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没几年的羽绒服,怎么就不保暖了?原来很多人做错了这2点!

这年头,能面不改色随手就买下一件新羽绒服的,都是狠人。毕竟,今年羽绒服的价格确实让人有些“高攀不起”。

很多人只能从衣柜最深处掏出了尘封好几年的羽绒服……不过,有人说旧羽绒服会不暖和,那买了已经好几年的羽绒服真的还能穿吗?羽绒服真的有“寿命”这一说吗?

先说答案:有,不过和你的使用方式有很大关系。

储存方式不当

破坏了羽绒服中的绒子

羽绒服保暖的关键在于其中填充的羽绒,而羽绒服保暖性能的丧失,主要就是因为羽绒本身不行了。

无论是鹅绒还是鸭绒,它们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鹅绒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大概有 15 年,而鸭绒的使用寿命则只有 10 年左右。在长久的使用中,羽绒细小的绒毛和羽枝都会发生断裂、分解,从而导致羽绒服的保暖效果下降。而不当的储存方式会进一步缩短羽绒的寿命,让它穿三五年甚至一两年就不暖和了。

每当冬季过去,为了储存羽绒服,很多人都会选择用真空压缩袋将羽绒服收起来,直到来年冬天再拿出来。而这种长时间的压缩、挤压,其实会大大损伤羽绒的立体结构,即使来年重新恢复,保暖性能也会大不如前。

羽绒,根据形态不同,可以主要分为羽片、绒子、绒丝等不同类型,羽绒服保暖主要是靠绒子实现的。根据国家标准 GB/T14272-2021《羽绒服装》标准,一件合格的羽绒服需要有 50%以上的绒子含量才算合格。

绒子,是一个绒核向四周发射多根丝状物形成的立体结构,从外观看上,就像一个大朵蒲公英,呈现出立体的球状结构。

相比绒丝和羽片,绒子可以通过它纤细而中空的绒丝、羽枝,以及立体的球状结构存储许多静止空气,绒丝和绒丝之间,绒子和绒子之间都能可以锁住大量空气,而这些绒子和静止空气结合形成的结合体,可以大大延缓人体热量的散失,从而实现保温效果。

可以说,羽绒服的保暖效果很大程度就取决于绒子们在衣服内部形成的静止空气层厚度。

长时间的暴力压缩,却会让绒子的羽枝长期处于弯折的状态,甚至整个绒朵都会直接断裂,即使重新充气,绒子也无法回到原本的支棱状态,不仅让整个羽绒服的蓬松度都会大不如前,“变薄”,保温性能也是大打折扣。

与此类似的,长时间将羽绒服压在其他衣物或者重物下,也会损坏绒子的立体结构,这都会导致羽绒服的保暖效果大大降低。如果每年冬季之后,都这样粗暴地收纳羽绒服,羽绒服自然是熬不过几年。

正确的收纳方式:

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悬挂,并且避免周围衣物的挤压,以保持羽绒服的蓬松状态。如果实在需要压缩储存,也尽量不要压缩过多,保持原体积的 2/3 为宜。压缩后的羽绒服,尽量不要横向叠放,避免其他衣物的重量继续破坏绒子的结构。

清洗方式不当

很多人都洗错了

在日常的穿着中,羽绒服难免会沾上各种灰尘、污渍。一年下来,难免需要洗那么几次,而不当的清洗方式,更是羽绒服的天敌。

1

羽绒服大多不适合干洗

年末的时候,很多人会将羽绒服送到干洗店清洗,其实羽绒服大多都不适合干洗。

干洗的原理是利用有机溶剂溶解服装表面的污渍,而后让有机溶剂挥发,就能实现干进干出的效果。而目前洗衣店中常用的干洗剂是四氯乙烯,四氯乙烯的洗净率比较高,能有效地去除衣物上的油渍、污渍等,而且易挥发,在衣物上的残留也比较少。

但四氯乙烯同时也会破坏羽绒中的蛋白质成分,导致羽绒发硬,影响羽绒的保暖性能。此外,四氯乙烯还具有强烈的脱脂作用,这也会导致羽绒毡并、板结、发硬,失去蓬松性。

此外,四氯乙烯还会影响一些羽绒服的面料防风性。很多面料都是靠涂层实现防风、防水的效能,而四氯乙烯会和大部分涂层发生反应,导致涂层发生脱落或裂痕,而这同样会大大影响羽绒服的保暖性能。

前文提到,绒子形成的静止空气层是羽绒服保暖的关键,而防风防水的面料其实就是空气层外的防护墙。正是因为面料具有防风性能,外界的风才刮不进羽绒服内部,让绒子形成的静止空气层能发挥作用。面料的防风性能下降,自然也会影响到羽绒服的保暖性能。

