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口噎得脖子伸出二里地”!这种酸奶最近爆火,2类人食用要注意!

最近,社交媒体刮起一阵“干噎酸奶”风。各种博主纷纷尝试,不断将其搭配花样推陈出新,不过大家的食用体验似乎都不怎么美好,得出了“吃一口脖子抻出二里地”的品尝心得。

随着这款酸奶的流行,许多人开始尝试自制,但有人吃完自制的干噎酸奶后呕吐不止,被诊断为因干噎酸奶细菌超标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

这令很多人好奇,干噎酸奶到底是什么,有何魔力?我们在食用时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干噎酸奶”到底是什么?

所谓干噎酸奶,只是网友基于其口感的一种戏称,其正经名字叫做希腊冷萃酸奶。这是将普通酸奶中大部分乳清通过静置过滤去掉,使酸奶质地变得十分浓稠厚实,类似于冰淇淋或奶油的口感,可以理解为一种“浓缩”酸奶。

在国内,干噎酸奶的流行可能源于健身圈老网红“酸奶碗”。

起初,为了降糖减脂、补充蛋白质,不少健身达人用无糖或低糖酸奶做底,搭配燕麦、新鲜水果、坚果等做成一碗富含优质蛋白、钙、维生素且低脂低糖的营养餐。酸奶碗不仅营养全面、饱腹感强,而且摆盘精致、颜色绚丽,很快就火爆网络。

随着大家对“无糖”“健康”的追求不断极致化,碗底的普通酸奶也逐渐被去掉了乳清的“干噎酸奶”替代。

干噎酸奶和普通酸奶有什么区别?

干噎酸奶比普通酸奶更健康吗?很多人觉得“浓缩都是精华”,即便是口感差强人意也更倾向于选择干噎酸奶,究竟二者的差异有多大?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

考虑到目前关于冷萃酸奶和普通酸奶营养对比的研究文献有限,我们从某电商平台随机抽取不同品牌的奶制品做简单比较分析,供大家参考:

从下表数据可以看到,干噎酸奶的蛋白质含量是普通酸奶的 2.5~3.8 倍,钙含量也比普通酸奶高 12%~24%。即便是非零糖零脂的干噎酸奶,其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比普通酸奶低一半。

这是因为,随着乳清被过滤,大部分乳糖和部分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被滤掉,蛋白质等营养素却被浓缩。相比其较高的蛋白质含量来说,干噎酸奶的热量不算很高,如果选择零糖零脂的干噎酸奶,热量比普通酸奶还低。

以上数据均来自某电商平台随机抽取不同品牌奶制品所提供的食品营养标签

简单来说,相比普通酸奶,干噎酸奶具有高蛋白、高钙、相对低热量三大优势。由于去掉了更多乳糖,对乳糖不耐受人群可能也更安全。

和另一个“浓缩”奶制品——天然奶酪相比,干噎酸奶虽不如奶酪蛋白质、钙含量那么高,但热量和脂肪含量也只有奶酪的 1/5、1/3 左右。此外,干噎酸奶没有天然奶酪因制作工艺带来的高盐问题,含盐量仅为奶酪的七分之一到九分之一。

从益生菌角度来看,制作干噎酸奶的原料酸奶中如果添加了足量、具有活性的益生菌(如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做出的干噎酸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益生菌,发挥类似益生菌酸奶的作用,如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免疫力等,但效果可能会因人而异。

这里必需提醒大家,目前市面上希腊冷萃酸奶产品非常多,大家在选择时请一定注意以下几点:

① 选择大品牌的冷萃酸奶,在食品安全方面更有保障,尽量避免“手作”“自制”类产品。

② 仔细查看产品的食品营养标签,可对比不同产品蛋白质、脂肪、钙、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含量,并依据自身需求选择。如以减脂、降糖为目的,就选择低热量、高蛋白、无糖冷萃酸奶。

③ 优选原味冷萃酸奶。如果喜欢色彩鲜艳、口味丰富的干噎酸奶,可以通过添加新鲜水果来丰富其口味和颜色,还能补充水分,改善“干噎”程度。

干噎酸奶真的能减肥、开胃吗?

总体来看,干噎酸奶营养价值不错,是值得推荐的奶制品。那它适合所有人吗,减肥可以吃它吗?它是否像有人说的那样“很开胃”,吃完它会吃更多?

如果单从干噎酸奶本身的营养价值来看,它的确适合减重期间食用,尤其是无糖零脂的干噎酸奶,兼具高营养密度、高饱腹感、消化速度较慢等减重饮食所需的优势。

但前提是,整体饮食搭配要合理。如果把干噎酸奶当成“减肥秘密武器”,却不注意三餐限油限盐限糖、不控制总热量摄入,也很难达到减重目标。

建议大家可以用干噎酸奶搭配即食麦片、新鲜水果、冻干水果、原味坚果作为三餐之一,或者一餐的部分替代(同时减少其他食物摄入量)。这样不仅可以利用其高饱腹感达到减少进食量、降低进食频次的目的,还能满足基本营养需求。但要注意尽量少添加糖浆、蜂蜜、果酱、巧克力、饼干等高热量食物,不要把减重食物变成热量炸弹。

一些网络达人为了改善干噎酸奶的口感、颜值,晒出了用上述食物制作的酸奶碗,这与想减重、控糖的初衷背道而驰。不过如果只是想品尝酸奶的美味,这种操作则无妨。

至于是否“开胃”,其实谈不上。干噎酸奶口感酸爽清凉,搭配新鲜水果,本来是容易刺激食欲(开胃)的,但由于其富含蛋白质,消化速度并不快。再加上吃一口、嚼半天的口感,进食速度也很慢,吃完一碗估计只想让嘴巴休息。

