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也要“公私分明”?看看你一筷子的含“菌”量就懂了!

“来来来,吃点这个,你够不着吧,我夹给你。”像这样热情的餐桌“礼仪”,在不少中国人的家庭都有。你不这么做,或许显得不礼貌不热情,还要给你扣上一顶“招待不周”的大帽子。这个看似热情的主动可能暗藏着把疾病传染给他人的危机,看似友好的行为并不是代表“爱”。

一、餐具共用增大疾病传播概率

根据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消化科调查显示,很多消化道疾病容易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播,主要原因就是餐具公用的原因。”从科学角度来看,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不是什么好习惯,甚至可以称为陋习。以幽门螺杆菌为例,其感染率大概在60%,最常见的相关疾病是慢性胃炎、胃溃疡,出现腹痛、腹胀、反酸、烧心或者其它营养不良等症状,1%-2%的患者会导致胃癌。如果一位带菌者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筷子上的唾液会将病菌连同食物一起送给别人,导致别人被传染疾病。“目前,重庆已发生多起聚集性用餐导致新冠病毒传染的病例,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存在病毒交叉感染的隐患,疾病传播的概率就会增大。”

图源:Pixabay

二、公筷能阻断疾病的感染和传播

有实验表明,将病人使用、普通人使用、大饭桌使用的筷子和公筷,分别提取样本液到容器里进行培养。病人使用过的筷子上细菌数量最高,经过“口水交换”的大饭桌上使用过的筷子细菌量明显高于个人单独使用的筷子,而公筷上的细菌数量非常非常少。

三、改变餐桌礼仪,更有利于健康

我们必须改变就餐礼仪习惯,不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集体用餐时最好用公筷,提倡分餐制。避免通过口水交叉感染疾病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使用公筷,因为公筷不跟人体接触,只跟食物接触,用公筷能直接阻断诸如口腔疾病、消化道疾病、胃病等疾病的感染与传播,因此使用公筷是安全、健康、卫生的用餐方式,也是文明礼仪的体现。

供稿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科普创作与传播学会

作者:九龙坡区人民医院 田福运

审核专家: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张名均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598.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31日 下午4:50
下一篇 2024年12月31日 下午4:50

相关推荐

  • 天冷多喝热水?当心!超过这个温度可能致癌

    天气一冷 ,你一定离不开它:热水(就算天气不冷,我也离不开它)。中国人对喝热水有着特殊的情结。 “感冒了?多喝热水!” “肚子疼?多喝热水!” 在很多人眼里,一杯热水好像是一剂万能的良方,所以时不时地习惯叮嘱别人多喝热水。但你可能还不知道,“热”也可能会致癌哦! 今天,我们跟着长沙泰和医院肿瘤科主任严文辉教授一起来详细探究一下。 1、“热”水致癌是真的吗? …

    2024年12月16日
    21300
  • 猫:不喜欢剃须刀,我的胡须很灵敏

    我是咚咚喵 爱说话的动物实在是太好玩了! 本期动物科普 我们60秒走近会说话的猫! 咚咚喵溜到村子后面的小树林,看到一只黑猫悠闲地躺在草丛里。 咚咚喵撩了下黑猫:“嘿,同类!你在这儿干啥呢?” 黑猫懒洋洋地翻了个身,说:“等猎物。” 咚咚喵:“猎物?你还打猎?” 黑猫:“不打猎,你以为咱靠啥吃饭?” 咚咚喵:“看来猫界的生活比我这只长得像狐狸的喵想得要复杂啊…

    2025年3月6日
    12900
  • 绝无仅有!贵州惊现4.8亿年“地下水晶宫”,长啥样?

    近日,在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奥陶纪白云岩山脉深处,一条为农业灌溉开凿的引水涵洞意外揭开了掩埋4.8亿年地层下的秘境。 探险队员在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洞穴内科考。 探险队员在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洞穴内科考。 “这是藏在4.8亿年奥陶纪地层里的洞穴” 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赵揭宇说,这里因鲜有人类生活,毗邻贵州大沙河自然保护区,拥有极佳的水源…

    2025年4月14日
    4400
  • 马拉松竟会“烧脑”?“烧”的是什么?

    3月24日,一项发表在《自然·代谢》的研究显示,经过一场酣畅淋漓的马拉松比赛后,运动员大脑内与运动控制、感官和情感处理相关的区域中,一种能隔绝神经细胞传递的电信号的脂肪物质似乎在减少,但两个月后又会恢复正常。 马拉松“烧脑”“烧”的是什么? 当这种物质被视为能量源泉时又代表着什么? “髓磷脂”,或许能给出答案。 髓磷脂是一个“绝缘体” 要了解髓磷脂,要从髓鞘…

    2025年4月23日
    4100
  • 羽绒服究竟如何清洗?真的没法机洗吗?

    随着天气转暖,人们纷纷换下厚重的冬装,准备将羽绒服清洗后收纳起来,以便冬日再临之时防寒保暖。但在用洗衣机清洗时,有人却意外开出了“爆款”,不仅羽绒服爆裂,就连洗衣机脱水桶也出现了损坏。为何机洗羽绒服容易爆炸?羽绒服到底该怎么洗?清洗后又如何使它恢复蓬松呢? 1.为何用洗衣机洗羽绒服容易爆炸? 之所以其他衣物可以正常机洗,羽绒服却容易“洗炸”,主要与它蓬松的结…

    2025年3月16日
    9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