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客机事故致179人罹难! “飞鸟撞机”有多致命?

当地时间12月29日,一架韩国济州航空的客机在位于韩国全罗南道的务安机场着陆时,偏离跑道后撞上机场围墙。机上175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除2名乘务员获救,其余179人全部遇难。这是在韩国国内发生的伤亡最严重的空难事故

这是12月29日在韩国务安机场拍摄的事故救援现场。新华社/纽西斯通讯社

据韩国媒体报道,失事客机机型为波音737-800,机龄15年。该客机准备在务安机场1号跑道降落时发现无法正常着陆而复飞,第二次尝试在另一跑道上降落时因起落架未能放下而“机腹着陆”坠毁。影像资料显示,客机在跑道上滑行至末端仍未能减速,与机场围墙相撞后爆炸起火。

韩国客机坠落前疑似撞鸟

韩国国土交通部29日在记者会上说,当天务安机场客机坠落事故发生前,机场塔台曾向客机飞行员发出鸟群冲撞警报。一分钟后飞行员发出求救信号,求救信号发出几分钟后客机坠毁。

同日韩国媒体发布一段据称捕捉到“飞鸟撞机”瞬间的视频

韩国媒体公布的画面

影像资料显示,失事客机在跑道末端仍然未能减速,与机场围墙相撞后遭严重损毁并起火。韩国航空业人士普遍认为,飞机撞上鸟群导致起落架出现故障的可能性较大。

全球每年发生两万多起

“飞鸟撞机”事件

小小飞鸟为何会对飞机造成如此大的杀伤力?此前,央视专门对此做过科普:飞鸟的质量不大,速度不快,飞机却恰恰相反。按照物理学定律,撞击力与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例如,一只重100克的麻雀,与时速400公里的飞机相撞,可瞬间产生两吨重的冲击力,轻则损伤飞机,重则机毁人亡。专家介绍,飞机的驾驶舱窗口、传感器和发动机叶片等都比较容易因飞鸟撞机而发生损毁。

飞机发动机遭飞鸟撞击的模拟实验

动图来源:央视新闻

据国际民航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发生“飞鸟撞机”事件两万多起**。全球每年因“飞鸟撞机”要付出的代价达100多亿美元。**“飞鸟撞机”已经成为威胁航空安全的最危险因素之一。

近期,我国也曾发生“飞鸟撞机”事件。

12月20日,西藏航空TV9873航班在起飞过程中遭遇“飞鸟撞机”。机组立即决定返航,飞机安全落地,无人员受伤

12月5日,厦门高崎机场,有厦门博主拍摄到这一幕并发视频自述:拍到国航一航班降落高崎机场时,遭遇一群飞鸟的撞击。鸟群冲撞上机头,随后机头血迹清晰可见

落地经机场机务检查,后续航班正常执飞。

由于飞机高速飞行的特性,使得鸟撞难以被有效规避。飞机在起飞时速度极快,可能达到每小时数百公里,这样的速度和爬升率往往让鸟群无法及时避开

由于大部分鸟类的飞行高度与飞机下降着陆、起飞爬升的高度有所重合,因此超过90%的“飞鸟撞机”事件都发生在机场或者机场附近空域,多发生在飞机的起飞和降落过程中

如遇“飞鸟撞机”如何处置?

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知识》主编王亚男表示,当情况比较严重,如鸟类被飞机发动机吸入会造成发动机动力瞬间衰弱甚至丧失,现代商用飞机通常可以凭借另外一台完好的发动机完成至少120分钟的飞行,足以让飞机找到合适的备降场。

但如果两台发动机同时遭到撞击,飞机的动力大部分都将丧失,只能依靠仅有的滑翔和控制能力向迫降场前进。

另外,在即将降落或刚刚起飞的低空低速阶段,对飞行员的处置要求是比较苛刻的。

专家分析,此次韩国客机事故中,飞机放下起落架准备着陆时,飞机的速度和高度应该都很低,此时遭遇鸟群撞击很可能造成起落架某些部件发生故障,飞机只能以没有起落架的状态接触跑道,此时飞行员很难控制飞机方向。

此外,视频中可见飞机的扰流片,包括机翼没有充分展开进行减速

是由于鸟类撞击造成了某种故障,还是与飞行员的操作有关,也是之后的调查需要查明的。

防止“飞鸟撞机”可以做些什么?