有些朋友解释它“开胃”的原因是:吃几口干噎酸奶后,再吃普通美食觉得格外好吃就多吃了些。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

如果能接受干噎酸奶的口感,大多数人都可以适量尝试。但有两类朋友不太适合:

① 干噎酸奶是冷食,对于平时有胃炎、胃溃疡或一吃冷食就胃部不适的朋友来说要慎重选择。

老人与 3 岁以内幼儿。干噎酸奶质地过于浓稠,容易黏在口腔内部,对于吞咽能力偏弱的老人和幼儿来说难以咀嚼和吞咽,一旦看管不当可能会发生呛咳甚至窒息等更严重的情况

自制干噎酸奶有风险盲目跟风没必要

这股干噎酸奶的风潮吸引了不少朋友加入自制干噎酸奶队伍,但近期一则新闻向我们提示了自制的风险。

从新闻中可以看到,这位女士在制作干噎酸奶时,用洗脸巾过滤且未密封储存,导致细菌污染,引起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新闻没有明确引起该女士感染的细菌,但需要警惕的是比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更厉害的李斯特菌。

事实上,冰箱冷藏室的低温环境很适合李斯特菌生存和繁殖,这种菌不仅容易污染生肉,也容易污染乳制品。一旦食用被它污染的食物引起中毒,可能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关节痛以及头痛、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对孕妇来说还有可能引起流产、早产等严重后果。

为了避免出现食品安全风险,奉劝大家还是尽量购买成品。如果一定要自制,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① 选择新鲜、优质酸奶,确保原料安全。

② 确保制作过程卫生。如彻底清洁双手和可能接触食材的所有容器、工具等。

③ 选择一次性的、食品可用的过滤布或直接用彻底清洗消毒的过滤器来过滤。

④ 注意密封、冷藏储存。最好与生肉、生海鲜、沙拉等易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分开存放。做好的自制干噎酸奶最好尽快吃完,不超过三天为宜。

说到底,干噎酸奶只是健康奶制品的一种,其营养也并非无可替代。在确保食品安全的情况下,搭配得当的干噎酸奶完全可以尝试,但如果不喜欢它的口感,也无需跟风尝试,无糖或低糖低脂酸奶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贾成静,苏丹婷,沈郁,黄恩善,顾炜,王大宏,李芃,王畋,章荣华,胡崇高.酸奶对小学生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J].卫生研究,2021,50(06):1030-1034.

[2]钟燕,黄承钰,何涛.益生菌和酸奶对乳糖不耐受者结肠菌群作用研究[J].卫生研究, 2006.

[3]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报道.近期爆火!这种“健康食品”有人吃后呕吐不止?紧急提醒[EB/OL].2024-12-10.

策划制作

作者丨王璐 注册营养师

审核丨张娜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副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策划丨王梦如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 林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173.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上午10:54
下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上午10:54

相关推荐

  • “中国最性感的包子”是怎么锁住汤汁的?传统美食背后讲究真不少

    很多传统美食都有独家风味和口感。你有没有好奇过:广西生榨米粉的清香和充满韧劲的口感、广东双皮奶的细腻香滑从何而来?靖江的蟹黄汤包,薄薄一张面皮如何锁住浓郁汤汁和蟹香? 很久以来,这些传统地方美食的奥秘往往被归于厨师的天分或秘而不宣的师徒传承,问就是“师傅教的”。 其实,在这些独特的美味与口感背后,隐藏着许多科学奥秘。现在,《写给吃货的分子美食学》可以带你揭开…

    2024年12月22日
    19200
  • 银龄健康丨老年康复训练(疾病、意外与注意事项)之疾病篇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不断攀升,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2亿,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21亿。在中国,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人口老龄化程度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0岁及…

    2025年3月10日
    15600
  • 肝功这6个指标正常,说明你肝脏健康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对肝脏健康至关重要。 作为人体内的“化工厂”,肝脏承担着新陈代谢、解毒、储存等重要功能。 肝脏疾病往往具有隐匿性,早期不易察觉。如果肝出了问题,首先会通过肝功能检查指标反映出来。 今年3月18日是第25个“全国爱肝日”,《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专家,解读肝功能检验报告的主要指标,并提醒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查肝功…

    2025年3月18日
    11400
  • 减重总失败?快来看看如何破局!

    减重时,找到问题关键所在,有的放矢,才能减重成功,保持减重成果不反弹。 辛辛苦苦减重, 为何越减越重? 为了变瘦忍饥挨饿, 为何体重一动不动? …… 大家都知道,想要减重,“三分靠动,七分靠吃”。但有些人嘴上说着要减重,但总是无法付诸实际行动,或者一时冲动盲目减重,过两天又主动放弃,如此反复,让身体误认为您处于应激状态,体重不减反增,更有甚者,导致身体机能紊…

    2025年3月12日
    12000
  • 你的肾在求救!这5招让慢性肾脏病绕道走

    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泄和内分泌器官,承担着过滤血液、排出代谢废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关键任务。一旦肾脏出现慢性疾病,不仅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不过别担心,掌握以下 5 招,就能有效降低慢性肾脏病的发病风险,让肾脏保持健康活力。 一、合理饮食,减轻肾脏负担 饮食与肾脏健康息息相关。首先,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高蛋白食物…

    2025年3月25日
    8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