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