对于机场来说,日常驱鸟以防止“飞鸟撞机”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的《运输机场鸟击及动物侵入防范管理办法》要求,机场管理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部门负责鸟击及动物侵入防范工作,并根据生态环境、保障模式和机场运行量等因素,配备足够的人员从事鸟击及动物侵入防范工作。

配备机场驱鸟员

开着驱鸟车,带着驱鸟枪、煤气炮、语音驱鸟器、捕鸟网等十八般“兵器”,和飞鸟们“斗智斗勇”,这就是机场驱鸟员。他们会利用鸟类害怕的声音、光线、气味等多种手段,将飞鸟驱离机场,保障航行安全。

生物驱鸟

不要以为只有人类能成为驱鸟员,在我国多个大型机场,一批“土著居民”也成功应聘驱鸟员。

国内包括北京大兴机场在内的多个机场,近年来正在尝试通过驯养本地猎鹰驱赶机场上空的鸟类,最早引入机场的哈里斯鹰,已经服役多年,为驱鸟工作立下了“赫赫战功”。

提升飞机自身性能

除了生物驱鸟,现代飞机在设计、制造阶段就已经考虑到了飞鸟等外物撞击风险的因素,并会进行严苛的鸟撞实验。从机头到机身、从机翼到起落架,再到发动机,每一个可能与鸟类发生碰撞的部位都要经过严苛的撞击实验,以满足抗鸟撞的适航要求,从而确保飞机的安全性。

现代飞机也采用了一些防鸟撞击的设计,通过吸能结构分散冲击力,减少机身结构受损面积。同时提升了单发降落的性能,一旦发动机吸入鸟类丧失动力,可凭借另一台发动机实现降落。即便是机身结构受损,也能在第一时间返回机场。

此外,各地还在试验包括无人机驱鸟在内的各种新式驱鸟手段,尽量降低“飞鸟撞机”发生的概率,让空中交通越来越安全。

综合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航空知识、国家应急广播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287.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29日 上午10:58
下一篇 2024年12月30日 上午10:56

相关推荐

  • 知名演员“热休克"去世?医生提醒:冬季易发,洗澡务必注意

    最近日本女星中山美穗被发现在浴室里不幸逝世,种种迹象表明,夺取她生命的是“热休克”,这种冬季易发生的意外伤害,需警惕! 一、休克是怎么回事儿? 休克是由于有效的循环血量急剧下降,组织的血液灌流严重不足,导致各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代谢障碍和结构损害。 通俗地说,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城市,那么血管就如同城市里的水管,当某些原因导致水循环系统里缺水,人体这座城市由此…

    2024年12月17日
    5500
  • 大风蓝色预警!外出活动警惕冻伤,就医应去这个科室

    审核专家:王学江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北京市气象台2024年12月29日15时45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虽然天气越来越冷,但并不会阻止人们进行户外活动,若保暖措施不到位,户外活动极易导致冻伤。那么,冻伤后应如何处理?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去医院又该挂什么科呢? PART.01 什么是冻伤 冻伤是由于寒冷和潮湿导致的人体局部或全身组织受损。当人体局部或者全身长时…

    2024年12月30日
    4700
  • 这个“瓜”很漂亮,但千万别吃!有毒!

    穿行在海南的山野中,你可能会遇到这样一种瓜——形似孩童爱吃的彩色泡泡球,比玻璃弹珠大些,红白条纹密布,从外观上看,可爱有趣。这让人不禁好奇,这究竟是什么瓜?这种瓜,能吃吗? 这就是双轮瓜。 双轮瓜属于葫芦科毒瓜属,是葫芦科大家族中的一员,是名副其实的瓜类,和大众餐桌上常见的甜瓜、葫芦、黄瓜、西瓜、冬瓜等,都有着或远或近的亲戚关系。 这种奇怪的果子在大城市少见…

    2024年12月20日
    4300
  • “中国最性感的包子”是怎么锁住汤汁的?传统美食背后讲究真不少

    很多传统美食都有独家风味和口感。你有没有好奇过:广西生榨米粉的清香和充满韧劲的口感、广东双皮奶的细腻香滑从何而来?靖江的蟹黄汤包,薄薄一张面皮如何锁住浓郁汤汁和蟹香? 很久以来,这些传统地方美食的奥秘往往被归于厨师的天分或秘而不宣的师徒传承,问就是“师傅教的”。 其实,在这些独特的美味与口感背后,隐藏着许多科学奥秘。现在,《写给吃货的分子美食学》可以带你揭开…

    2024年12月22日
    6100
  • 乘客在飞机看到邻座有一个“外星人”,惊呼:这到底是什么鬼?

    故事开始于一次普通的航班。乘客随手拍下了一张照片,却发现画面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乘客”:穿着黑色连帽衫,眼睛大得离奇,仿佛在“窥探”拍摄者。 图源:twitter 最初看到这张照片的人纷纷惊呼:“这是外星人吗?”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这到底是什么鬼东西,吓得我差点自己降落飞机。” 这位“天外怪客”被一些网友形容为电影《ET》中那位躲在毯子下的外星人形象。 确实…

    2024年12月31日
    3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