因此,许多羽绒服在水洗标上都明确标注了”不可干洗”,可惜大多人都没有注意。

2

其实 ,羽绒服更适合水洗

相比之下,羽绒服其实更适合水洗。不过,水洗可不是简单粗暴地扔进滚筒洗衣机来一个无敌大搅拌——这对羽绒服,绝对是致命的。

羽绒湿水后,在滚筒的反复高速旋转、搅拌下,会聚集成团,纠缠在一起的绒子结构同样会遭到破坏。而且干燥后,绒子也会继续团在一起,整个羽绒服中的绒子无法均匀分布,也就无法形成均一厚度的静止空气层,保暖性能同样受到影响。在一些极端意外情况下,滚筒机洗甚至会直接让羽绒服原地爆裂。

由于面料、针脚的问题,一些羽绒服会面临着或多或少的钻绒问题。而不当的洗涤方式,更是会拉扯、损害面料,导致面料连接处的缝隙更大,更容易钻绒。

如果想要使用洗衣机清洗羽绒服,最好选择专门的羽绒服清洗模式。如果洗衣机没有对应模式,则可以选择轻柔档位,在清洗前可以先浸泡打湿,让绒朵相对均匀地湿润,这样也能减少清洗对于绒朵结果的破坏。轻薄的羽绒服,也可以选择手洗。除了清洗方式,羽绒服洗涤时也应该选择中型洗涤剂或羽绒服专用洗剂,避免其他洗剂对于羽绒成分的损害。

清洗干净后的羽绒服,千万不要用力拧水,轻轻挤干水分后晾干即可。在晾晒过程中,别忘了拍打羽绒服,让聚集在一起的绒子能散开,达到充分晾干的目的。

如果嫌麻烦,可以选择购买深色或黑色羽绒服。这样洗涤频率可以降低一些,毕竟羽绒服也没必要频繁水洗。如果是小块污渍,可以使用专用的干洗剂进行清洁,如果是吃了火锅、烧烤等味道比较大的食品导致羽绒服沾上味道,则可以选择洗衣机的空气洗档位进行清洁,减少羽绒因清洗受到的损害。

总而言之,只要保养得当,羽绒服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十几年,其实还是很长的。

策划制作

作者丨海德拉 科普作者

审核丨顾淼飞 化学工程博士

策划丨一诺

责编丨一诺

审校丨徐来、林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64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1月7日 上午11:11
下一篇 2025年1月7日 上午11:11

相关推荐

  • 又是哪部剧的主人公得了“失忆症”!这种“症”真的存在吗?

    图虫创意 在许多影视和文学作品中,“失忆”常常作为一种极具戏剧化的情节出现。然而,随着失忆梗的频繁出现,人们开始好奇,“失忆症”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吗?记忆是否能够像电视剧中那样,丢失后又奇迹般地恢复呢?在本期的科普探索中,让我们来一起揭开失忆症的神秘面纱,探索记忆的奥秘。 1.记忆是如何产生和消失的? (1)记忆的形成: 基于目前对记忆形成机制的认识,我们…

    2024年12月31日
    18400
  • 手机上贴这种膜,真的会毁眼……紧急提醒→

    一位用户发帖称,在 23 年 5 月使用防窥膜后,仅在两个月时间里,原本没有近视的眼睛度数就到了 300 度,一年后达到 475 度。 图源:网络 在 Quora 上,一位用户报告称,使用防窥膜两三个月后,他开始感到“快要失明”,眼前似乎总有暗影,角膜经常充血发红。 图源:quora Reddit 上也有用户反映,使用防窥膜后出现头痛、眼疲劳和头晕等症状,甚…

    2025年3月13日
    17500
  • 头戴安全帽、脚踩电瓶车,被罚?交警告诉你原因→

    我们都知道,骑电瓶车出行要戴头盔,不过,为了方便,有的人把安全帽或运动头盔拿来用,结果被交警发现作出处罚。好奇怪,安全帽等不也是保护头部的吗?而且坚固摔不破,为啥不能替代电瓶车头盔呢? 图片由即梦AI生成 以安全帽为例,交警提醒,安全帽并不等于电瓶车头盔(以下简称为头盔)。安全帽是对工业生产中工人的头部受外力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子,头盔是保护驾驶员和乘坐人员头…

    2025年3月26日
    8700
  • 脚:别告诉嘴巴,其实我也能“尝”出大蒜味!

    俗话说: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大蒜对身体健康有诸多好处,但唯独不友好的是,吃完大蒜开口的瞬间就是“大杀器”。不止吃大蒜会把人“腌入味”,有些脑(sang)洞(xin)大(bing)开(kuang)的网友发现把鼻子和嘴巴捂住,用蒜汁洗脚,也能感受到蒜味。蒜味是怎么从脚底跑到嘴巴里的?从嘴巴进入身体和从脚底进入身体有什么区别吗?切完大蒜,怎样去除手上的蒜味呢?…

    2024年12月25日
    22100
  • 科普法修订:为科普信息员提供法治保障,推动科普事业发展

    2024 年 12 月 25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这是科普法自 2002 年颁布以来首次修订。此次修订对科普工作者,尤其是基层的科普信息员,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科普信息员作为科普工作的“桥梁”和“纽带”,在推动科学知识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修订…

    2025年2月14日
    17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